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铁和钴是两种重要的过渡元素。 (1)钴位于元素周期表得第____________...

铁和钴是两种重要的过渡元素。

(1)钴位于元素周期表得第_____________族,其基态原子中未成对电子的个数为______

(2)[Fe(H2NCONH2)]6(NO3)3的名称是三硝酸六尿素合铁(Ⅲ),是一种重要的配合物。该化合物中Fe3+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所含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尿素分子中、碳原子为________杂化,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数目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FeO晶体与NaCl晶体结构相似,比较FeO与NaCl的晶格能大小,还需要知道的数据是______

(5)Co(NH3)5BrSO4可形成两种钴的配合物,结构分别为[Co(NH3)5Br]SO4和[Co(SO4)(NH3)5]Br。已知Co3+的配位数是6,为确定钴的配合物的结构,现对两种配合物进行如下实验:在第一种配合物溶液中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在第二种配合物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淡黄色沉淀。则第二种配合物的配体为____________________

(6)奥氏体是碳溶解在γ-Fe中形成的一种间隙固溶体,无磁性,其晶胞为面心立方结构,如下图所示,则该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若晶体密度为dg·cm3,则晶胞中最近的两个碳原子的距离为____________________pm(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用NA表示,写出简化后的计算式即可)。

 

Ⅷ3[Ar]3d5(或1s22s22p63s23p63d5)O、N、C、Hsp27∶1离子半径大小SO42-、NH3FeC×3×1010 【解析】(1)钴的核电荷数为27,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第Ⅷ 族,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74s2,可知未成对电子的个数为3; (2)基态Fe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则Fe3+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或[Ar]3d5),通常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大,电负性越大,则所含非金属元素C、N、O、H中O的非金属性最强,H最弱,四者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O、N、C、H; (3)由尿素分子的结构式可知,尿素分子中C原子成2个C-N键、1个C=O键,没有孤对电子,杂化轨道数目为3,C原子采取sp2杂化;分子中σ键数目为7,π键的数目为1,二者数目之比为7∶1; (4)晶格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离子电荷、离子半径及离子构型,FeO与NaCl的晶体构型相似,离子电荷电荷也已知,还需要离子半径大小才能比较晶格能大小; (5)由[Co(NH3)5Br]SO4可知,硫酸根离子为配合物的外界,在水溶液中以离子形式存在,所以会与钡离子结合成白色沉淀;另一种加入AgNO3溶液时,会产生淡黄色沉淀溴化银,说明溴离子为配合物的外界,则第二种配合物为[Co(SO4)(NH3)5]Br,其配体为SO42-、NH3; (6)晶胞中Fe原子的个数为8×+6× =4,碳原子数为12× +1=4,Fe和C的原子数目比为1:1,则该物质的化学式为FeC;一个晶胞中含有4个FeC,设晶胞中最近的两个碳原子的距离为xcm,则晶胞的边长为xcm,晶胞的体积为(x)3cm3,晶胞的密度为dg·cm-3=(68×4g)÷[(x)3cm3×NA],解得x= cm=×1010pm。 点睛:本题考查电负性及与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关系等,清楚主族元素电负性的递变规律是解题关键,电负性表示对键合电子的吸引力,电负性越大对键合电子吸引力越大,所以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强,故电负性最强的物质在周期表的右上角(零族元素除外);同周期自左而右电负性增大,同主族自上而下电负性降低,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强,故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高炉炼铁中常见的反应为:Fe2O3(s)+3CO(g)2Fe(s)+3CO2(g)  △H

(1)某实验小组在实验室模拟上述反应。一定温度下,在2L盛有Fe2O3粉末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0.1molCO,5min时生成2.24gFe。5min内有CO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是______________mol·L-1min-1;5min时CO2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若将此时反应体系中的混合气体通入100mL0.9mol/L的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_______;下列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a.容器内固体质量保持不变

b.容器中气体压强保持不变 

c.c(CO)=c(CO2)

d.v(CO)=v(CO2)

