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探求新知识的重要途径。 某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如下装置探究...

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探求新知识的重要途径。

  某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如下装置探究铜片与浓硫酸的反应(加热、夹持装置略去)。

 

探究I  SO2的性质:

(1)A中铜片与浓硫酸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发现C中产生白色沉淀,经检验该沉淀为BaSO4

同学甲分析:A中温度过高,产生副产物SO3SO3进入C中与BaCl2反应生成BaSO4

你认为甲的分析合理吗?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装置D检验SO2的漂白性,则D中溶液是_____;处理尾气可用_____。(填试剂名称)

探究II  关于浓硫酸:

(4)为测定浓硫酸的浓度,同学乙设计如下方案:

取适量该浓硫酸,稀释10倍后取出20mL置于锥形瓶中,滴入2滴酚酞作指示剂,用标准NaOH溶液进行滴定。如果装标准液的滴定管未用标准液润洗,会导致测定结果_______

如果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会导致测定结果______。(填偏高偏低不受影响

(5)为测定A中参加反应的硫酸的物质的量,同学丙设计如下方案:

A中铜片完全溶解,冷却后将溶液稀释至500mL,再加入过量铁粉,使之充分反应,生成的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为16.8L;过滤得到残留固体,经洗涤、干燥、称量,比原铁粉质量减轻了35.6g。则A中参加反应的硫酸为_____mol

 

Cu + 2H2SO4(浓)CuSO4 + SO2↑+ 2H2O 不合理(Cu和浓硫酸反应不能生成SO3)A中即使生成SO3,SO3也会被B吸收,不会进入C。 品红 NaOH浓溶液 偏高 偏高 1.6 【解析】(1)A中铜片与浓硫酸的反应方程式为Cu + 2H2SO4(浓)CuSO4 + SO2↑+ 2H2O,故答案为:Cu + 2H2SO4(浓)CuSO4 + SO2↑+ 2H2O; (2)Cu和浓硫酸反应不能生成SO3,即使A中生成SO3,SO3也会被亚硫酸氢钠溶液吸收,不会进入C,因此同学甲的分析不合理,故答案为:不合理;Cu和浓硫酸反应不能生成SO3,即使A中生成SO3,SO3也会被亚硫酸氢钠溶液吸收,不会进入C (3)二氧化硫表格使品红溶液褪色,若用装置D检验SO2的漂白性,则D中溶液应该选用品红溶液,二氧化硫属于酸性氧化物,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尾气,故答案为:品红;NaOH溶液; (4)如果装标准液的滴定管未用标准液润洗,标准液的浓度偏小,导致滴定时消耗的标准液的体积偏大,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如果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会导致滴定时消耗的标准液的体积偏大,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故答案为:偏高;偏高; (5)生成的气体为氢气,在标况下的体积为16.8L,物质的量为=0.75mol,溶解的铁为0.75mol,质量为0.75mol×56g/mol=42g,剩余的铁与铜离子反应生成铜,1mol铁溶解,质量增加8g,过滤得到残留固体,经洗涤、干燥、称量,比原铁粉质量减轻了35.6g,则与铁反应的铜离子为=0.8mol,因此A中参加反应的硫酸的物质的量为0.8mol×2=1.6mol,故答案为:1.6。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自然界中,金属元素大多以化合态存在,通过金属冶炼得到金属单质。

  工业上生产NaCaMg都用电解其熔融的氯化物,但生产钾是用金属钠和熔化的KCl在一定的条件下反应制取:

KCl + NaNaCl + K + Q Q0

有关数据如下表:

 

熔点

沸点

密度 (g/cm3)

Na

97.8

882.9

0.97

K

63.7

774

0.86

NaCl

801

1413

2.165

KCl

770

1500

1.984

 

(1)请结合平衡移动理论分析,为什么能用该反应制备金属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常压下金属钾转为气态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的最低温度约为_____,而反应的最高温度应低于_____

(3)在制取金属钾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原料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任写两点)

(4)相比于电解熔融氯化钾,此方法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5)常压下,当反应温度升高到9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可表示为________

 

查看答案

氮是生命物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之一,含氮物质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

(1)氮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氮离子核外有___种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N4分子的空间结构如图:,它是一种_____分子。(填极性非极性

(2)氨气是人工固氮的产物,它极易溶于水(),生成NH3 · H2O。请设计实验证明NH3 · H2O是弱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00mL 0.1mol/L的盐酸中通入0.02mol氨气,充分吸收后测得溶液呈碱性。则该溶液中NH3 · H2O三种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

(4)铵盐可用作氮肥,实验室检验铵盐中的时,可取少量铵盐样品于试管中,加入强碱浓溶液,加热,若产生的气体能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有

(5)NaN3可用于制造汽车安全气囊,当汽车遇到撞击时,NaN3能迅速分解产生NaN2。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生成3mol N2时,转移电子_____mol

 

查看答案

下图装置中X和Y均为石墨电极,电解液为500mL某CuCl2溶液,电解时X电极表面有红色固体生成,Y电极有气体产生。一段时间后,取出X电极,洗涤、干燥、称量,电极增重1.6g。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X电极连接电源正极

B. 生成气体体积为0.56L

C. Y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D. 该CuCl2溶液浓度为0.05mol/L

 

查看答案

下图表示118号元素(原子)的结构或性质随核电荷数递增的变化。

该图中,纵坐标表示

A. 电子层数    B. 最外层电子数    C. 最高化合价    D. 原子半径

 

查看答案

为确定下列置于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变质,所选试剂(括号内的物质)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 氯水(AgNO3溶液)    B. NaOH溶液[Ba(OH)2溶液]

C. FeSO4溶液(KSCN溶液)    D. KI溶液(淀粉溶液)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