锰元素在溶液中主要以Mn2+(很浅的肉色,近乎无色)、MnO42-(绿色)、MnO4-(紫色)形式存在。MnO2不溶于稀硫酸。
(1)将8 mL 0.1 mol·L-1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2 mL l.0mol/L的草酸(H2C2O4)溶液在试管中混合,然后将试管置于25℃水浴中,KMnO4溶液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 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② 计算前40秒用草酸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草酸)=________________.
③ 40s-65s的反应速率比前40s快,解释原因___________
(2)已知反应3MnO42-+2H2OMnO2+2MnO4-+4OH-。
① 向MnO4-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
② 常温下,在0.512 mol/L K2MnO4溶液中,当pH=14时K2MnO4的转化率为4/9,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值为__________
③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适当升温有利于降低K2MnO4的转化率,则该反应的△H___0(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
(3)碳酸锰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工业生产中常用复分解法生产MnCO3:
MnSO4+2NH4HCO3=MnCO3↓+(NH4)2SO4+CO2↑+H2O。反应中通常需加入稍过量的NH4HCO3,且控制溶液的pH为6.8-7.4. 溶液的pH不能过低也不能过高,原因是_______。设MnSO4溶液为0.19mol/L,则溶液的pH 最高不能超过_________。
[己知MnCO3、Mn(OH)2的Ksp分别为l.8×10-11和1.9×10-13]
(4)制备单质锰的实验装置如图,阳极以稀硫酸为电解液,阴极以硫酸锰和硫酸混合液为电解液,电解装置中“”表示溶液中阴离子移动的方向。铂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
氯气和氨气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二者在常温下混合即可发生反应。某兴趣小组同学拟用如下装置设计实验来探究纯净、干燥的氯气与氨气的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气体的制备与净化
① 氯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择上图中的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② 干燥氨气选用上图中的______。氯气的净化装置的连接顺序为b__________(按气流顺序,用小写字母表示)。
(2)氨气与氯气的反应
①上图中的装置连接顺序为A_____
B (用大写字母表示)。
氨气的入口是____(填“e”或“f”),原因是_______。另一生成物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写出一种此反应的工业用途:____________。
② 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鉴定该固体是氯化铵(要求写出操作、现象及结论): __________。
若从装置D的G处逸出的尾气中含有少量Cl2,为防止其污染环境,可将尾气通过盛有__________的洗气瓶。
主族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甲、丙、戊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丙分子中原子个数比为1:1,乙是元素D的单质,通常为深红棕色液体,丁为淡黄色固体,0.01 mol/L戊溶液的pH为2,己为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大的油状物。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四种元素既不同周期也不同主族
B. 元素的非金属性A<B<C
C. 丙常温常压下为气态
D. 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
常温下,0.1 mol/L 的某二元酸H2A的溶液中可能存在的含A粒子(H2A、HA-、A2-)的物质的量分数随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H2A的电离方程式为H2AHA-+H+, HA-
H++A2-
B. Na2A溶液一定呈碱性,NaHA溶液一定呈酸性
C. 常温下,电离常数K(HA-)=10-3
D. W点的溶液中pH=3-lg3
为了强化安全管理,某油库引进了一台空气中汽油含量的测量仪,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用强酸性溶液作电解质溶液)。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石墨电极作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B. 铂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8H18+16H2O-50e-=8CO2+50H+
C. H+由质子交换膜左侧向右侧迁移
D. 每消耗标准状况下5.6 L O2溶液中通过lmol 电子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少量的CO
B. 在蒸发皿中蒸发氯化镁溶液制备无水氯化镁
C. 室温下测定等浓度的醋酸和盐酸的pH比较二者酸性强弱
D. 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氯化亚铁溶液中的亚铁离子是否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