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氧化铝在工业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写出计算过程) (1)制取净水剂氯化铝。其原理为...

氧化铝在工业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写出计算过程)

(1)制取净水剂氯化铝。其原理为:Al2O3+3C+3Cl22AlCl3+3CO。25.5g 氧化铝、3.6g 碳、4.48L(标准状态)氯气混合后在高温下反应,理论上可得氯化铝_____克。

(2)向100g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10g 氧化铝,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4.9克。测得所得溶液的密度为1.051g/cm3 。则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

(3)超细氮化铝粉末被广泛应用于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等领域。其制取原理为:Al2O3+N2+3C2AlN+3CO。由于反应不完全,氮化铝产品中往往含有炭和氧化铝杂质。

① 取一定量样品置于反应器中,通入2.016L(标准状况)O2,在高温下充分反应后测得气体的密度为1.34g·L-1(已折算成标准状况,AIN不跟O2反应)。该样品中含杂质炭__________g。

② 向①中反应后的容器中加入过量的NaOH浓溶液共热并蒸干,AlN跟NaOH溶液反应生成NaAlO2,得到氨气3.36L(标准状况)及16.38g的固体。再将该固体配成溶液,向其中慢慢加入1mol/L盐酸,当加到20mL时开始产生沉淀。求该样品中的AlN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用小数表示,保留2位小数)

(4)用氧化铝为原料可制得含铝化合物X。取6.9gX放入100mL水中完全溶解,溶液呈弱酸性。取出10mL加入过量盐酸,无气泡,再加入过量氯化钡有白色沉淀0.932g 。另取10mL样品,慢慢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过程中出现的现象为出现白色沉淀→沉淀逐渐增多→沉淀不再变化→沉淀开始减少→沉淀全部消失。若改用氨水做上述实验最终可得0.156g沉淀。经测定X中含氢量为4.64% 。求化合物X的化学式_______

 

17.8g 1mol/L 1.92g 0.61 (60.83%亦可) NH4Al(SO4)2·6H2O 【解析】(1)25.5g 氧化铝为25.5g÷102g/mol=0.25mol,3.6g 碳为3.6g÷12g/mol=0.3mol,4.48L(标准状态)氯气为4.48L÷22.4mol/L=0.2mol,若0.2mol完全反应,则: Al2O3+3C+3Cl22AlCl3+3CO 0.067mol 0.2mol 0.2mol 氯气不足,故生成氯化铝为0.2mol×2/3×133.5g/mol=17.8g; (2)氧化铝有剩余,说明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参加反应的氧化铝为10g-4.9g=5.1g,溶液质量为100g+5.1g=105.1g,根据Al原子守恒,NaAlO2物质的量=5.1g/102g/mol×2=0.1mol,溶液体积V=105.1g/1051g/L=0.1L,所得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0.1L =1mol/L; (3)① 气体产物的平均摩尔质量=1.34g•L-1×22.4L/mol=30g/mol,氧气不足,生成气体是CO和CO2混合气体,CO与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4-30):(30-28)=7:1,氧气的物质的量为2.016L/22.4L/mol=0.09mol,设CO2为y mol,由氧原子守恒:7y+2y=0.09×2,解得x=0.02,故碳元素质量为(0.02mol+0.02mol×7)×12g/mol=1.92g;②生成氨气物质的量为3.36L÷22.4L/mol=0.15mol,根据N原子守恒,生成AlN的物质的量为0.15mol,质量为0.15mol×41g/mol=6.15g、消耗盐酸是0.02mol,则氢氧化钠是0.02mol×40g/mol=0.8g,所以偏铝酸钠的质量是16.38g-0.8g=15.58g,物质的量是15.58g÷82g/mol=0.19mol,因此原样品中氧化铝是,该样品中的AlN的质量分数为;(4)取出10mL溶液,加入过量盐酸,无气泡,再加入过量氯化钡有白色沉淀0.932g,说明含有SO42-,则n(SO42-)=n(BaSO4)=0.932g÷233g/mol=0.004mol;另取10mL样品,用慢慢滴加氨水至过量,最多可得到0.156g沉淀,沉淀为Al(OH)3,n(Al3+)=n[Al(OH)3]=0.156g÷78g/mol=0.002mol,若改用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可收集到44.8mL的气体(标准状况),说明含有NH4+,则n(NH4+)=n(NH3)=0.0448L÷22.4L/mol=0.002mol,10mL溶液中NH4+、Al3+、SO42-的总质量为0.004mol×96g/mol+0.002mol×27g/mol+0.002mol×18g/mol=0.474g<6.9g/10 =0.69g,故还含有结晶水,含有结晶水的物质的量为(0.69g−0.474g)/18g/mol=0.012mol, 则n(NH4+):n(Al3+):n(SO42-):n(H2O)=0.002:0.002:0.004:0.12=1:1:2:6,故化合物X的化学式为:NH4Al(SO4)2·6H2O。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以下是由甲苯合成乙酰水杨酸和酚酞的合成路线。

(1)写出“甲苯→A”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C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E分子中的含氧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涉及反应中,“E→酚酞”发生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

(4)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乙酰水杨酸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

