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实验 现...

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将氯气通入品红溶液

溶液红色褪去

氯气具有漂白性

B

将铜粉加入1.0mol·L﹣1

的Fe2(SO43溶液中

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出现

金属Fe比Cu活泼

C

用坩埚钳夹住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

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

金属铝的熔点比较低

D

向盛有少量浓硝酸、稀硝酸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一片大小相同的铜片

浓硝酸中铜片很快开始溶解,并放出红棕色气体;稀硝酸中过一会铜片表面才出现无色气体,气体遇空气变红棕色

浓硝酸氧化性强于稀硝酸

 

 

A. A    B. B    C. C    D. D

 

D 【解析】本题为实验探究题。 氯气使品红溶液褪色是因为氯气与水反应后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次氯酸而把品红氧化为无色物质,干燥的氯气是没有漂白作用的,所以A结论错。 铜可以被硫酸铁溶液氧化为硫酸铜溶液而呈蓝色,硫酸铁被还原为硫酸亚铁,不可能被还原为铁单质,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铁排在铜之前,铁比铜活泼,所以B的现象是错的,结论也是错的。 铝是较活泼金属,加热时可以被氧气氧化生成熔点很高的氧化铝薄膜,这种薄膜非常致密,能保护内部铝不被氧化。铝的熔点确实比较低,在实验条件下也确实能够熔化,但由于外层的氧化膜没有熔化,所以内部熔化的铝并不能滴落下来,所以C的现象是错的。 浓硝酸可以很快被铜还原为二氧化氮,而稀硝酸只是很慢地被铜还原为一氧化氮,反应的剧烈程度能说明浓硝酸的氧化性比稀硝酸强,所以D的现象和结论都是正确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有机物的结构为,这种有机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A. 能跟NaOH溶液反应    B. 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 能发生酯化反应    D. 能发生水解反应

 

查看答案

下列物质:稀HNO3NaHCO3溶液;KI溶液;NaAlO2溶液;KSCN溶液;酸性K2Cr2O7溶液,与Fe2(SO43不反应的是(  )

A. ①⑥    B. ④⑥    C. ③④    D. ①④⑥

 

查看答案

纤维素等生物碳源材料可以高产率制备石墨烯(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石墨烯导电属于化学变化

B. 石墨烯与金刚石结构相同

C. 纤维素与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

D. 纤维素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查看答案

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物理变化可转化为清洁燃料

B. 直馏汽油和裂化汽油中均含有芳香烃

C. 用浸泡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吸收水果释放的乙烯,可达到水果保鲜的目的

D. 不粘锅的原料CF2=CF2为烃类化合物

 

查看答案

铜元素的化合物种类很多,我们可以利用所学物质结构与性质的相关知识去认识和理解它们。

(1)CuSO4和Cu(NO3)2是自然界中重要的铜盐。

① CuSO4和Cu(NO3)2中阳离子的基态外围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

② S、O、N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为_____________

③ CuSO4的熔点为560℃,Cu(NO3)2的熔点为115℃,CuSO4熔点更高的原因是________

(2)硫酸铜溶液中滴入氨基乙酸钠(H2NCH2COONa)即可得到配合物A,其结构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 配合物A中N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为__________

② 1 mol配合物A含有σ键的数目为_____________

(3)CuFeS2的晶胞如图1所示,CuFeS2的晶胞中每个Cu原子与__个S原子相连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