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已知A(g)+B(g)C(g)+D(g)反应的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如下: 温度/...

已知A(g)+B(g)C(g)+D(g)反应的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如下:

温度/

700

800

830

1000

1200

平衡常数

1.7

1.1

1.0

0.6

0.4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H        0(填“<”“ >”“ =”);

(2)830℃时,向一个5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0mol的A和0.80mol的B,如反应初始6s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v(A)=0.003 mol·L-1·s-1,则6s时c(A)=        mol·L-1 C的物质的量为        mol;若反应经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        ,如果这时向该密闭容器中再充入1 mol氩气,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        

(3)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的依据为         (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b.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

c.c(A)不随时问改变  d.单位时间里生成C和D的物质的量相等

(4)1200℃时反应C(g)+D(g) A(g)+B(g)的平衡常数的值为       

 

(12分)(1) < (各2分) (2)0.022 mol·L-1 0.09mol 80% 80%(各1分) (3)c(2分) (4)2.5(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化学平衡常数是在一定条件下,当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生成物浓度的幂之积和反应物浓度的幂之积的比值,则根据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由表中数据可知,温度越高平衡常数越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移动,故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即△H<0; (2)反应初始6s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v(A)=0.003mol•L-1•s-1,则6s内△c(A)=0.003mol•L-1•s-1×6s=0.018mol/L,A的起始浓度为0.2mol÷5L=0.04mol/L,故6s时时c(A)=0.04mol/L-0.018mol/L=0.022mol/L,故6s内△n(A)=0.018mol/L×5L=0.09mol,由方程式可知n(C)=△n(A)=0.09mol;)设平衡时A的浓度变化量为x,则: A(g)+B(g)C(g)+D(g) 起始浓度(mol/L):0.04 0.16 0 0 转化浓度(mol/L):x x x x 平衡浓度(mol/L):0.04-x 0.16-x x x 故x2/(0.04-x)(0.16-x)=1 解得x=0.032 所以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100%=80%。体积不变,充入1mol氩气,反应混合物各组分的浓度不变,变化不移动,A的转化率不变,为80%; (3)a.该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压强始终不变,故压强不随时间改变,不能说明到达平衡,故a错误; b.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变,容器的容积不变,故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故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不能说明到达平衡,故b错误;c.可逆反应到达平衡时,各组分的浓度不发生变化,故c(A)不随时间改变,说明到达平衡,故c正确;d.单位时间里生成C和D的物质的量相等,都表示正反应速率,反应始终按1:1生成C、D的物质的量,不能说明到达平衡,故d错误,答案选c; (4)同一反应在相同温度下,正、逆反应方向的平衡常数互为倒数,故1200℃时反应C(g)+D(g)A(g)+B(g)的平衡常数的值为1÷0.4=2.5。 考点:考查化学平衡计算、平衡常数计算、化学反应速率、平衡状态判断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化学反应都有能量变化,吸热或放热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形式之一。

(1)化学反应中有能量变化的本质原因是反应过程中有        的断裂和形成。

(2)已知拆开1molH-H键、1molCl-Cl键、1molH—Cl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243kJ、432kJ,则反应H2(g)+Cl2(g)=2HCl(g)的△H=             

(3)已知:CO(g)+1/2O2(g)=CO2(g)   △H=-283.0kJ/mol

CH3OH(l)+3/2O2(g)=CO2(g)+2H2O(l)   △H=-726.5kJ/mol

则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4)已知25℃、101 kPa下,稀的强酸与稀的强碱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 -57.3 kJ/mol。

①表示稀硫酸与稀烧碱溶液中和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②测定中和热实验中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环形玻璃搅拌棒          

 

查看答案

1)氟化氢水溶液中存在的氢键有        种;分子(CN)2中键与键之间的夹角为180°,并有对称性,分子中每个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其结构式为       ,1个分子中含有      键;

2)金属镍及其化合物在合金材料以及催化剂等方面应用广泛,NiO的晶体结构类型与氯化钠的相同,NiO晶胞中Ni和O的配位数均为        ;很多不饱和有机物在Ni催化下可以H2发生加成反应,如①CH2=CH2、②HCCH、③、④HCHO等,其中碳原子不是采取sp2杂化的分子有  (填物质编号)HCHO分子的立体构型为               

 

查看答案

元素X位于第四周期,其基态原子的内层轨道全部排满电子,且最外层电子数为1;元素Y基态原子的3p轨道上有5个电子;元素Z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元素W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共有16种运动状态。

1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X位于       区,元素Y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②Z所在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是              (填元素名称)。

③X+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④YW两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较强的是              (填化学式)。

2XY所形成化合物晶体的晶胞如右图所示。在1个晶胞中,X离子的数目为        ;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3在乙醇中的溶解度:Z的氢化物(H2Z)大于H2W,其主要原因是              

稳定性:H2Z       H2W(填“=”),其主要原因是              

 

查看答案

(1)请将下列变化过程中破坏的微粒间作用力名称的编号填在横线上:

A共价键      B离子键      C金属键   D分子间作用力

氢氧化钠熔化         ;②干冰升华      

③二氧化硅熔化         ;④钠熔化      

(2)单质硼有无定形和晶体两种,参考下表数据。

①根据表中数据判断晶体硼的晶体类型属于       晶体;

②请解释金刚石的熔沸点高于晶体硅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

在某温度下,某一密闭容器中,M、N、R三种气体浓度的变化如图a所示,若其它条件不变,当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N的体积分数与时间关系如图b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M(g)+3N(g)2R(g)△H>0

B.达到平衡后,若其他条件不变,减小容器体积,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达到平衡后,若其它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度均增大,M的转化率减小

D.达到平衡后,若其他条件不变,通入稀有气体,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