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实验室制备1,2-二溴乙烷的原理: CH3CH2OH CH2=CH2↑+H2O ...

实验室制备1,2-二溴乙烷的原理:

CH3CH2OH CH2=CH2↑+H2O

CH2=CH2+Br2→BrCH2CH2Br

可能存在的主要副反应有:乙醇在浓硫酸的存在下在l40℃脱水生成乙醚.用少量的溴和足量的乙醇制备1,2-二溴乙烷的装置如图所示,有关数据列表如下:

有关数据列表如下:

 

乙醇

1,2-二溴乙烷

乙醚

状态

无色液体

无色液体

无色液体

密度/g•cm -3

0.79

2.2

0.71

沸点/℃

78.5

132

34.6

熔点/℃

-130

9

-116

 

(1)在反应中若加热后发现未加沸石,应采取的正确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判断该制备反应已经结束的最简单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C中应加入______________,吸收反应中产生的某些有影响的杂质气体(填写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水    b.浓硫酸    c.NaOH溶液   d.KMnO4溶液

(3)装置B中竖直的长导管起安全管的作用,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 

(4)若产物中有少量Br2,最好用_________洗涤除去(填写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水    b.乙醇    c.KI溶液   d.NaHSO3溶液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产物中有少量副产物乙醚,可用__________的方法除去。

(6)反应过程中应用冷水冷却装置D,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但又不能过度冷却(如用冰水),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冷却后补加 溴的颜色已完全褪色 c 当B中的压强过大时,安全管中液面上升,从而调节B中气压相对稳定。 d NaHSO3+Br2+H2O=NaHSO4+2HBr 蒸馏 乙烯与溴水反应放热,冷却可避免溴的大量挥发 1,2-二溴乙烷的熔点为9℃,过度冷却会使凝固而使气路堵塞。 【解析】实验室制备1,2-二溴乙烷的反应原理为:A装置中乙醇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CH3CH2OHCH2=CH2↑+H2O,B装置可以作安全瓶,要以防倒吸,由于有副反应的发生,生成的乙烯中有酸性气体,所以C装置用氢氧化钠吸收乙烯中的酸性杂质气体,然后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CH2=CH2+Br2→BrCH2CH2Br,产物中混有的溴单质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 (1)在反应中若加热后发现未加沸石,应冷却后补加;乙烯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1,2-二溴乙烷为无色,因此判断该制备反应已经结束的最简单方法是溴的颜色已完全褪色,故答案为:冷却后补加 ; 溴的颜色已完全褪色; (2)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将乙醇氧化成二氧化碳,自身被还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二氧化硫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故答案为:c; (3)1,2-二溴乙烷熔点为9℃,冷却容易析出晶体,堵塞玻璃导管,B为安全瓶,可以防止倒吸,根据B中长导管内外液面高低变化,可以判断是否发生堵塞,当B中的压强过大时,安全管中液面上升,从而调节B中气压相对稳定,故答案为:当B中的压强过大时,安全管中液面上升,从而调节B中气压相对稳定; (4)a.溴在水中的溶解度不是很大,故不选;b. 1,2-二溴乙烷易溶于乙醇,故不选;c.溴与KI溶液反应后会引入新杂质碘,故不选;d.溴与NaHSO3溶液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盐,容易与1,2-二溴乙烷分层除去,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为NaHSO3+Br2+H2O=NaHSO4+2HBr,故选;故答案为:d;NaHSO3+Br2+H2O=NaHSO4+2HBr; (5) 1,2-二溴乙烷和乙醚互溶,但沸点相差较大,可以通过蒸馏除去乙醚,故答案为:蒸馏; (6)溴在常温下,易挥发,乙烯与溴反应时放热,溴更易挥发,冷却可避免溴的大量挥发,但1,2-二溴乙烷的凝固点9℃较低,不能过度冷却,故答案为:乙烯与溴反应时放热,冷却可避免溴的大量挥发;1,2-二溴乙烷的凝固点较低(9℃),过度冷却会使其凝固而使气路堵塞。 点睛:该题较为综合,主要考查了乙醇制备1,2-二溴乙烷,掌握相关物质的基本化学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本题的 易错点是产物中溴的去除方法,要考虑不能引入新杂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Ⅰ.某温度下,在10L密闭容器中充入CO2、H2和生石灰,发生如下两个反应:

