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针对网络上流传的隔夜熟肉中因亚硝酸钠(NaNO2)含量严重超标而不能食用的说法,...

针对网络上流传的隔夜熟肉中因亚硝酸钠(NaNO2)含量严重超标而不能食用的说法,某兴趣小组开展如下探究活动:

活动一:查阅资料,NaNO2有毒,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NaNO2溶液显碱性,肉类在放置过程中,NaNO3逐渐转化为NaNO2,国家规定肉制品中NaNO2含量不能超过30mg/kg。

活动二:鉴别NaNO2与食盐

(1)NaNO2与食盐的外观相似,易被当成食盐误用,可用食醋、淀粉和KI溶液鉴别。能使混合溶液变蓝的是NaNO2 ,同时产生一种无色气体,该气体遇空气即变为红棕色,该无色气体化学式为___

活动三:探究NaNO3与NaNO2的相互转化

(2)制取NaNO2与NaNO3混合溶液的装置示意图如下,已知:2NO2+2NaOH=NaNO2+NaNO3+H2 O,当装置III中反应完全后,接下来的操作是先打开a,再关闭b。则II中可以选用的溶液为_________

    A. NaCl     B. H2O     C.  H2SO4     D. NaOH

(3)将NaNO2与NaNO3混合溶液露置于空气,隔夜后,测得溶液的pH减小,原因可能是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活动四:检测熟肉中NaNO2含量的变化

(4)分别从 1000g刚煮熟的肉和 1000g隔夜熟肉中提取NaNO3与NaNO2后,配成溶液,再分别用0.00500mol/L的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滴定,刚煮熟的肉消耗12.00mL,隔夜肉消耗20.00mL,(已知:2MnO4+5 NO2+6H+=2 Mn2++5NO3+3 H2 O)①滴定终点的判断依据为_____

②隔夜熟肉中NaNO2的含量是_____mg/kg(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活动五:综合其它实验和查阅资料获知,熟肉在细菌等作用下,NaNO3部分转化为NaNO2但只要保存得当,隔夜仍可食用。

 

NO D 2NaNO2 + O2 = 2NaNO3 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时,锥形瓶内的溶液变红,且在30秒内不褪色。 17.3 【解析】(1)NO是无色气体,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生成红棕色气体NO2,则此无色气体为NO; (2)②Ⅰ装置中产生的二氧化氮,与水反应能产生一氧化氮,排到空气中会造成污染,应选择NaOH溶液吸收NO2的尾气,故答案为D; (3)NaNO2是强碱弱酸盐,溶液呈碱性,在空气中被氧气氧化成NaNO3是强酸强碱盐,所以会使溶液的pH减小,而溶液中NaNO2的含量会减小,反应的方程式为2NaNO2+O2=2NaNO3; (4)①因为高锰酸钾的稀溶液是红色的,所以滴定终点时,溶液会出现红色,所以滴定终点的判断依据为:(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时)锥形瓶内溶液变红,且30秒内不褪色; ②根据题意可知,与隔夜熟肉中提取的NaNO2反应的KMnO4的物质的量为0.00500mol/L×0.02L=1.0×10-4mol,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关系式2KMnO4~5NaNO2,由关系式可知亚硝酸钠的质量为×1.0×10-4 mol×69g/mol=0.0173g=17.3mg,所以隔夜熟肉中NaNO2的含量为=17.3mg/kg;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汽车尾气和燃煤尾气是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之一,严重时导致雾霾。

(1)汽车尾气净化的主要原理为2NO(g)+2CO(g) 2CO2(g)+N2(g)。在固定容积为2L

的密闭容器中通入0.8mol的NO和0.8mol的CO,发生该反应时,c(CO2)随温度(T)、催

化剂的表面积(S)和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据此判断:

① 该反应的ΔΗ______0(填“>”、“<”或“=”)。

② 在T1温度下,0~2 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N2)=______

(2)直接排放煤燃烧产生的烟气也会引起严重的环境问题。

①煤燃烧产生的SO2也是空气污染源,假设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吸收煤燃烧产生的SO2,该过程中高锰酸根被还原为Mn2+,该过程的离子方程式中H2O的化学计量数为________

②将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碳加以回收,可降低碳的排放。下图是通过人工光合作用,以CO2和H2O为原料制备HCOOH和O2的原理示意图,则a电极的反应式:________

(3)某化学兴趣小组拟采用氢氧化钡和氢氧化钙溶液来吸收SO3气体。现分别以0.01mol/L的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钡溶液吸收SO3气体,应采用_______溶液(填“Ca(OH)2”或“Ba(OH)2”)吸收SO3气体效果更好。(已知CaSO4的Ksp=1.96×10-4,BaSO4的Ksp=1.08×10-10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为保护海轮的船壳,常在船壳上镶入锌块

B纯碱溶于热水中,去污效果增强,说明纯碱的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

C.已知工业合成氨H<O达平衡后,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减少、逆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反应方向移动.

D.NH3g+HClg=NH4Cls低温下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H<O

 

查看答案

部分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弱酸

HCOOH

HCN

H2CO3

电离平衡常数

(25℃)

K=1.77×10-4

K=4.9×10-10

K1=4.2×10-7

K2=5.6×10-11

 

 

A. CN-+H2O+CO2=HCN+HCO3-    B. 0.1mol·L-1HCOONa溶液比0.1mol·L-1NaCN溶液的pH大

C. 用0.1mol·L-1NaOH溶液中和等浓度的HCN溶液和HCOOH溶液时前者所需NaOH溶液体积大    D. 0.1mol·L-1 NaHCO3溶液中c(Na+)>c(HCO3-)>c(H+)>c(OH-)

 

查看答案

下列变化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 合成氨是放热反应,采用在较高温度下进行反应

B. 氯化镁溶液加热蒸干最终得不到氯化镁固体

C. 工业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

D. 实验室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查看答案

次磷酸(H3PO2)是一种精细磷化工产品,属于一元弱酸,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用惰性电极电解NaH2PO2溶液,其阳极反应式为2H2O+4e- =O2↑+4H+

B. 将H3PO2溶液加入到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H3PO2的还原产物可能为H3PO4

C. H3PO2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为H3PO2H++ H3PO2-

D. H3PO2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3PO2+3OH-=PO23-+3H2O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