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加试题】乳酸亚铁:{[CH3CH(OH)COO]2Fe·3H2O,M=288....

【加试题】乳酸亚铁:{[CH3CH(OH)COO]2Fe·3H2O,M=288.0g/mol}是一中新型的优良补铁剂,绿白色晶体,溶于水,几乎不溶于乙醇。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从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SiO2、Al2O3)出发,先制备绿矾,再合成乳酸亚铁。

已知:

①几种金属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开始沉淀的PH按金属离子浓度为1.0mol/L计算)。

金属离子

开始沉淀的PH

沉淀完全的PH

Fe3+

1.1

3.2

Al3+

3.0

5.0

Fe2+

5.8

8.8

 

②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的由烧渣制备绿矾晶体的操作流程如下:

③由绿矾(FeSO4·7H2O)制备乳酸亚铁涉及下列反应:

FeSO4+Na2CO3=FeCO3↓+Na2SO4

2CH3CH(OH)COOH+FeCO3+2H2O [CH3CH(OH)COO]2Fe·3H2O+CO2↑。

请回答:

(1)滤渣2的成分为__________(写化学式)。

(2)操作a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抽滤、洗涤、干燥。洗涤绿矾粗产品的具体操作为_______

(3)据题干信息,欲制备较纯净的FeCO3时,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夹持装置省略)。仪器A 中存放的试剂为________,装置C的作用为___________

(4)在室温下,将所得的乳酸亚铁成品用无水乙醇进行浸泡2次,从而得到精制产品。选择用无水乙醇进行浸泡的优点是___________(写出两点)。

(5)该学习小组同学用KMnO4滴定法测定样品中Fe2+的量进而计算产品中乳酸亚铁的纯度,发现结果总是大于100%,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经查阅文献后,小组同学改用Ce(SO4)2标准溶液滴定进行测定。反应中Ce4+离子的还原产物为Ce3+。测定时,先称取0.576g样品,溶解后进行必要处理,用0.1000mol/L Ce(SO4)2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记录数据如下表。

滴定次数

0.1000mol/L Ce(SO4)2标准溶液体积/mL

滴定前读数

滴定后读数

1

0.10

19.85

2

0.12

21.32

3

1.05

20.70

 

则产品中乳酸亚铁的纯度为________(以质量分数表示)。

 

Al(OH)3、Fe 关小水龙头,加洗涤剂浸没滤渣,缓慢均匀流过,待液体流到布氏漏斗下端导管口时,再抽滤,重复2-3次 碳酸钠溶液 可以防止空气进入装置B而氧化Fe2+ 可去除产品表面的有机杂质、降低产品溶解损耗、乙醇易挥发便于干燥等 乳酸根(-OH)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98.5% 【解析】烧渣中二氧化硅与稀硫酸不反应,滤渣1是二氧化硅,滤液1中含有硫酸铁、硫酸铝和过量的稀硫酸;要制备硫酸亚铁,需要将硫酸铁转化为硫酸亚铁,加入铁粉即可。依据沉淀的pH值,通过调节pH使溶液中铝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铝沉淀,滤液经过蒸发浓缩结晶得到绿矾晶体。(1)由于加入的铁粉过量,则滤渣2的成分为Al(OH)3、Fe。(2)洗涤需要在过滤器中进行,则洗涤绿矾粗产品的具体操作为关小水龙头,加洗涤剂浸没滤渣,缓慢均匀流过,待液体流到布氏漏斗下端导管口时,再抽滤,重复2-3次。(3)为了防止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应该将碳酸钠溶液滴入硫酸亚铁溶液中,即仪器A 中存放的试剂为碳酸钠溶液。又因为硫酸亚铁易被氧化,所以装置C的作用为可以防止空气进入装置B而氧化Fe2+。 (4)乳酸亚铁不溶于乙醇,且乙醇易挥发,所以选择用无水乙醇进行浸泡的优点是可去除产品表面的有机杂质、降低产品溶解损耗、乙醇易挥发便于干燥等。(5)由于乳酸根易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因此导致消耗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增加,所以结果总是大于100%;根据表中数据可知三次实验中消耗标准液的体积分别是19.75mL、21.20mL、19.65mL,第二次实验误差太大,舍去,消耗标准液体积的平均值为19.70mL。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亚铁离子的物质的量是0.01970L×0.1000mol/L=0.001970mol。则产品中乳酸亚铁的纯度为。 点睛:无机工业流程题能够以真实的工业生产过程为背景,体现能力立意的命题为指导思想,能够综合考查学生各方面的基础知识及将已有知识灵活应用在生产实际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这类题成为近年来高考的必考题型。分析流程中的每一步骤,从以下几个方面了解流程:①反应物是什么;②发生了什么反应;③该反应造成了什么后果,对制造产品有什么作用。抓住一个关键点:一切反应或操作都是为获得产品而服务。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加试题】氮及其化合物在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广泛。

