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Ⅰ.实验室需要配制0.1 mol·L-1NaOH溶液500mL。 (1)根据计算...

Ⅰ.实验室需要配制0.1 mol·L-1NaOH溶液500mL。

(1)根据计算用托盘天平称取的质量为__________g。在下图所示仪器中,配制上述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_________(填序号),除图中已有仪器外,配制上述溶液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 _____________

(2)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用字母表示,每个操作只用一次)__________

A.用少量水洗涤烧杯2次~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

B.在盛有NaOH固体的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溶解

C.将烧杯中已冷却的溶液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

D.将容量瓶盖紧,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1 cm~2 cm处

(3)下面操作造成所配NaOH溶液浓度偏高的是(_____

A.溶解后溶液没有冷却到室温就转移

B.转移时没有洗涤烧杯、玻璃棒

C.向容量瓶加水定容时眼睛俯视液面

D.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II.向浓度相等、体积均为100 mL 的 A、B 两份NaOH 溶液中,分别通入一定量的 CO2 后,再向所得溶液中滴加0.1 mol/L 盐酸 , 产生 CO2 的体积(标准状况)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4)①A 曲线表明,原溶液通入CO2后,所得溶质与盐酸反应产生CO2 的最大体积是_________mL(标准状况)。

②B 曲线表明,原溶液通入CO2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III.某学生用 Na2CO3和 NaHCO3 组成的某混合物进行实验,测得如下数据(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且不考虑HCl的挥发)

实验序号

盐酸体积/mL

50

50

50

固体质量/g

4.11

8.22

16.44

生成气体体积/L(标况)

1.008

2.016

2.016

 

 

(5)原混合物样品中 n(Na2CO3)∶n(NaHCO3)=____________  , 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mol/L ,实验③反应后,至少需继续加入_____mL的该盐酸溶液才能把混合物全部反应。

 

2.0 bd 500ml容量瓶 胶头滴管 BCAFED A C 112 NaOH、Na2CO3 1:2 3 30 【解析】Ⅰ.(1)配制0.1 mol·L-1NaOH溶液500mL。需要氢氧化钠的质量=0.1 mol·L-1×0.5L×40g/mol=2.0g;根据配制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可知所需的仪器有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500mL容量瓶和胶头滴管,故不需要的仪器是b和d,还需要的是500mL容量瓶和胶头滴管,故答案为:2.0g;bd;500mL容量瓶和胶头滴管; (2)根据配制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可知正确的操作顺序是BCAFED,故答案为:BCAFED; (3)A.溶解后溶液没有冷却到室温就转移,导致溶液的体积偏小,浓度偏大,正确;B.转移时没有洗涤烧杯、玻璃棒,导致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少,浓度偏低,错误;C.向容量瓶加水定容时眼睛俯视液面,导致溶液的体积偏小,浓度偏大,正确;D.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蒸馏水至刻度线,导致溶液的体积偏大,浓度偏小,错误;故选AC; II.(4)①对于A溶液来说,滴加盐酸25mL时有气体生成,逐滴加入0.1mol•L-1 的盐酸,当生成CO2气体时,发生反应HCO3-+H+=H2O+CO2↑,则HCO3-+H+=H2O+CO2↑,n(CO2)=0.05L×0.1mol/L=0.005mol,标况下体积为0.005mol×22.4L/mol=0.112L=112mL,故答案为:112; ②由图可知,对应B溶液来说,滴加盐酸60mL时没有气体生成,可能发生OH-+H+=H2O和CO32-+H+=HCO3-,假设原溶液中只有碳酸钠,生成碳酸氢钠需要盐酸的体积和碳酸氢钠生成氯化钠需要盐酸的体积相等,实际上需要盐酸的体积60mL远远大于碳酸氢钠生成氯化钠需要盐酸的体积(75-60)mL=15mL,说明原溶液中的溶质是NaOH和Na2CO3;由上述分析可知,B中溶质是Na2CO3和NaOH,故答案为:Na2CO3和NaOH; III. (5)根据表中数据可知,①中混合物完全反应,盐酸过量,设原混合物样品中 n(Na2CO3)为xmol,n(NaHCO3)为ymol,则:,解得:,原混合物样品中 n(Na2CO3):n(NaHCO3)=1:2; 根据②和③的数据可知,③中盐酸完全反应,固体质量16.44g,n(Na2CO3)为0.06mol,n(Na HCO3)为0.12mol,碳酸钠首先转化为碳酸氢钠,消耗盐酸为:0.06mol,而碳酸氢根离子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2.016L,消耗盐酸为:0.09mol,所以盐酸的物质的量为0.06+0.09=0.15mol,c==3mol•L-1,实验③反应后,溶液中剩余的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为0.06mol+0.12mol-0.09mol=0.09mol,需该盐酸溶液的体积为=30mL,故答案为:1:2;3;30。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过程中的计算和误差分析、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酸的反应和计算。本题的难点是(5)的计算,根据二氧化碳的体积变化判断盐酸是否完全反应是关键,再根据气体体积与固体质量关系进行解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足量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2、N2O4、NO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1.68 L 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5 mol/L NaOH溶液至Cu2+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是

A.60 mL        B.45 mL        C.30 mL         D.15 mL

 

查看答案

向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KI溶液至过量,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CuI,溶液变为棕色。再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不断通入SO2气体,溶液逐渐变为无色。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通入SO2后溶液逐渐变成无色,体现了SO2的氧化性

B.滴加KI溶液时,当有2molI参加反应,则生成1mol白色沉淀

C.通入SO2时,SO2与I2反应,I2作还原剂,H2SO4是氧化产物

D.上述实验条件下,物质的还原性:Cu+>ISO2

 

查看答案

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  )

A. 上下移动中铜丝可控制生成SO2的量

B. 中选用品红溶液验证SO2的生成

C. 中选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SO2

D. 该反应中浓硫酸表现了强氧化性和脱水性

 

查看答案

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200 mL 1.5 molL1的盐酸和NaOH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甲:乙=23,则加入铝粉质量为(  )

A. 6.75 g    B. 4.05g    C. 2.70 g    D. 1.80 g

 

查看答案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H+Na+NH4+Mg2+Fe3+Al3+SO42等离子,当向该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NaOH溶液时,发现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NaOH溶液的体积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对该溶液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该溶液中肯定含有的离子是H+NH4+Al3+SO42

B. 肯定不含的阳离子是Mg2+Fe3+

C. 要确定该溶液是否含有Na+,必须做焰色反应实验,看焰色是否为黄色

D. 该溶液中肯定含有的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H+):nNH4+):nAl3+):nSO42=2314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