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钠及其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用途。 (1)常温下,浓度均为0.1mol/L的下列五种钠...

钠及其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用途。

(1)常温下,浓度均为0.1mol/L的下列五种钠盐溶液的pH如下表;

溶质

CH3COONa

NaHCO3

Na2CO3

NaClO

NaCN

pH

8.8

9.7

11.6

10.3

11.1

上述盐溶液中的阴离子,结合氢离子能力最强的是   ,根据表中数据,浓度均为0.01mol/L的下列四种酸的溶液分别稀释100倍,pH变化最大的是     (填编号)。

A.HCN     B.HClO     CCH3COOH      D.H2CO3

(2)有①100mL0.1mol/L碳酸氢钠 ②100mL0.1mol/L碳酸钠两种溶液,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个数:

   (填“>”“=”“<”下同)。溶液中阴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①    ②。

(3)碳酸氢钠是一种    (填“强”或“弱”)电解质;写出HCO3-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常温下,0.1mol/L碳酸氢钠溶液的pH大于8,则溶液中Na+HCO3-H2CO3CO32-OH-五种微粒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4)实验室中常用氢氧化钠来进行洗气和提纯。

①当150mL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标况下2.24L二氧化碳时,所得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② 几种离子开始沉淀时的pH如下表:

离子

Fe2+

Cu2+

Mg2+

pH

7.6

5.2

10.4

当向含相同浓度的Cu2+Mg2+Fe2+的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     (填离子符号)先沉淀,Ksp[Fe(OH)3]

Ksp[Mg(OH)2] (填“>”“=”或“<”),要使0.2mol/L硫酸铜溶液中铜离子沉淀较为完全(使铜离子浓度降至原来的千分之一),则应向溶液里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使溶液pH为  

( Ksp[Cu(OH)2]=2×10-20mol2/L2)

 