(1)N2O是一种强大的温室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其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N2O(g)=2N2(g)+O2(g)  ΔH<0,你认为该反应的逆反应是否自发进行,请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

某研究小组为针对N2O的分解进行研究,常温下,在1L恒容容器中充入0.100mol N2O气体,加热到一定温度后使之反应,请画出容器中气体的总浓度c(总)随时间t变化的总趋势图。_____________

(2)①N2O5是一种新型硝化剂。工业上可用N2O4通过电解制备N2O5,阴、阳极室之间用质子交换膜隔开,两极电解液分别为稀硝酸溶液和溶有N2O4的无水硝酸,用惰性电极电解时,生成N2O5极室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

②已知,一定条件下有下列反应:

Ⅰ2N2O5(g) 4NO2 (g)+ O2(g)     ΔH1

Ⅱ2NO2(g) 2NO (g)+ O2(g)     ΔH2

Ⅲ2NaOH(aq)+N2O5(g)=2NaNO3(aq)+H2O(1)     ΔH3

写出NO和O2的混合物溶于NaOH溶液生成硝酸盐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在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0mol N2O5,假设在T℃时只发生反应Ⅰ、Ⅱ,若达到平衡状态后O2为1.00mol,NO2为0.400mol,则T℃时反应Ⅰ的平衡常数的值为_________

(3)NH3和Cr2O3固体在高温下可以制备多功能材料CrN晶体,其反应为Cr2O3(s)+2NH3(g) 2CrN(s)+3H2O(g)。在800℃时,为降低相同时间内收集到的粗产品中氧的含量,通过提高反应器中NH3(g)流量的工艺手段达成,请解释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现有48.4g碱式碳酸镁样品(化学式:xMgCO3·yMg(OH)2·zH2O,x、y、z为正整数),将其分为二等份,一份样品充分灼烧至恒重进行热重分析,结果如图所示。另一份投入150mL某溶液的盐酸中,充分反应后生成CO24.48L(已知算成标准状况下),所得溶液稀释至250mL,测得溶液的c(H+)=0.100mol/L。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c(HCl)=______mol/L

(2)x:y:z=______

 

查看答案

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分离与提纯的方法有过滤、分液、萃取、蒸发、蒸馏等,根据如图装置回答: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

(2)“分离NaOH的乙醇溶液”不能用此装置的原因为_______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冷凝管中水流方向为a进b出

B.如果忘加沸石,可快速将沸石加入将近沸腾的液体中

C.蒸馏时可以用球型冷凝管代替直型冷凝管

D.温度计水银球位置过低,会导致收集到的产品中混有低沸点杂质

 

查看答案

化合物甲(M=110g/mol)是一种抗磁性的储氢材料,现取5.5g化合物甲隔绝空气加热使之完全分解,收集到3.36L H2(标准状况)和两种常见的金属单质,另将等质量的化合物甲鱼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应也能放出H2,得到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过滤、洗涤、灼烧,得到化合物乙和丙。其中乙可作红色的颜料,其质量为4.0g;丙可作为耐高温材料。请回答:

1)化合物甲的组成元素为H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化学式为__________

2)化合物甲鱼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烃A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A完全燃烧后生成m(CO2):m(H2O)=22:9,A在同系物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现有如下图转化关系:

请回答:

(1)有机物A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

(2)有机物F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有机物E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其原因是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

A.BC可通过如下两步直接实现:①热铜丝催化氧化,②直接与新制Cu(OH)2共热

B.将绿豆大小的钠投入到B中,钠块浮在液面上,并产生气泡

C.若CE为加成反应,则D为乙炔

D.为制备干燥的F,可在分离出F后,选用碱石灰做干燥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