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氮氧化物(NOx)、SO2和CO2等气体会造成环境问题。对燃煤废气进行化学方法处...

氮氧化物(NOx)、SO2和CO2等气体会造成环境问题。对燃煤废气进行化学方法处理,可实现绿色环保、节能减排、废物利用等目的。

(1)利用甲烷催化还原NOx

CH4(g)+4NO2(g)=4NO(g)+CO2(g)+2H2O(g)  ΔH1=-572 kJ·mol-1

CH4(g)+4NO(g)=2N2(g)+CO2(g)+2H2O(g)  ΔH2=-1160 kJ·mol-1

写出甲烷将NO2还原为N2并生成气态水时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工业上利用CO2生成甲醇燃料,反应为:

CO2(g)+3H2(g) CH3OH(g)+H2O(g)  ΔH=-49.0 kJ·mol-1

将6 mol CO2和8 mol H2充入容器为2 L的密闭容器中,恒温下,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1实线所示(图中字母后的数字表示对应坐标)。

①该反应在0 min~8 min内CO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

②仅改变某一条件再进行实验,测得H2物质的量变化如图1虚线所示。与实线相比,曲线Ⅰ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曲线Ⅱ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

(3)反应:CO(g)+2H2(g) CH3OH(g)  ΔH=-129.0 kJ/mol可用于合成甲醇。按照相同的物质的量投料,测得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温度:T1>T2>T3

B.正反应速率:ν(a)>ν(c)、 ν(b)>ν(d)

C.平衡常数:K(a)>K(c)、 K(b)=K(d)

D.平均摩尔质量:M(a)>M(c)、M(b)>M(d)

(4)常温下,Ksp(BaCO3)=2.5×10-9,Ksp(BaSO4)=1.0×10-10,控制条件可实现如下沉淀转换:BaSO4(s)+CO32-(aq) BaCO3(s)+SO42-(aq)该反应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K=________,欲用1 L Na2CO3溶液将0.01 mol BaSO4全部转化为BaCO3,则Na2CO3溶液的最初浓度应不低于________

 

CH4(g)+2NO2(g)=N2(g)+ CO2(g)+2H2O(g) ΔH=-866 kJ·mol-1 0.125 mol·L-1·min-1 升温(或增大生成物浓度) 加压(或增大二氧化碳浓度) CD (若计算出结果0.04同样给分) 0.26 mol/L 【解析】(1)已知:①CH4(g)+4NO2(g)═4NO(g)+CO2(g)+2H2O(g)△H1=-572kJ•mol-1,②CH4(g)+4NO(g)═2N2(g)+CO2(g)+2H2O(g)△H2=-1160kJ•mol-1 ③H2O(l)═H2O(g)△H2=+44kJ•mol-1,根据盖斯定律:(①+②)÷2可得CH4(g)+2NO2(g)=N2 (g)+CO2(g)+2H2O(g)△H=-866 kJ•mol-1; (2)①从图象可知0~8min内H2的物质的量反应了6mol,根据方程式,则0~8min内CO2的物质的量变化为2mol,所以0~8min内CO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25mol•L-1•min-1; ②曲线Ⅰ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后的氢气比原平衡含量高,说明反应逆向移动,曲线Ⅱ反应速率加快,平衡时氢气含量降低,说明反应正向移动,反应速率加快且平衡发生移动的有升温和加压,反应是个放热、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符合Ⅰ,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符合Ⅱ; (3)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越低,转化率越低,则温度:T2>T2>T1,故A错误;B.a、c温度不同,b、d压强不同,温度越大压强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则正反应速率:ν(a)<ν(c)、ν(b)>ν(d),故B错误;C.K只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放热反应的K越小,则平衡常数:K(a)>K(c)、K(b)=K(d),故C正确;D.质量不变,CO的转化率越大,平衡后气体的物质的量越小,则M越大,则平均摩尔质量:M(a)>M(c)、M(b)>M(d),故D正确;故答案为CD; (4)反应BaSO4(s)+CO32-(aq) BaCO3(s)+SO42-(aq)的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K===0.04,c(SO42-)=0.01/Lmol,所以≤0.04,c(CO32-)≥0.25+0.01=0.26mol/L。 点睛:盖斯定律是指化学反应不管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即化学反应热只与其反应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具体反应进行的途径无关;盖斯定律的基本使用方法:①写出目标方程式;②确定“过渡物质”(要消去的物质);③用消元法逐一消去“过渡物质”,平时要多练习,才能熟能生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磺酰氯(SO2Cl2)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试剂,实验室可利用SO2与Cl2在活性炭作用下反应制取少量的SO2Cl2,装置如下图所示(有些夹持装置省略)。已知SO2Cl2的熔点为-54.1 ℃,沸点为69.1 ℃,遇水能发生剧烈的水解反应,并产生白雾。

(1)单独检验己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

(2)由仪器B的使用可知SO2与Cl2反应的ΔH_______0(填“>”或“<”),仪器C的作用是_______

(3)试剂X、Y的组合最好是________

a.18.4 mol/L H2SO4+Cu   b.4 mol/L HNO3+Na2SO3   c.60% H2SO4+K2SO3

(4)反应结束后,将丙中产物分离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

(5)分离产物后,向获得的SO2Cl2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振荡、静止得到无色溶液w。

①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②检验溶液w中存在Cl-的方法是________

(6)SO2Cl2可以作为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活性材质,已知电池反应为:2Li+SO2Cl2=2LiCl +SO2↑。则电池工作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

 

查看答案

25 ℃时,向盛有50 mL pH=2的一元酸HA溶液的绝热容器中加入pH=13的NaOH溶液,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V)与所得混合溶液的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b的过程中,溶液中c(A-)与c(HA)之和始终不变

B. c点表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

C. 等浓度的NaOH和NaA混合溶液中一定存在关系:c(Na+)>c(A-)>c(OH-)>c(H+)

D. 25 ℃时,HA的电离平衡常数Ka约为1.43×10-3

 

查看答案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Z原子的电子数之比为3∶4;X、Z、W三种元素可组成化合物甲,25 ℃时,0.1 mol·L-1甲溶液的pH=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简单离子半径:W>Z

B. X和W形成的化合物属于离子化合物

C. 由X、Y、Z三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水溶液一定显酸性

D. Z最简单氢化物分子间存在氢键,故其稳定性强于Y最简单氢化物

 

查看答案

可充电“钠·二氧化碳”电池(如图),电池总反应为:4Na+3CO22Na2CO3+C。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放电时,Na+向正极移动

B. 放电时,电子从钠薄经负载流向多壁纳米碳管

C. 充电时,钠薄和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发生氧化反应

D. 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为:2Na2CO3+C-4e-=4Na++3CO2

 

查看答案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22.4 L SO3与水反应生成1 mol硫酸

B. 1 L 1mol/L醋酸溶液中离子总数为2 NA

C. 78 g苯中含有的碳碳双键的数目为3 NA

D. 1 mol N2与3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小于2 NA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