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学习与研究化学经常要进行实验,请完成以下课题: (1)玻璃棒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三种...

学习与研究化学经常要进行实验,请完成以下课题:

(1)玻璃棒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三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a.搅拌       b.引流       c.蘸取溶液

① 实验室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将固体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填字母),

② 将烧杯中的溶液注入容量瓶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填字母),

③ 用浓盐酸检验氨气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填字母),

④ 粗盐提纯时,用过滤的方法除去不溶性的泥沙,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填字母)。

(2)现用98%的浓H2SO4=1.84 g/cm3)配制浓度为0.5 mol/L的稀硫酸500 mL。

①选用的玻璃仪器除了量筒、玻璃棒、烧杯,还用到________________

②将浓H2SO4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盛水的烧杯中,不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若搅拌过程中有液体溅出,会使最终结果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③定容时必须使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若俯视会使结果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a b c b 胶头滴管 500mL容量瓶 散热,防止液体飞溅 偏低 偏高 【解析】(1)① 将固体溶解时需要使用玻璃棒搅拌,加快固体溶解,答案为a; ② 将烧杯中的溶液注入容量瓶时,需要使用玻璃引流,答案为b; ③ 用浓盐酸检验氨气时,玻璃棒的作用是蘸取溶液,答案为c; ④ 粗盐提纯时,混合液需要通过玻璃棒的引流进入过滤器,答案为b; (2)①配制步骤有量取、稀释、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操作,一般用量筒量取(用到胶头滴管)称量,在烧杯中稀释,冷却后转移到500mL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当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所以需要的仪器为:胶头滴管、500mL容量瓶; ②浓硫酸溶解于水是放热过程,将浓H2SO4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盛水的烧杯中,需要不断搅拌散热,防止液体飞溅;若搅拌过程中有液体溅出,溶质减小,会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 ③定容时必须使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若俯视,则溶液液面在刻度线下方,会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 点睛: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误差分析,要紧扣公式c=:如①用量筒量取浓硫酸倒入小烧杯后,用蒸馏水洗涤量筒并将洗涤液转移至小烧杯中,会造成结果偏大,因为量筒中的残留液是量筒的自然残留液,在制造仪器时已经将该部分的体积扣除,若洗涤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所配溶液浓度偏高;②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将称量好的氢氧化钠固体放入小烧杯中溶解,未冷却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并定容,会造成结偏大;因为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定容后冷却至室温,溶液体积缩小,低于刻度线,浓度偏大,若是溶解过程中吸热的物质,则溶液浓度偏小等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近年来,我国高铁迅猛发展,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便利。人们利用如下反应焊接铁轨:8Al+3Fe3O4 4Al2O3+9Fe。该反应是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反应中的还原剂是________(填化学式)。

(2)钠元素有NaCl、Na2O2、NaHCO3、Na2SiO3等多种重要的化合物。请根据题意选择钠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填空:其中常用来作为潜水艇和呼吸面具中氧气来源的淡黄色固体是________,常用来烘制糕点,也可用作抗酸药的是_________

(3)向FeCl2溶液中通入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向所得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成________色,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现象检验Fe3+的存在。

 

查看答案

下列四支试管中,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试管

温度

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

催化剂

A

室温(25

12%

B

水浴加热(50

8%

C

水浴加热(50

12%

D

室温(25

8%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下列各图所示的分子结构模型中,分子式为C2H4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

A. 硅太阳能电池

B. 锂离子电池

C. 太阳能集热器

D. 燃气灶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H4C4H10不一定是同系物

B. 苯分子中既含有碳碳单键,又含有碳碳双键

C. 乙烯使溴水褪色属于取代反应

D. 炒菜时,加入一点酒和醋能使菜味香可口,原因是有酯类物质生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