(共14分)(1)CO32- (1分) C(1分) (2)<(1分) <(1分) (3)强(1分) HCO3― + H2OH2CO3 + OH―(1分) c(Na+)>c(HCO3―)>c(OH―)>c(H2CO3)>c(CO32―)(2分) (4)①c(Na+)>c(HCO3―)>c(CO32―)>c(OH―)>c(H+)(2分)② Cu2+ (1分)< (1分) 6(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越容易水解的盐,越容易结合氢离子,相同浓度的钠盐容易,pH越大则盐的水解程度越大,所以最容易水解的盐是碳酸钠,所以最容易结合氢离子的阴离子为CO32- ;浓度相同的酸稀释相同倍数后,酸性越强的酸其pH变化越大,四种酸的酸性大小顺序为醋酸最强,其次为碳酸,然后次氯酸,最弱的为HCN,所以溶液变化最大的为醋酸,选C。 (2)溶液的pH越大,说明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越大,则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越大,体积相同时,氢离子个数越多,所以碳酸氢钠溶液中氢离子个数小于碳酸钠的氢离子个数;根据溶液中的电荷守恒,两种溶液中的离子种类相同,则碳酸氢钠溶液中阳离子浓度和小于碳酸钠中阳离子浓度和,所以碳酸氢钠溶液中阴离子浓度和小于碳酸钠中阴离子浓度和。(3)碳酸氢钠是盐,是一种强电解质;碳酸氢根离子水解生成碳酸分子和氢氧根离子,离子方程式为:HCO3― + H2OH2CO3 + OH―。 在碳酸氢钠溶液中显碱性,说明碳酸氢根的水解大于电离,所以水解出来的碳酸分子浓度大于电离出的碳酸根离子浓度,因为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来自于碳酸氢根水解和水电离,所以氢氧根离子浓度大于碳酸根子浓度,所以微粒浓度关系为c(Na+)>c(HCO3―)>c(OH―)>c(H2CO3)>c(CO32―)。(4)①0.15摩尔氢氧化钠和0.1摩尔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等物质的量的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由于碳酸根的第一步水解程度大于第二步水解程度,所以碳酸氢根离子浓度大于碳酸根离子浓度,溶液显碱性,离子浓度关系为c(Na+)>c(HCO3―)>c(CO32―)>c(OH―)>c(H+)。②pH小的离子先沉淀,溶度积常数小的物质越先沉淀,所以铜离子先沉淀。Ksp[Fe(OH)3]< Ksp[Mg(OH)2];当铜离子完全沉淀时铜离子浓度为2×10-4mol/L,则氢氧根离子浓度为,氢离子浓度=10-6mol/L,溶液pH= 6(2分) 考点:盐类水解的应用 【名师点睛】盐类水解的应用规律 盐的离子跟水电离出来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称为盐类的水解。 其一般规律是: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两强不水解,两弱更水解,越弱越水解。 哪么在哪些情况下考虑盐的水解呢? 1.分析判断盐溶液酸碱性时要考虑水解。 2.确定盐溶液中的离子种类和浓度时要考虑盐的水解。 如Na2S溶液中含有哪些离子,按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C(Na+ )>C(S2-)>C(OH-)>C(HS-)>C(H+) 或:C(Na+) +C(H+)=2C(S2-)+C(HS-)+C(OH-) 3.配制某些盐溶液时要考虑盐的水解 如配制FeCl3,SnCl4 ,Na2SiO3等盐溶液时应分别将其溶解在相应的酸或碱溶液中。 4.制备某些盐时要考虑水解Al2S3 ,MgS,Mg3N2 等物质极易与水作用,它们在溶液中不能稳定存在,所以制 取这些物质时,不能用复分解反应的方法在溶液中制取,而只能用干法制备。 5.某些活泼金属与强酸弱碱溶液反应,要考虑水解 如Mg,Al,Zn等活泼金属与NH4Cl,CuSO4 ,AlCl3 等溶液反应.3Mg+2AlCl3 +6H2O=3MgCl2+2Al(OH)3↓+3H2↑ 6.判断中和滴定终点时溶液酸碱性,选择指示剂以及当pH=7时酸或碱过量的判断等问题时,应考虑到盐的水解.如CH3COOH与NaOH刚好反应时pH>7,若二者反应后溶液pH=7,则CH3COOH过量。指示剂选择的总原则是,所选择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该与滴定后所得盐溶液的pH值范围相一致。即强酸与弱碱互滴时应选择甲基橙;弱酸与强碱互滴时应选择酚酞。 7.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时要考虑水解.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8.分析盐与盐反应时要考虑水解.两种盐溶液反应时应分三个步骤分析考虑: (1)能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能否发生双水解互促反应; (3)以上两反应均不发生,则考虑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 9.加热蒸发和浓缩盐溶液时,对最后残留物的判断应考虑盐类的水解 (1)加热浓缩不水解的盐溶液时一般得原物质. (2)加热浓缩Na2CO3型的盐溶液一般得原物质. (3)加热浓缩FeCl3 型的盐溶液.最后得到FeCl3和Fe(OH)3 的混合物,灼烧得Fe2O3 。 (4)加热蒸干(NH4)2CO3或NH4HCO3 型的盐溶液时,得不到固体. (5)加热蒸干Ca(HCO3)2型的盐溶液时,最后得相应的正盐. (6)加热Mg(HCO3)2、MgCO3 溶液最后得到Mg(OH)2 固体. 10.其它方面 (1)净水剂的选择:如Al3+ ,FeCl3等均可作净水剂,应从水解的角度解释。 (2)化肥的使用时应考虑水解。如草木灰不能与铵态氮肥混合使用。 (3)小苏打片可治疗胃酸过多。 (4)纯碱液可洗涤油污。 (5)磨口试剂瓶不能盛放Na2SiO3,Na2CO3等试剂. 凡此种种,不一而举。学习中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灵活应用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0分)甲醇是一种优质燃料,在工业上常用CO和H2合成甲醇,反应方程式为CO (g)+H2(g)

CH3OH(g)。已知:①CO(g)+1/2O2(g)=CO2(g)  ΔH1=-283.0 kJ/mol;②H2(g)+1/2O2(g)=H2O(g)  ΔH2=-241.8 kJ/mol;③CH3OH(g)+3/2O2(g)=CO2(g)+2H2O(g)  ΔH3=-192.2 kJ/mol。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CO(g)+2H2(g)CH3OH(g)的反应热ΔH4=_________________