①遇FeCl3溶液显紫色,          ②能与碳酸氢钠反应,

③苯环上只有2个取代基的,     ④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

(5)写出乙酰水杨酸和NaOH溶液完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6)由D合成E有多步,请设计出D→E的合成路线_________________(有机物均用结构简式表示)。

(合成路线常用的表示方式为:D……E)

 

查看答案

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以下是酸E的合成路线。

已知:

CH3CH=CHCH3能被氧化成乙酸;

(1)以上合成路线中,属于氧化反应的有:反应⑥和反应________(填反应编号);反应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结构简式A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C的分子式为C4H6O4,则D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离C和D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4)不能由直接制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反应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K2SO4是制备K2CO3、KAl(SO4)2等钾盐的原料,可用于玻璃、染料、香料等工业,在医药上可用作缓泻剂,在农业上是主要的无氯钾肥。以下是用氨碱法从明矾石提取硫酸钾工艺流程图。明矾石主要成分为K2SO4•Al2(SO4)3•4Al(OH)3 ,通常含有少量SiO2、Fe2O3等。

回答题:

(1)用28%氨水(密度为0.898g/L)配制4%氨水(密度为0.981g/L)500mL,需28%氨水______mL,配制溶液时,应选用的仪器是______(选填序号)。

(a)20mL量筒      (b)100 mL量筒     (c)500 mL量筒     (d) 500 mL容量瓶

(2)填写下列操作名称:操作Ⅰ_________、操作Ⅱ_________、操作Ⅲ_________

(3)硅渣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写化学式),脱硅后的固体为红泥,可用于_________

(4)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X是__________________

(5)钾氮肥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请设计实验检验钾氮肥中(除K+以外)的阳离子:(写出所需试剂、实验步骤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

(6)为了测定钾氮肥中钾的含量,在试样完全溶于水后,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得到白色沉淀a克,若要计算K2SO4的物质的量,还需要_____________数据,列出计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为了测定实验室长期存放的Na2SO3固体的纯度,准确称取W g固体样品,配成250 mL溶液。设计了以下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I:取25.00 mL上述溶液→加入足量的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操作I→洗涤→操作Ⅱ→称量,得到沉淀的质量为m1 g

方案Ⅱ:取25.00 mL上述溶液,用a mol/L 的酸性KMnO4溶液进行滴定。(5SO32-+2MnO4-+6H+→5SO42-+2Mn2++3H2O)

实验中所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滴定次数

实验数据

1

2

3

4

待测溶液体积/mL

25.00

25.00

25.00

25.00

滴定管初读数/mL

0.00

0.20

0.10

0.15

滴定管末读数/mL

20.95

21.20

20.15

21.20

 

(1)配制250 mL Na2SO3溶液时,必须用到的实验仪器有:烧杯、玻棒、滴管、药匙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I为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Ⅱ为________________

(3)方案I中如何判别加入的氯化钡已经过量_____________在方案Ⅱ中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方案Ⅱ所提供的数据,计算Na2SO3的纯度为______________。(写成分数形式)有同学模仿方案I,提出方案Ⅲ:取25.00 mL上述溶液→加入足量的盐酸酸化的Ba(NO3)2溶液→操作I→洗涤→操作Ⅱ→称重,得到沉淀质量为m2 g 并用方案I的方法计算结果。

(5)根据方案Ⅲ,从理论上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 方案I比方案Ⅲ的计算结果要低       

b. 方案I比方案Ⅲ的计算结果要高

c. m1=m2 ,方案I和方案Ⅲ的结果一样   

d. 方案Ⅲ不应根据方案I的方法计算

(6)上述实验中,由于操作错误所引起的实验误差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 方案I中如果没有洗涤操作,实验结果将偏小

b. 方案I中如果没有操作Ⅱ,实验结果将偏大

c. 方案Ⅲ中如果没有洗涤操作,实验结果将偏小

d. 方案Ⅲ中如果没有操作Ⅱ,实验结果将偏大

 

查看答案

(1)硫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列;元素原子核外有2个未成对电子,这2个电子所处亚层的符号是_______;硫、氯元素的原子均可形成与Ar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简单离子,且硫离子的半径更大,请解释__________________

(2)S8和P4的分子中都只有共价单键,若P4分子中有6个P-P键,则可推断S8分子有___个S-S键;已知:H-S键键能:339 kJ/mol;H-Se键键能:314 kJ/mol。以上键能数据能否比较S、Se非金属性的强弱______(选填“能”、“否”;下同);能否比较H2S、H2Se沸点的高低______

(3)在25℃,Na2SO3溶液吸收SO2得到的NaHSO3溶液中c(SO32-)c (H2SO3),据此判断NaHSO3溶液显___

(4)在25℃,Na2SO3溶液吸收SO2后,若溶液pH=7.2,则溶液中c(SO32-)=c (HSO3-)若溶液pH=7,则以下浓度关系正确的是(选填编号)___________

a.c(Na+) = 2c(SO32-)+c(HSO3-)

b.c(Na+)>c(HSO3-)>c(SO32-)>c(H+) = c(OH-)

c.c(Na+)+c(H+)=c(SO32-)+c(HSO3-)+c(OH-)

(5)已知Na2S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SO32-+H2OHSO3-+OH-,请用Na2SO3溶液和a试剂及必要的实验用品,设计简单实验,证明盐类的水解是一个吸热过程。a试剂是__________,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