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魏伯阳在《周易参同契》中对汞的描述:“……得火则飞,不见埃尘,将欲制之,黄芽为根。”这里的“黄芽”是指( )
A. 金 B. 硫 C. 铜 D. 铁
(1)原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2)所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为 mol
(3)所用氯气和参加反应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n(Cl2):n(H2)= 。
为验证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产生的所有气体产物,设计如下实验:
(1)写出浓硫酸与木炭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2)B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现象是______;C的作用是____,E的作用是________。
(3)如果将F放在B、C之间,则一定不能检出的物质是_______。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I、向硫酸铜溶液中逐滴加入KI溶液至恰好反应完全,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CuI,蓝色溶液变为棕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取一定量上述反应后的上层棕色清液于一支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苯,振荡,此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II、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只含Fe2O3杂质)为原料冶炼铝的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是否都是氧化还原反应_________(填“是”或“否”);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反应①后过滤的沉淀为_______,简述确定此物质中金属元素及其价态的操作过程_______。
Cl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结合氯气的相关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1)工业上将氯气通入消石灰中制取漂白粉,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填化学式)_________。
(3)氯水与二氧化硫均具有漂白性,若将两者按适当比例混合则漂白性很差,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
(4)实验室可以用KMnO4与浓盐酸在常温下制备Cl2。高锰酸钾溶液常用于物质的定性检验与定量分析。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里用0.1mol/LKMnO4溶液与300ml0.2mol/L的KI溶液恰好反应,生成等物质的量的I2和KIO3,则消耗KMnO4的体积为________ml。(已知MnO4-在此条件下被还原为Mn2+)
现有下列八种物质:①铝②蔗糖③SiO2④H2SO4⑤NaOH⑥FeSO4溶液⑦Ba(OH)2⑧氢氧化铁胶体
(1)上述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有_________。(填序号)
(2)向⑥中加入少量⑤的溶液,观察的现象为___________。
(3)上述物质中有两种物质在水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若在⑧中缓慢加入⑤,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
(5)③和⑤是玻璃的主要成分之一,③与⑥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工艺师常用______(填物质名称)来雕刻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