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表示,当前情况下散烧煤和没有清洁的...

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表示,当前情况下散烧煤和没有清洁的煤是造成中国城市雾霾或者东部雾霾的主要原因。煤的气化是解决雾霾,清洁地利用煤炭的重要途径之一。

⑴已知:H2O(g)=H2O(I)   △H=-44kJ/mol

物质

H2(g)

C(s)

CO(g)

燃烧热kJ/mol

-285.8

-393.5

-283.0

 

 

①请写出煤的气化反应生成合成气(CO和H2)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②在恒温、恒容的反应器中,能表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

a.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b.气体压强不再改变

c.各气体浓度相等          

d.反应体系中温度保持不变

e.断裂氢氧键速率是断裂氢氢键速率的2倍     

f.混合气体密度不变

g.单位时间内,消耗水的质量与生成氢气的质量比为9:1

⑵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气合成甲烷过程中会发生如下反应:

I CO(g)+3H2(g) = CH4(g)+H2O(g)        △H1= -206 kJ/mol

II CO(g)+H2O(g) = CO2(g)+H2(g)       △H2= -41 kJ/mol

Ⅲ 2CO(g)+2H2(g)= CH4(g)+CO2(g)    △H 3= -247.4 kJ/mol

①图1是太原理工大学煤化工研究所利用热力学数据分析得到温度对反应ⅠInK(化学平衡常数K的自然对数)的曲线图,请分析出现这样趋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②提高甲烷反应选择性的关键因素是_______,根据相关知识和图2分析合成甲烷适宜的反应条件是

在550~630K,1MPa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850℃时在体积为5L反应器中发生反应Ⅱ,CO和H2O(g)浓度变化如图所示,请列式计算此条件下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___

(3)CH4燃料电池利用率很高,装置中添加1L2mol/L的KOH溶液为电解质,持续缓慢通入标准状况下甲烷22.4L~33.6 L时负极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

 

C(s)+H2O(g)=CO(g)+H2(g) △H=+131.31kJ/mol abef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温度升高反应I向吸热的逆反应方向移动使InK减小 催化剂 此条件下反应速率较快而且甲烷产率较高 K= = =1 CH4-8e-+9CO32-+3H2O=10HCO3- 【解析】⑴①已知:①H2O(g)=H2O(I) △H1= -44kJ/mol ②H2(g)+O2(g)=H2O(l) △H2= -285.8kJ/mol ③C(s)+O2(g)=CO2 △H3= -393.5 kJ/mol ④CO(g)O2(g)=CO2 △H4= -283.0 kJ/mol;根据盖斯定律③+①-②-④可得C(s)+H2O(g)=CO(g)+H2(g) ,△H=③+①-②-④=( -393.5 kJ/mol)+(-44kJ/mol)-(-285.8kJ/mol)-(-283.0 kJ/mol)=+131.31kJ/mol,即煤的气化反应生成合成气(CO和H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s)+H2O(g)CO(g)+H2(g) △H=+131.31kJ/mol: ②已知C(s)+H2O(g)CO(g)+H2(g) 反应物中有一种是固体,生成物方向是体积增大的方向;a.气体的总质量和气体总物质的量是不确定值,当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时是平衡状态,故a正确;b.反应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是不确定的值,当气体压强不再改变时,说明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再改变,是平衡状态,故b正确;c.各气体浓度相等时不一定是平衡状态,故c错误;d.恒温容器,温度保持不变,体系不一定达到平衡,故d错误;e.断裂氢氧键速率是断裂氢氢键速率的2倍,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故e正确;f.混合气体密度不变,说明气体的总质量不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是平衡状态,故f正确;g.单位时间内,消耗水的质量与生成氢气的质量比为9:1,均为正反应速率,无法判断是平衡状态,故g错误;答案为abef; ⑵①CO(g)+3H2(g) = CH4(g)+H2O(g) △H1= -206 kJ/mol此反应正方向是放热反应,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少,InK也减小; ②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不影响平衡的移动,是提高甲烷反应选择性的关键因素,根据相关知识和图2分析在在550~630K和1MPa的条件下反应速率较快而且甲烷产率较高是合成甲烷适宜的反应条件; ③ CO(g)+H2O(g) CO2(g)+H2(g) 起始浓度(mol/L) 0.20 0.30 0 0 变化浓度(mol/L) 0.12 0.12 0.12 0.12 平衡浓度(mol/L) 0.08 0.18 0.12 0.12 50℃时条件下的平衡常数K= = =1; (3)n(KOH)=2mol/L×1L=2mol,该装置是燃料电池,负极上甲烷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22.4L<V≤33.6L时,根据原子守恒得1mol<n(CO2)≤1.5mol,反应生成碳酸氢钾,负极反应式为CH4-8e-+9CO32-+3H2O=10HCO3-。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氯酸钾用途较广,用于炸药、高级安全火柴、氧化剂及火箭、导弹推进剂等。工业制备氯酸钾有以下两种方法

