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验室中用二氧化锰跟浓盐酸反应制备干燥纯净的氯气.进行此实验,所用仪器如图:
(1)连接上述仪器的正确顺序是:E接 , 接 , 接 , 接F.____________
(2)气体发生装置中进行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当0.5mol MnO2参与反应时,被氧化的HCl的质量为____________,生成的Cl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____________.
(3)在装置中:①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②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
(4)化学实验中检验是否有Cl2产生常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如果有Cl2产生,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尾气吸收装置中进行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种短周期元素A、B、C、D、E、F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和C同族,B和E同族,C离子和B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D的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同.A和B、E、F均能形成共价化合物(由分子构成的化合物).A和B形成的化合物在水中呈碱性,C和F形成的化合物在水中呈中性.
回答下列问题:
(1)五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_____(填元素名称).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元素为____ (填元素符号),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NaO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A和B、E、F所形成的化合物中,热稳定性最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用化学式表示).
(3)A和F形成的化合物与A和B形成的化合物反应,产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4)D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单质F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硫酸的工业制备是一个重要的化工生产过程,但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污染,需要在生产工艺中考虑到绿色工艺.以硫酸工业产生的二氧化硫尾气、氨水、石灰石、焦炭、碳酸氢铵为原料可以合成硫化钙、硫酸铵、亚硫酸铵等物质.合成路线如下:
(1)写出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Ⅲ中每生成lmol硫化钙理论上转移电子数________;为充分利用副产品CO,有人提出以熔融的K2C03为电解质,设计燃料电池,请写出此电池的负极反应_____________.
(3)为检验反应Ⅱ得到的产品是否因部分被氧化而变质,需选择的化学试剂有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合成流程,可以循环利用的是____________.
(5)(NH4)2SO3溶液可用于电厂产生的烟道气的脱氮,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氮气,同时生成一种氮肥,形成共生系统.写出二氧化氮与亚硫酸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对下列实验现象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选项 | 实验现象 | 原因分析 |
A | 久置的浓硝酸呈黄色 | 浓硝酸不稳定,分解生成的NO2 溶解在其中 |
B | 新制氯水中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 氯气与水反应生成HCl、HClO,呈酸性,使石蕊变红,HClO具有强氧化性、漂白性,使其褪色 |
C | SO2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 | SO2具有漂白性,使其褪色 |
D | 向湿润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固体迅速变黑,后体积急剧膨胀 | 在浓硫酸脱水作用下,蔗糖被炭化,炭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了CO2、SO2 |
A. A B. B C. C D. D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H+、NH4+、Mg2+、Al3+、Fe3+、CO32﹣、SO42﹣、NO3﹣中的几种.①若加入锌粒,产生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②若加入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且产生的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溶液中的阳离子只有H+、Mg2+、Al3+
B. 溶液中一定不含CO32﹣,一定含有SO42﹣和NO3﹣
C. 溶液中n(NH4+)=0.2 mol
D. 三种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n(H+):n(Al3+):n(Mg2+)=1:1:1
常温下,将100 mL 1 mol·L-1的氨水与100 mL a mol·L-1盐酸等体积混合,忽略反应放热和体积变化,下列有关推论不正确的是( )
A. 若混合后溶液pH=7,则c(NH4+)=c(Cl-)
B. 若a=2,则c(Cl-)>c(NH4+)>c(H+)>c(OH-)
C. 若a=0.5,则c(NH4+)>c(Cl-)>c(OH-)>c(H+)
D. 若混合后溶液满足c(H+)=c(OH-)+c(NH3·H2O),则可推出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