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17分)亚氯酸钠(NaClO2)是重要漂白剂。探究小组开展如下实验,回答下列问...

17分)亚氯酸钠(NaClO2)是重要漂白剂。探究小组开展如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制取NaClO2晶体按下图装置进行制取。

已知:NaClO2饱和溶液在低于38℃时析出NaClO2•3H2O,高于38℃时析出NaClO2,高于60℃NaClO2分解成NaClO3NaCl

1)用50%双氧水配制30%H2O2溶液,需要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胶头滴管、烧杯外,还需要       (填仪器名称);

2)装置C的作用是                           

3)装置B内生成的ClO2气体与装置D中混合溶液反应生成NaClO2,生成NaClO2的反应方程式为                   

4)如果撤去D中的冷水浴,可能导致产品中混有的杂质是                 

5)反应后,经以下步骤可从装置D的溶液获得NaClO2晶体。请补充完整操作iii

i.55℃蒸发结晶;

ii.趁热过滤;

iii.         

iv.低于60℃干燥,得到成品。

实验:样品杂质分析与纯度测定

6)上述实验制得的NaClO2晶体中含少量Na2SO4。产生Na2SO4最可能的原因是    

a. B中有SO2气体产生,并有部分进入D装置内

b. B中浓硫酸挥发进入D中与NaOH中和

c. B中的硫酸钠进入到D装置内

7)测定样品中NaClO2的纯度。测定时进行如下实验:

准确称一定质量的样品,加入适量蒸馏水和过量的KI晶体,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ClO2+ 4I+4H+ 2H2O+2I2+Cl,将所得混合液稀释成100mL待测溶液。取25.00mL待测溶液,加入淀粉溶液做指示剂,用c mol·L-1Na2S2O3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测得消耗标准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为V mL(已知:I2 +2S2O32=2I+S4O62)。

确认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所称取的样品中NaClO2的物质的量为              (用含cV的代数式表示)。

 

(17分) (1)量筒 (2)防止D瓶溶液倒吸到B瓶中(或安全瓶) (3)2ClO2 + 2NaOH + H2O2= 2NaClO2+ O2+ 2H2O (4)NaClO3和NaCl (5)用45℃左右的热水洗涤3遍(热水温度高于38℃,低于60℃) (6)a (7)①溶液蓝色恰好褪去且半分钟内不复原 ②c•V•10-3 【解析】试题分析:(1)用50%双氧水配制30%的H2O2溶液,需要的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胶体滴管、容量瓶,所以玻璃仪器除玻璃棒、胶头滴管、烧杯外,还需要量筒。 (2)装置D中发生气体反应,装置内压强降低,装置C的作用是安全瓶,防止D瓶溶液倒吸到B瓶中; (3)装置D反应后的溶液获得NaClO2晶体,装置D中生成NaClO2,Cl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双氧水应表现还原性,有氧气生成,结合原子守恒可知,还有水生成,配平后方程式为:2ClO2 + 2NaOH + H2O2= 2NaClO2+ O2+ 2H2O, (4) 由题目信息可知,应控制温度38℃~60℃, 高于60℃时NaClO2分解成NaClO3和NaCl,所以如果撤去D中的冷水浴,可能导致产品中混有的杂质是NaClO3和NaCl (5)NaClO2饱和溶液在低于38℃时析出NaClO2•3H2O,从溶液中制取晶体,一般采用蒸发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为防止析出晶体NaClO2•3H2O,应趁热过滤,由题目信息可知,应控制温度38℃~60℃进行洗涤,低于60℃干燥,所以操作iii为用45℃左右的热水洗涤3遍。 (6)在B中可能发生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产生的SO2被带入D中,SO2与H2O2反应生成硫酸钠,a项正确;浓硫酸难挥发,不会进入D,b项错误;硫酸钠是难挥发的盐,也不会进入D,c项错误;选a。 (7)①碘遇淀粉变蓝色,反应结束时,碘反应完全,滴加最后一滴Na2S2O3标准液时溶液蓝色恰好褪去且半分钟内不复原,说明到达滴定终点;②令样品中NaClO2的物质的量x,根据化学反应可得关系式, NaClO2~2I2~4S2O32- 1mol 4mol 0.25x c mol·L-1×V×10-3L 列方程解得x= c•V•10-3mol。 考点:考查亚氯酸钠制备实验的基本操作,亚氯酸钠的性质及中和滴定等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化合物M()具有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其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RCH2Br

 

回答下列问题:

(1)M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____。③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

核磁共振氢谱中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

(2)写出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4)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能发生银镜反应且苯环上一氯取代物只有两种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_________种。

(5)参照上述合成路线,设计由乙烯合成2-丁醇的合成路线(用合成路线流程图表示,并注明反应条件,合成过程中只有无机试剂可任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A、B、C、D、E是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A元素的原子核内只有1个质子;B元素的原子半径是其所在主族中最小的,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BO3;C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多4;C的阴离子与D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排布,两元素可形成化合物D2C;C、E同主族。

(1)B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______周期第_______族。

(2)E元素形成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

(3)元素B、C、D、E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4)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D2C的形成过程:_________

(5)由A、B、C三种元素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它与强碱溶液共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

(6) D2EC3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分解反应生成两种盐,其中一种产物为无氧酸盐,则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化学式用具体的元素符号表示)。

(7)E的某种氧化物是大气污染物之一,也是某工业生产中的主要尾气之一。某校兴趣小组欲采用下列方案测定此工业尾气中的E的氧化物的含量。

通过的尾气体积为VL(已换算成标准状况)时,该尾气中E的氧化物含量(体积分数)为_______(用含有V、m的代数式表示).

 

查看答案

在某温度时,将n mol•L-1氨水滴入10mL1.0 mol•L1盐酸中,溶液pH和温度随加入氨水体积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aKw=1.0×1014

B. 水的电离程度:b>c>a>d

C. b点:C(NH4+)>C(Cl)>C(H+)>C(OH)

D. 25℃NH4Cl水解常数为(n-1×107mol•L1(用n表示)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某放热反应能自发进行,因此该反应是熵增反应

B. 用惰性电极电解含有H218O的普通水时,阳极可能产生两种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氧分子

C. 反应A(g) B(g)  △H,若正反应的活化能为EakJ/mol,逆反应的活化能为EbkJ/mol,则△H=- (Ea-Eb) kJ/mol

D. 3x%的A物质的溶液与x%的A物质的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质量分数小于2x%,则A可能为乙醇

 

查看答案

某些化学知识用数轴表示能体现出形象直观、简明易记的特点,下列用数轴表示不合理的是

A. 平衡常数与转化率关系:

B. 向烧碱液中通入SO2后的产物:

C. 铁和稀硝酸反应:

D. 向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铝元素的存在形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