方法一:电解热的饱和食盐水可以制得到氯酸钠,再与一定量的氯化钾进行复分解反应,即可得到硫酸钾,流程图如下:

(1)①盐水精制时所加四种试剂是为了除去粗盐水中含有的_______等杂质离子,需将粗盐溶解后,按顺序加入药品进行沉淀、过滤等。加入药品的顺序可以是_______________

②加入足量纯碱时,会有部分BaSO4转化成BaCO3。若l.0L BaSO4的悬浊液中含0.010 mol BaSO4固体,需加入_______摩尔Na2CO3才能将BaSO4完全转化为BaCO3。 (已知/Ksp(BaSO4)=1.1×10-10,Ksp(BaCO3)=5.5×10-9)

(2)电解热饱和NaCl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通电开始后,阴极附近溶液pH会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过滤用到的三个玻璃仪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的操作原因:向漏斗中加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______________

(5)将得到的氯酸钠与一定量的氯化钾进行复分解反应, KCl+NaC1O3 = KC1O3+NaCl。已知四种化合物的溶解度(S)随温度(T)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反应液经冷却至35℃以下时可析出氯酸钾晶体,原因是_______。在冷却降温析出KC1O3过程中,常伴有NaCl析出,分离出母液,将粗氯酸钾进行进一步提纯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操作步骤是蒸发浓缩、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最后制得氯酸钾成品。

方法二:用热的石灰乳和氯气反应,再和氯化钾复分解反应制备:

(6)①C12转化为Ca(C1O3)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②提高Cl2转化为Ca(C1O3)2的转化率的可行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填一条即可)

 

查看答案

亚氯酸钠是一种高效氧化性漂白剂。主要用于棉纺、亚麻、纸浆漂白、食品消毒、水处理、杀菌灭藻和鱼药制造。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亚氯酸进行了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NaClO2饱和溶液在温度低于38℃时析出的晶体是NaClO2·3H2O高于38℃时析出的晶体是NaClO2,高于60℃NaClO2分解成NaClO3NaC1

(1)下列物质中与亚氯酸钠漂白原理相同的是_______

A.H2O2     B.NaClO    C.SO2    D.Al(OH)3胶体

(2)现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省略)进行制取NaClO2晶体实验。

a.装置②中两种实验仪器的名称分别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b.装置中产生Cl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中制备NaClO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d.未反应完的ClO2在装置中可被NaOH溶液吸收,生成的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均为含氧酸盐,且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e.从装置反应后的溶液获得NaClO2晶体的操作步骤如下:

减压,55℃蒸发结晶;趁热过滤;___________低于60干燥,得到成品。

(3)用如下实验方案测定亚氯酸钠样品的纯度。

亚氯酸钠样品纯度测定实验用到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lO2-+4I-+4H+=2H2O+2I2+Cl-I2+2S2O32-=2I-+S4O62-

a.该测定实验用到的指示剂为_________________

b.为测定亚氯酸钠样品纯度,需要用到下列实验数据中的___________(填写选项字母)

A.亚氯酸钠样品的质量(a g)

B.过量的碘化钾晶体的质量(b g)

C.稀硫酸的浓度(cmol/L)和体积(D mL)

D.指示剂的加入量(d mol)

E.标准液的浓度(e mol/L)和消耗体积(VmL)

用上述选定的数据表示出样品中NaC1O2 质量分数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20℃时向10mL0.1mol·L-1醋酸溶液中不断滴入0.1mol·L-1NaOH溶液,溶液pH变化如图所示。此过程里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错误的是

A. a点:c(Na+)>c(CH3COO-)>c(OH-)>c(H+)

B. b点: c(H+)= c(CH3COOH)+c(OH-)

C. c点:c(Na+)= c(CH3COO-)>c(H+)=c(OH-)

D. d点:c(CH3COO-)>c(Na+)>c(H+)>c(OH-)

 

查看答案

MNQR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N是形成有机物基本骨架的元素,MNQ可分别形成共价化合物ST,且ST分子中含相同的电子数。金属单质RQ的单质中燃烧生成的化合物W可与T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大小:M<N<Q<R

B. W中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属于离子化合物

C. Q的某单质可作水的消毒剂,该单质在大气中含量越多,对人体越有益

D. MNQ均能形成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的分子

 

查看答案

化学是人类用以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实验则是化学学科建立和发展的基础。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在蒸馏操作中,应在加热前先通人冷凝水,停止加热后再关闭冷凝水

B. 重结晶过程中收集的热滤液应静置缓缓冷却,不要骤冷滤液

C. 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可用于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硫酸根

D. 实验室制备氯气时,可用饱和氯化钠溶液除去其中含有的氯化氢杂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