CO2(g)+ 4H2(g)CH4(g)+2H2O(g) △H1< 0

CO2(g)+CaO(s)CaCO3(s)         △H2<0

部分物质的物质的量(mol)与时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物质

时间(min)

CO2

H2

CaO

0

0.50

1.00

0.40

2

0.35

0.60

a

6

0.20

0.20

b

8

0.20

0.20

b

 

 

回答下列问题:

(1) b=_____________

(2)反应达平衡后,改变某些条件,再次达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减压,c(H2)增大    B.充入少量H2, CaCO3的质量减小

C.升温,c(CO2)增大    D.充入少量CO2, c(CH4)增大.

(3)此温度下,反应CO2(g)+4H2(g) CH4(g) +2H2O(g)的化学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

若向10L容器中投入CO2、H2和 CH4各0.lmo1,H2O(g)xmol,要使v(CO2)>v(CO2),则 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

Ⅱ.重铬酸钾又名红帆钾,是化学实验室中的一种重要分析试剂。工业上以铬酸钾为原料,采用电化学制备重铬酸钾。制备装置如下图所示:

制备原理:2CrO42- (黄色)+2H+= Cr2O72-(橙色)+H2O

(1)通电后阳极室产生的现象为___________,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

(2)该制备过程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4CrO42-+4H2O2Cr2O72-+4OH-+2H2↑+O2↑,若实验开始时在右室中加入38.8g K2CrO4,t分钟后测得右室中K与Cr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则溶液中K2CrO4和K2Cr2O7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此时电路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如图表示水中c(H+)和c(OH-)的关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图中T1>T2

B. XZ线上任意点均有pH<7

C. 两条曲线间任意点均有c(H+)×c(OH+)=Kw=1×10-13

D. M区域内任意点对应的溶液中下列离子均可大量共存:S2-、SO42-、Na+、Cl-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溶液中离子存在和转化的表达合理的是

A. 中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Fe3+、K+、Cl-、SO42-

B. 离子方程式2Ca2++3HCO3-+3OH-=2CaCO3↓+CO32-+3H2O可以表示NH4HCO3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C. 由水电离出的c(H+)=1×10-12mol/L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K+、I-、Mg2+、NO3-

D. n[NH4AlSO4)2]:n[Ba(OH)2] =2 : 5 时发生的反应为:NH4++Al3++2SO42-+2Ba2++5OH-=NH3·H2O+AlO2-+2H2O+BaSO4

 

查看答案

茶叶中铁元素的检验可经过以下四个步骤完成,各步骤中选用的实验用品使用不恰当的是

A. 将茶叶灼烧灰化,选用①、②、⑦和⑨

B. 用浓硝酸溶解茶叶并加蒸馏水稀释,选用③和⑩

C. 过滤得到滤液,选用④、⑤和⑦

D. 检验中滤液中的Fe3+ ,选用③、⑧和⑩

 

查看答案

下列实验操作对应的现象、结论均正确的是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将含酚酞的Na2CO3溶液与BaCl2

溶液混合

红色变浅

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B

将Cl2通入I2淀粉溶液中

溶液蓝色褪去

Cl2有漂白性

C

向含等浓度的NaCl和KI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

出现黄色沉淀

Ksp(AgCl) > Ksp(AgI)

D

试管中加入少量淀粉和稀硫酸,冷却后加入NaOH溶液中和至碱性,再加入碘水

溶液未变蓝

淀粉己完全水解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