(2)若在绝热、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2 mol H2,发生反应CO(g)+2H2(g)CH3OH(g),下列示意图正确且能说明在进行到t1时刻为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选项字母)。

(3)T1℃时,在一个体积为5 L的恒容容器中充入1 mol CO2 mol H2,经过5 min达到平衡,CO的转化率为0.8。T1℃时,在另一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也充入1 mol CO2 mol H2,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0.7,则该容器的体积______5 L(填“>、<或=”);T1℃时,CO(g)+2H2(g)CH3OH(g)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

(4)在T1℃时,在体积为5 L的恒容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H2CO,反应达到平衡时CH3OH的体积分数与n(H2)/n(CO)的关系如图所示。温度不变,当n(H2)/n(CO)=2.5时,达到平衡状态,CH3OH的体积分数可能是图象中的________点。

(5)为了提高燃料的利用率可以将甲醇设计为燃料电池,写出KOH作电解质溶液时,甲醇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选考〔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13)

钢铁分析中常用过硫酸盐氧化法测定钢中锰的含量,

反应原理为: 2Mn2+5S2O82-+8H2O2MnO4-+10SO42-+16H

1)基态锰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_

2)上述反应涉及的元素属于同主族元素,其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填元素符号)

3)已知H2S2O8的结构如图。

①H2S2O8硫原子的轨道杂化方式为     

上述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为     

上述反应每生成1 mol MnO4 -S2O82- 断裂的共价键类型及其数目为     

4)一定条件下,水分子间可通过OH...O氢键将从H2O分子结合成三维骨架结构,其中的多面体孔穴中可包容气体小分子,形成笼形水合包合物晶体

下图是一种由水分子构成的正十二面体骨架(“o”表示水分子),其包含的氢键数为      ;

实验测得冰中氢键的作用能为188kJ·mol-1,而冰的熔化热为50kJ·mol-1,其原因可能是     

 

查看答案

XYZW为短周期的主族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元素形成的单质是自然界中含量最多的气体,Y是电负性最大的元素,W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3︰8,X的原子序数是Z的原子序数的一半,U是第四周期11列元素。

(1)U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Z在周期表中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___

(2)在OY2中,氧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____________

(3)Z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较强的是______。(填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

(4)U的含氧化合物M晶胞如图所示(“○”表示氧原子),则M的化学式为________

(5)已知:[Cu(NH3)4]2+具有对称的空间构型,且当[Cu(NH3)4]2+中的两个NH3被两个Cl取代时,能得到两种不同结构的产物,则[Cu(NH3)4]2+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溶液中有关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 NaHSO3NaHCO3的中性混合溶液中(SC均用R表示):c(Na+)= c(HRO3)+2c(RO32﹣)

B. 常温下将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醋酸钠、醋酸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后的溶液中,已知c(Na+)>c(CH3COOH),则:c(Na+)>c(CH3COO)>c(OH)>c(H+)

C. 常温下,物质的量浓度和体积都相等的①Na2SO3Na2SO4NaHSO4三种溶液中离子总数:①<②<③

D. 常温下,①pH=3HCl溶液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液  ②pH=3HCl溶液  ③pH=11

的氨水中由水电离出的c(H+):①>③>②

 

查看答案

增强铝的耐腐蚀性,现以铅蓄电池以外电源,以Al作阳极、Pb作阴极,电解稀硫酸,使表面表面的氧化膜增厚。反应原理如下:电池:Pb(s)+PbO2(s)+2H2SO4(aq)═2PbSO4(s)+2H2O (I)

电解池:2Al+3H2OAl2O3+3H2↑

电解过程中,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电池

电解池

A

H+移向Pb电极

H+移向Pb电极

B

每消耗3mol Pb

生成2mol Al2O3

C

正极:PbO2+4H++2e-═Pb2++2H2O

阳极:2Al+3H2O-6e-═Al2O3+6H+

D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