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工业回收铅蓄电池中的铅,常用Na2CO3或NaHCO3溶液处理铅膏(主要成分Pb...

工业回收铅蓄电池中的铅,常用Na2CO3或NaHCO3溶液处理铅膏(主要成分PbSO4)获得PbCO3:PbSO4(s) + CO32—(aq) PbCO3(s) + SO42—(aq)  K = 2.2×105 经处理得到的PbCO3灼烧后获得PbO,PbO再经一步转变为P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PbSO4的溶解度小于PbCO3

B. 处理PbSO4后,Na2CO3或NaHCO3溶液的pH升高

C. 若用等体积、等浓度的Na2CO3和NaHCO3溶液分别处理PbSO4,Na2CO3溶液中的PbSO4转化率较大

D. 整个过程涉及一个复分解反应和两个氧化还原反应

 

C 【解析】 试题分析:A.根据方程式,PbCO3的溶解度小于PbSO4,故A错误;B. 处理PbSO4后,Na2CO3或NaHCO3溶液转变为硫酸钠溶液,pH降低,故B错误;C. 若用等体积、等浓度的Na2CO3和NaHCO3溶液分别处理PbSO4,碳酸氢钠的电离程度较小,碳酸根离子浓度较小,而碳酸钠中碳酸根离子浓度较大,Na2CO3溶液中的PbSO4转化率较大,故C正确;D. 整个过程涉及两个复分解反应:PbSO4(s) + CO32—(aq) PbCO3(s) + SO42—(aq)和PbCO3灼烧后获得PbO,一个氧化还原反应:PbO转变为Pb,故D错误;故选C。 考点:考查了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和沉淀转化、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新制氢氧化铜存在平衡:Cu(OH)2 + 2OH Cu(OH)42—(深蓝色)。某同学进行下列实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①中出现蓝色沉淀

B. ③中现象是Cu(OH)2 + 2OH Cu(OH)42—正向移动的结果

C. ④中现象证明葡萄糖具有还原性

D. 对比②和④可知Cu(OH)2氧化性强于Cu(OH)42—

 

查看答案

密闭容器中,由H2和CO直接制备二甲醚(CH3OCH3),其过程包含以下反应:

i.CO(g)+2H2(g)CH3OH(g)   H1=90.1kJ·mol1

ii.2CH3OH(g)CH3OCH3(g)+H2O(g)   H2=24.5kJ·mol1

当其他条件相同时,由H2和CO直接制备二甲醚的反应中,CO平衡转化率随条件X 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由H2和CO直接制备二甲醚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B. 条件X为压强

C. X增大,二甲醚的产率一定增大

D. X增大,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一定减小

 

查看答案

某同学进行下列实验:

操作

现象

取一块打磨过的生铁片,在其表面滴1滴含酚酞和K3[Fe(CN)6]的食盐水

放置一段时间后,生铁片上出现如右图所示“斑痕”。其边缘处为红色,中心区域为蓝色,在两色环交界处出现铁锈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生铁片发生吸氧腐蚀

B.中心区:Fe–2e==Fe2+

C.边缘处:O2+2H2O+4e==4OH

D.交界处:4Fe2++O2+10H2O==4Fe(OH)3+8H+

 

查看答案

室温下,向0.01 mol·L1的醋酸溶液中滴入pH=7的醋酸铵溶液,溶液pH随滴入醋酸铵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示意图如右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a点,pH = 2

B.b点,c(CH3COO-) > c(NH4+)

C.c点,pH可能大于7

D.ac段,溶液pH增大是CH3COOHH+ + CH3COO-逆向移动的结果

 

查看答案

某同学利用右图所示装置制备乙酸乙酯。实验如下:

向浓H2SO4乙醇混合液中滴入乙酸后,加热试管A

一段时间后,试管B中红色溶液上方出现油状液体

停止加热,振荡试管B,油状液体层变薄,下层红色溶液褪色

取下层褪色后的溶液,滴入酚酞后又出现红色

结合上述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中加热利于加快酯化反应速率,故温度越高越好

B. ③中油状液体层变薄主要是乙酸乙酯溶于Na2CO3溶液所致

C. ③中红色褪去的原因可能是酚酞溶于乙酸乙酯中

D. 取②中上层油状液体测其,共有3组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