(3)已知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K与温度T(单位:K)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直线的斜率为-(气体常数R=8.3×10-3kJ·mol-1·K-1)。

①根据图像可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该反应的△H=_______________kJ·mol-1

(4)结合上述有关信息,写出两条提高CO转化率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工业采用氯化铵焙烧菱锰矿制备碳酸锰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①菱锰矿的主要成分是MnCO3 ,其中含Fe、Ca、Mg、Al等元素。

②焙烧过程中主要反应为:MnCO3 +2NH4Cl MnCl2+2NH3↑ +CO2↑+ H2O。

③部分阳离子沉淀时溶液的pH的值:

 

Al3-

Fe3+

Ca2+

Mn2+

Mg2+

开始沉淀的pH值

4.1

2.2

10.6

8.8

9.6

沉淀完全的pH值

4.7

3.2

13.1

10.1

11.1

 

 

 

(1)实验室“焙烧”操作盛放固体的仪器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图1、2、3,分析焙烧过程中对温度、NH4Cl用量[m(NH4Cl):m(锰矿粉)]、时间的最佳选择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锰浸出液净化除杂时,先加入MnO2将Fe2+转化为Fe3+,再调节溶液pH的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将Fe3+和Al3+变为沉淀除去。然后加入NH4F将Ca2+、Mg2+变为氟化物沉淀除去。

(4)“碳化结晶”步骤中,加入碳酸氢铵是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5)上述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

(6)为测定产品中碳酸锰的含量,设计如下实验(杂质不参加反应):实验步骤为:称取16.80g试样,溶于适量的稀硫酸溶液中,向所得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的磷酸和硝酸,加热使反应:2Mn2++NO3-+4PO43-+2H+2[Mn(PO4)2]3-+NO2-+H2O充分进行。除去溶液中存在的NO3-和NO2-后,加入l00.00mL2.00 mol·L-1的(NH4)2Fe(SO4)2溶液,发生的反应为:[Mn(PO4)2]3-+Fe2+=Mn2++Fe3++2PO3-;再用1.00mol·L-1酸性K2Cr2O7溶液滴定过量的Fe2+,滴定终点时消耗10.00mL酸性K2Cr2O7溶液。

①酸性K2Cr2O7溶液与Fe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还原产物是Cr3+)。

②产品中碳酸锰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

下图是实验室进行氯气的制备及性质实验的组合装置,部分固定装置未画出。

(1)A中固体是氯酸钾,液体a是浓盐酸,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2)B为干燥装置,加入的固体是_________________;欲净化氯气,A、B间应添加一个盛有_________________的洗气瓶。

(3)C中的反应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E中发生的反应为:Cl2+Na2SO3+2NaOH2NaCl+Na2SO4+H2O。E中吸收尾气一段时间后,吸收液(强碱性)中肯定存在:Cl-、OH-和SO42-。某兴趣小组认为该吸收液中还可能存在ClO-和SO32-

a.甲同学认为该吸收液中ClO-和SO32-不能同时存在,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b.乙同学为了检验吸收液中是否含有SO32-,取少量吸收液于试管中,加适量稀硫酸酸化后,滴加品红溶液,发现品红溶液褪色。据此推断该吸收液中一定有SO32-。乙同学的推断是否正确?_______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c.请设计实验检验吸收液中是否含有ClO-_______________(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查看答案

常温下,等体积、pH均为3的HA和HB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溶液pH值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向HB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的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一直增大

B. 用pH为11的某碱与pH为3的HB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不可能显碱性

C. 氨水与HA溶液混合后的溶液中可能存在:c(NH4 )>c(A)>c(H)>c(OH)

D. 完全中和等体积等pH的HA、HB两溶液时,消耗同浓度NaOH溶液的体积:HA<HB

 

查看答案

直接氨硼烷(NH3·BH3)电池可在常温下工作,装置如图。该电池的总反应为:NH3·BH3+3H2O=NH4BO2+4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左侧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B. 电池工作时,H通过质子交换膜向负极移动

C.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e=H2

D. 消耗3.1g氨硼烷,理论上转移0.6mol电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