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某混合物的水溶液中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Na+、Al3+、Fe3+、Mg2...

某混合物的水溶液中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NaAl3Fe3Mg2Ba2NH4ClSO42,现分别取100 mL的两份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第一份加过量NaOH溶液后加热,收集到0.03 mol气体,无沉淀生成,同时得到溶液甲。

向甲溶液中通入过量CO2,生成白色沉淀,沉淀经过滤、洗涤、灼烧后,得到1.02 g固体。

第二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过滤后的沉淀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得到23.3g固体,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又有白色沉淀产生。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可知原溶液存在离子为NH4,其浓度为0.03mol/L

B. 原溶液肯定没有Fe3Mg2,一定含有Na

C. n(NH4)n(Al3)n(SO42)3110

D. 原溶液一定存在Cl

 

B 【解析】①加入NaOH溶液加热,得到气体,说明原溶液中含有NH4+,且NH4+的物质的量为0.03mol,无沉淀产生,说明原溶液中不含Fe3+、Mg2+;②甲溶液中通入过量CO2,生成白色沉淀,则白色沉淀是Al(OH)3,灼烧后固体是氧化铝,根据元素守恒,原溶液中Al3+的物质的量为1.02×2/102mol=0.02mol;③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SO42-,根据离子共存,原溶液一定不含有Ba2+,SO42-的物质的量为23.3/233mol=0.1mol,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此沉淀是AgCl,氯元素来自于BaCl2,阳离子所带电荷数为(0.03+0.02×3)mol=0.09mol,阴离子所带物质的量为0.1×2mol=0.2mol,根据溶液呈现电中性,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a+,且物质的量至少为0.11mol,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a+,且物质的量至少为0.11mol,可能含有Cl-,A、NH4+的浓度为0.03/100×10-3mol·L-1=0.3mol·L-1,故错误;B、根据上述分析,故正确;C、根据上述分析n(NH4+):n(Al3+):n(SO42-)=0.03:0.02:0.1=3:2:10,故错误;D、可能含有Cl-,故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离子检验、共存等知识,本题除了学生掌握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外,还要注意溶液呈现电中性,呈现电中性有两种方式:一种题目中有数值,根据数值判断溶液是否呈现电中性,从而确认有无其他离子存在,第二种是有阴离子就有阳离子,有阳离子就有阴离子;本题判断中含有注意外来离子的干扰,如本题中Cl-的检验,由BaCl2引入Cl-,从而干扰Cl-的检验;确认每一种离子后,根据是否共存,判断不能共存的离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KClKBr的混合物13.4 g溶于水配成500 mL溶液,通入过量的Cl2,反应后将溶液蒸干,

得到固体11.175 g,则原来所配溶液中KClBr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 1∶2∶3    B. 1∶3∶2    C. 2∶3∶1    D. 3∶2∶1

 

查看答案

a g铁和氧化铁的混合物加入足量的盐酸中充分反应后,固体无剩余,测得参加反应的HCl008 mol,放出标准状况下的气体0224 L。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向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显血红色

B. 原混合物中nFe∶nFe2O3)=2∶1

C. 无法计算原混合物的质量

D. 此时溶液中Fe2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

 

查看答案

已知甲、乙、丙、X是四种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则甲和X 不可能是

A. 甲为CXO2

B. 甲为SO2XNaOH溶液

C. 甲为FeXCl2

D. 甲为AlCl3XNaOH溶液

 

查看答案

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仍有固体存在,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溶液中一定含有Cu2+    B. 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C. 加入KSCN溶液一定不变红色    D. 剩余固体中一定含铜

 

查看答案

下图所示装置可用来制取Fe(OH)2和观察Fe(OH)2在空气中被氧化时的颜色变化。实验提供的试剂:铁屑、6 mol/L硫酸溶液、NaOH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B中盛有一定量的NaOH溶液,A中应预先加入的试剂是铁屑

B. 实验开始时应先将活塞E关闭

C. 生成Fe(OH)2的操作为:关闭E,使A中溶液压入B瓶中

D. 取下装置B中的橡皮塞,使空气进入,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