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实验测得pH =1.0的某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Na+、Fe2+、Al3+、NH...

实验测得pH =1.0的某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Na+Fe2+Al3+NH4+SO42-Cl-中的若干种离子,现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I:取该溶液10.0 mL,加入过量1.0 mol•L-1 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A和无色气体BB遇空气立即变为红棕色;

步骤:向I所得的溶液中加入过量1.0 mol•L-1 NaOH溶液,有红褐色沉淀C和无色刺激性气体D生成。用铂丝蘸取所得溶液,在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

步骤:向所得的溶液中通入过量CO2有沉淀E生成。

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 CO2先后分别与NaOH(aq)NaAlO2( aq)反应

B. 原溶液一定含有:Na+Fe2+Al3+SO42-

C. 步骤I中白色沉淀A的化学式为BaSO4

D. 步骤中产生沉淀C的反应:Fe3++3OH-=Fe(OH)3

 

B 【解析】 pH =1.0,含H+,加入Ba(NO3)2溶液,溶液中存在HNO3,产生白色沉淀A可知溶液中含SO42-,白色沉淀为BaSO4,红棕色气体为NO2,无色气体为NO,HNO3有氧化性,该过程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则一定存在Fe2+,。加入过量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C,C为Fe(OH)3,进一步证明原溶液中含Fe2+,,无色刺激性气体D,D为NH3,原溶液中含NH4+,向所得的溶液中通入过量CO2有沉淀生成,则E为Al(OH )3,Ⅱ所得的溶液中含NaOH、NaAlO2,CO2若与NaAlO2先反应,生成Al(OH )3,又与NaOH反应生成NaAlO2,所以CO2先与NaOH 反应,再与NaAlO2反应,用铂丝蘸取所得溶液,在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含Na+,第二步中从外界加入了 Na+,因此无法判断原溶液中是否含Na+,综上所述可知B错误。 正确答案为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等体积浓度均为0.1mol/L的三种溶液:CH3COOH溶液、HSCN溶液、NaHCO3溶液混合,分别与混合,实验测得产生的CO2气体体积(V)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三种溶液pH的比较>>

B. 反应结束后所得两溶液中,c(CH3COO-)>c(SCN-)

C. 上述三种溶液中水电离的电离度:NaHCO3>CH3COOH>HSCN

D. 反应所得的溶液中:c(CH3COO-) + c(CH3COOH) = 0.1mol/L

 

查看答案

下列实验现象预测、实验设计、仪器使用能达到目的是(  )

A. 模拟工业制氨气并检验产物 

B. 实验室采用所示装置收集SO2

C. 可用所示装置比较KMnO4Cl2S的氧化性强弱

D. 可用所示装置验证铁发生析氢腐蚀

 

查看答案

如图两种化合物的结构或性质描述正确的是(  )

A. 两种化合物均是芳香烃

B. 两种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均能与溴水反应

C. 两种化合物分子中共平面的碳原子数相同

D. 两种化合物可用红外光谱区分,但不能用核磁共振氢谱区分

 

查看答案

短周期元素A、B、C、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别为X、Y、Z、W,A是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常温下X、Z、W均可与Y反应,A、C、D的原子序数及0.1mol/L X、Z、W溶液的pH如图所示(已知lg2=0.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的离子半径小于B的离子半径

B. W、X两物质含有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C. D氢化物稳定性小于C氢化物稳定性

D. B的简单离子会影响水的电离平衡

 

查看答案

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0.1 mol的白磷(P4)或甲烷中所含的共价键数均为0.4NA

B. 将1 mol Cl2通入水中,HC1O、Cl-、ClO-粒子数之和为2NA

C. 6.4 g由S2、S4、S8组成的混合物含硫原子数为0.2NA

D. 标准状况下,2.24 L Cl2通入足量H2O或NaOH溶液中转移的电子数均为0.1NA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