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合成氨工业涉及固体燃料的气化,需要研究CO2与CO之间的转化。为了弄清其规律,让...

合成氨工业涉及固体燃料的气化,需要研究CO2与CO之间的转化。为了弄清其规律,让一定量的CO2与足量碳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C(s)+CO2(g)2CO(g) H,测得压强、温度对CO、CO2的平衡组成的影响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p1、p2、p3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欲提高C与CO2反应中CO2的平衡转化率,应采取的措施为   图中a、b、c三点对应的平衡常数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

(2)900 、1.013 MPa时,1 mol CO2足量反应达平衡后容器的体积为V,CO2的转化率为_________,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3)将(2)中平衡体系温度降至640 ℃,压强降至0.1013 MPa,重新达到平衡后CO2的体积分数为50%。条件改变时,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如何变化?____________,二者之间有何关系?___________。

(4)一定条件下,在CO2与足量碳反应所得平衡体系中加入H2和适当催化剂,有下列反应发生:

CO(g)+3H2(g)CH4(g)+H2O(g)  H1-206.2 kJ/mol

CO(g)+H2O(g)CO2(g)+H2(g)  H2-41.2 kJ/mol

则二氧化碳与氢气反应转化为甲烷和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已知298 K时相关化学键键能数据为:

化学键

H—H

O—H

C—H

E/(kJ·mol-1)

436

465

413

1076

则根据键能计算,H1       ,它与上述实测值差异较大的原因可能是           

 

(1)p1<p2<p3 升高温度、降低压强 Ka=Kb<Kc(1分) (2)66.7%(2分) (或用Kp计算:=3.2×1.013 MPa=3.2416 MPa)(2分) (3)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均减小(1分)v(正)<v(逆)(1分) (4)① CO2(g)+4H2(g)CH4(g)+2H2O(g) ∆H=-165.0 kJ/mol(2分) ② -198 kJ/mol(2分)反应温度、压强不同,键能数据不准确(1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正反应是体积增大的可逆反应,增大压强CO的含量降低。根据图像可知在温度相等时p1对应的CO含量最高,则p1、p2、p3的大小关系是p1<p2<p3。升高温度CO含量升高,说明正反应是吸热反应,所以欲提高C与CO2反应中CO2的平衡转化率,应采取的措施为升高温度、降低压强。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系,升高温度平衡右移,平衡常数增大,则图中a、b、c三点对应的平衡常数大小关系是Ka=Kb<Kc。 (2)900 ℃、1.013 MPa时CO的含量是80%,则 C(s)+CO2(g)2CO(g) 起始量(mol) 1 0 转化量(mol) x 2x 平衡量(mol) 1-x 2x 因此 解得x=2/3 则CO2的转化率为66.7% 反应的平衡常数K==。 (3)降低温度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均减小,正反应吸热,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则v(正)<v(逆)。 (4)①已知:I、CO(g)+3H2(g)CH4(g)+H2O(g) ∆H1=-206.2 kJ/mol Ⅱ、CO(g)+H2O(g)CO2(g)+H2(g) ∆H2=-41.2 kJ/mol 则根据盖斯定律可知I-Ⅱ即得到二氧化碳与氢气反应转化为甲烷和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CO2(g)+4H2(g)CH4(g)+2H2O(g) ∆H=-165.0 kJ/mol。 ② 反应热等于断键吸收的能量和形成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的差值,则∆H1=(1076+3×436-4×413-2×465)kJ/mol=-198 kJ/mol。它与上述实测值差异较大的原因可能是反应温度、压强不同,键能数据不准确等。 考点:考查平衡状态的有关计算、外界条件对平衡状态的影响以及反应热计算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碱式碳酸铜可用于有机催化剂、杀虫剂及饲料中铜的添加剂,还可用于烟火和颜料制造。CuSO4溶液与Na2CO3溶液反应能否得到碱式碳酸铜?某班同学进行相关探究。

【沉淀制备】

称取12.5 g胆矾溶于87.4 mL蒸馏水中,滴4滴稀硫酸,充分搅拌后得到CuSO4溶液。向其中加入适量Na2CO3溶液,将所得蓝绿色悬浊液过滤,用蒸馏水洗涤,再用无水乙醇洗涤。

1)滴加稀硫酸的作用是         。所得硫酸铜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用无水乙醇洗涤的目的是                    

【实验探究】

同学们设计了如下装置,用制得的蓝绿色固体进行实验:

3D装置加热前,需要首先打开活塞K,用A装置制取适量N2,然后关闭K,点燃D处酒精灯。A中产生N2的作用是      C中盛装的试剂应是        

4)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若蓝绿色固体的组成为xCuCO3·yCu(OH)2,实验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6)同学们查阅文献知:Ksp[CaCO3]2.8×10-9Ksp[BaCO3]5.1×10-9,经讨论认为需要用Ba(OH)2代替Ca(OH)2来定量测定蓝绿色固体的化学式,其原因是        

aBa(OH)2的碱性比Ca(OH)2

bBa(OH)2溶解度大于Ca(OH)2,能充分吸收CO2

c.相同条件下,CaCO3的溶解度明显大于BaCO3

d.吸收等量CO2生成的BaCO3的质量大于CaCO3,测量误差小

D中反应完全后,打开活塞K,再次滴加NaNO2溶液产生N2,其目的是             。若定量分析所取蓝绿色固体质量为27.1 g,装置F中使用Ba(OH)2溶液,实验结束后,装置E的质量增加2.7 gF中产生沉淀19.7 g。则该蓝绿色固体的化学式为             

 

查看答案

常温下,用0.1000 mol/L的盐酸滴定20.00 mL未知浓度的Na2CO3溶液,溶液的pH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点溶液呈碱性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CO2H2OH2CO32OH

B.c点处的溶液中c(Na+)-c(Cl)=c(HCO)2c(CO)

C.滴定过程中使用甲基橙作为指示剂比酚酞更准确

D.d点处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大于b点处

 

查看答案

采用硫铁矿焙烧取硫后的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SiO2、Al2O3,不考虑其他杂质) 制取绿矾FeSO4·7H2O,某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流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酸浸时选用足量硫酸,试剂X铁粉

B.滤渣a主要含SiO2滤渣b主要含Al(OH)3

C.从滤液B得到绿矾产品的过程中,必须控制条件防止其氧化和分解

D.试剂X若为过量NaOH溶液,得到的沉淀用硫酸溶解,再结晶分离也可得绿矾

 

查看答案

FeS2纳米材料制成的高容量锂电池,电分别是二硫化亚铁金属锂,电解液是含锂盐的有机溶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金属锂作电池的负极

B. 电池正极反应为FeS24Li++4e==Fe2Li2S

C. 放电时,Li+向负极迁移

D. 电池反应为FeS24Li ==Fe2Li2S

 

查看答案

从薄荷中提取的薄荷醇可制成医药。薄荷醇结构简式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薄荷醇分子式为C10H20O,它是环己醇的同系物

B. 薄荷醇的分子中至少有12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

C. 薄荷醇在Cu或Ag做催化剂、加热条件下能被O2氧化为醛

D. 在一定条件下,薄荷醇能发生取代反应、消去反应和聚合反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