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三硫化四磷是黄绿色针状结晶,其结构如图所示,不溶于冷水,溶于叠氮酸、二硫化碳、苯...

三硫化四磷是黄绿色针状结晶,其结构如图所示,不溶于冷水,溶于叠氮酸、二硫化碳、苯等有机溶剂,在沸腾的NaOH稀溶液中会迅速水解。回答下列问题:

1SeS的下一周期同主族元素,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

2)第一电离能:S_______ (“>”“<”“=”,下同)P;电负性:S________P

3)三硫化四磷分子中P原子采取________杂化,与PO3-互为等电子体的化合物分子的化学式为______

4)二硫化碳属于__________ (极性非极性”)分子。

5)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0.1mol三硫化四磷分子中含有的孤电子对数为_____

6)纯叠氮酸(HN3)在常温下是一种液体,沸点较高,为308.8 K,主要原因是_______

7)氢氧化钠具有NaCl型结构,其晶饱中Na+OH-之间的距离为acm,晶胞中Na+的配位数为__________,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NaOH的密度为___________g·cm-3

 

[Ar]3d104s24p4(或1s22s22p63s23p63d104s24p4) < > sp3 SO3 非极性 NA HN3分子间存在氢键 6 20/(a3NA) 【解析】(1)Se是S的下一周期同主族元素,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24p4; (2)同一周期中,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呈增大趋势,但第IIA族元素大于相邻元素;同一主族元素中,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同一周期中,元素的电负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同一主族中,元素的电负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第一电离能:S<P;电负性:S>P; (3)P4S3中P原子成3个P-S键、含有一对孤对电子,杂化轨道数为4,P原子采取sp3杂化;与PO3-互为等电子体的化合物分子的化学式为SO3; (4)二硫化碳与二氧化碳的结构相似,正负电荷中心重合,属于非极性分子; (5)根据图知,每个P上1对孤对电子对,每个S有2对孤对电子对,1mol共10对孤对电子对,0.1mol含有NA孤对电子对数; (6)纯叠氮酸(HN3)在常温下是一种液体,沸点较高,为308.8K,主要原因是HN3分子间存在氢键,使沸点反常的升高; (7)以体心Na+研究,与之相邻的Cl-位于面心,晶胞中Na+的配位数为6,晶胞中Na+与Cl-之间的距离为a cm,则晶胞棱长为2a cm,晶胞体积为(2a cm)3,晶胞中Na+离子数目为1+12×=4、Cl-离子数目为8×+6×=4,则晶胞质量为4×g,则晶胞密度为4×g÷(2a cm)3=g.cm-3。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乙酸乙酯广泛用于药物、染料、香料等工业,中学化学实验常用a装置来制备。

完成下列填空:

1)实验时,通常加入过量的乙醇,原因是_____________ 。加入数滴浓硫酸即能起催化作用,但实际用量多于此量,原因是____________;浓硫酸用量又不能过多,原因是____________

2)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

3)反应结束后,将试管中收集到的产品倒入分液漏斗中, ________________,然后分液。

4)若用b装置制备乙酸乙酯,其缺点有________________。由b装置制得的乙酸乙酯产品经饱和碳酸钠溶液和饱和食盐水洗涤后,还可能含有的有机杂质是__________,分离乙酸乙酯与该杂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煤气中主要的含硫杂质有H2S以及COS(有机硫),煤气燃烧后含硫杂质会转化成SO2从而引起大气污染。煤气中H2S的脱除程度已成为其洁净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回答下列问题:

(1)将H2S通入FeCl3溶液中,该反应的还原产物为___________

(2)脱除煤气中COS的方法有Br2的KOH溶液氧化法、H2还原法以及水解法等。

①COS的分子结构与CO2相似,COS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

②Br2的KOH溶液将COS氧化为硫酸盐和碳酸盐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③已知断裂1mol化学键所需的能量如下:

化学键

H—H

C═O

C═S

H—S

C≡O

E/kJ•mol-1

436

745

577

339

1072

 

H2还原COS发生的反应为H2(g)+COS(g) ═H2S(g)+CO(g),该反应的ΔH=________kJ·mol-1

④用活性α—Al2O3催化COS水解的反应为COS(g)+ H2 O(g) CO2(g)+ H2S (g) ΔH<0,相同投料比、相同流量且在催化剂表面停留相同时间时,不同温度下COS的转化率(未达到平衡)如图1所示;某温度下,COS的平衡转化率与的关系如图2所示。

         

由图1可知,催化剂活性最大时对应的温度约为____________;由图2可知,P点时平衡常数K=_____

(保留2位有效数字)。

(3)常温下可发生反应:ZnS(s)+2H+(aq) Zn2+(aq)+H2S(aq),达到平衡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已知:Ksp(ZnS)=2.93×10-25H2S电离常数;Ka1=9.5×10-8,Ka2=1.3×10-14]。

 

查看答案

硝酸工业生产中的尾气可用纯碱溶液吸收,有关的化学反应为:

2NO2+Na2CO3→NaNO2+NaNO3+CO2  

NO+NO2+Na2CO3→2NaNO2+CO2     

1)根据反应,每产生22.4 L(标准状况下)CO2,吸收液质量将增加_____________g

2)配制1000 g质量分数为21.2%的纯碱吸收液,需Na2CO3·10H2O_____________g

3)现有1000 g质量分数为21.2%的纯碱吸收液,吸收硝酸工业尾气,每产生22.4 L(标准状况)CO2时,吸收液质量就增加44 g

计算吸收液中NaNO2NaNO3物质的量之比。

1000 g质量分数为21.2%的纯碱在20℃经充分吸收硝酸工业尾气后,蒸发掉688 g水,冷却到0℃,最多可析出NaNO2多少克?(0℃时,NaNO2的溶解度为71.2g/100g)

 

查看答案

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Z为金属且Z的原子序数为W2倍。npq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常温下n为气体。mrs分别是ZWX的单质,t的水溶液显碱性且焰色反应呈黄色,上述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Z>Y

B. 化合物p中只存在离子键

C. 图示转化关系涉及的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D. 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W>X

 

查看答案

常温下,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加水稀释FeCl3溶液,c(Fe3+)/c(Cl-)的值减小

②浓度均为0.1 mol·L-lNa2CO3Na2HCO3的混合溶液中:2c(Na+)=3[c(CO32- )+c(HCO3-)]

③向0.1 mol/L的氨水中滴加等浓度的盐酸,恰好中和时溶液的pH=a,则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 = 10-amol·L-1

pH=3的醋酸溶液与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反应后所得溶液中: c(CH3COOH)>c(CH3COO-)>c(Na+)

Na2S 稀溶液中:c(OH-) =c(H+)+c( H2S)+c( HS-)

A. ②⑤    B. ①②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