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由CO2制备甲醇过程可能涉及反应如下: 反应Ⅰ:CO2(g)+3H2(g) CH...

由CO2制备甲醇过程可能涉及反应如下:

反应:CO2(g)+3H2(g) CH3OH(g) +H2O(g)    H1=-49.58 kJ•mol-1

反应:CO2(g)+ H2(g) CO (g)+H2O(g)    H2

反应:CO(g)+2 H2(g) CH3OH(g)    H 3=-90.77 kJ•mol-1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H2=         ,反应自发进行条件是          (填“低温”、“高温”或“任何温度”)。

(2)某研究小组将一定量的H2和CO2充入恒容密闭容器中,在合适的催化剂条件下发生了反应I、,不同温度下体系达到平衡时测得CO2的转化率(a)及CH3OH的产率(b)变化如图1所示。

该反应达到平衡后,为再提高反应速率同时提高甲醇的生成量,可采取的措施有        

A改用高效催化剂     B升高温度    C缩小容器体积   D分离出甲醇  E增加CO2的浓度

据图1,当温度高于260时,CO2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升高继续增加,而CH3OH的产率却反而下降,请说明理由                     

(3)已知: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3mol H2和1.5mol CO2(一定条件下,仅考虑发生反应),实验测得在不同温度下,反应体系中CO2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实验测得:在500K时,反应经10min时达到平衡,假如其他条件不变,当反应时间进行到3min时,迅速将反应温度升至600K进行实验,请在图3中画出3~10min内容器中CH3OH浓度的后续变化总趋势图。

 

 

(1)△H 2=+41.19 kJ•mol-1(2分)低温(1分) (2)①CE(2分) ②说明温度高于260℃时,CO2的转化更有利于生成CO(1分)。因为,反应I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不利于CO2转化为甲醇(反应的I活化能较低)(1分);反应II为吸热反应,温度升高有利CO2转化为CO(反应II的活化能较高)(1分) (3)(2分:评分要点:起点连续,终点在0.315左右,且要在10min之前达到平衡出现平台)   【解析】 试题分析:(1)反应Ⅰ:CO2(g)+3H2(g) CH3OH(g) +H2O(g) △H1=-49.58 kJ•mol-1,反应Ⅱ:CO2(g)+ H2(g) CO (g)+H2O(g) △H2,反应Ⅲ:CO(g)+2 H2(g) CH3OH(g) △H 3=-90.77 kJ•mol-1,根据盖斯定律,反应Ⅱ=反应Ⅰ-反应Ⅲ,所以△H2=△H1-△H3=49.58kJ·mol-1-(-90kJ·mol-1)=+41.19 kJ•mol-1;反应Ⅲ为熵减的反应,△S<0,反应自发进行,则△G=△H-T△S,所以要自发进行需要在较低温度下进行。 (2)①A.改用高效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缩短到达平衡的水解,但是不影响平衡的移动,甲醇生产量不变,错误;B.升高温度,加快反应速率,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平衡逆向移动,甲醇生产量减小,B错误;C.缩小容器体积,增大压强,加快反应速率,平衡正向移动,甲醇生产量增大,C正确;D.分离出甲醇,平衡正向移动,甲醇生产量增大,但反应速率减慢,C错误;E.增加CO2的浓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且使得平衡正向移动,甲醇生产量增大,E正确,答案选CE。 ②当温度高于260℃时,CO2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升高继续增加,而CH3OH的产率却反而下降,说明温度高于260℃时,CO2的转化更有利于生成CO。因为,反应I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不利于CO2转化为甲醇(反应的I活化能较低);反应II为吸热反应,温度升高有利CO2转化为CO(反应II的活化能较高)。 (3)3min时未到达平衡,此时迅速将体系温度升至600K,瞬间甲醇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加快,到达平衡的时间小于10min,而在温度为600K的条件下,充入3mol H2和1.5mol CO2,平衡时二氧化碳的转化率约是42%,则平衡时甲醇的物质的量约是1.5mol×42%=0.63mol,则平衡时甲醇的浓度约是0.315mol/L,3~10min内容器中CH3OH浓度的变化趋势曲线为: 考点:考查化学平衡计算、盖斯定律的应用、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为研究(NH4)2SO4和NH4HSO4混合物样品组成,称取四份该样品分别逐滴加入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25.0 mL,加热并完全反应,产生NH3的体积(NH3的体积已折算成标准状况,不考虑NH3在水中的溶解)如下表:

实验序号

I

II

III

IV

NaOH体积(mL)

25.0

25.0

25.0

25.0

样品质量(g)

3.62

5.43

7.24

10.86

NH3体积(mL)

896

1344

1344

896

(1)样品中(NH4)2SO4和NH4HS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查看答案

已知:草酸(乙二酸)的钠盐和钾盐易溶于水、而钙盐难溶于水;草酸晶体(H2C2O4·2H2O) 受热会脱水和升华,草酸晶体熔点101,170以上分解。为检验草酸晶体的分解产物进行如图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需检验装置气密性,检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2)对草酸晶体进行图示实验,在装置C中可观察到有气泡逸出,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有CO2。对此结论的合理性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某废液中含有Fe3+、Cu2+、Ag+金属离子,某研究小组设计的处理方案如下(假如各步骤所加试剂都过量):

(1)沉淀1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沉淀2化学式为___   ___。

(2)步骤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查看答案

从乙烯出发可以合成乙醇、乙醛、乙酸和乙酸乙酯等。

(1)若在乙酸中混有乙醛,请设计实验方案检验其中乙醛的存在(要求写出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和出现明显实验现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                _。

(2)已知+R′OH,写出乙酸乙酯在乙醇钠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          _        _。

 

查看答案

某固体粉末样品中可能含有SiO2、Fe2O3、CaO、CuO、MgO、Na2O和炭粉等成分,为确认其中的组分,某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A.从现象1和3可推断样品中有CaO,没有Na2O

B.从现象3可推断样品中有SiO2

C.从现象4和5可推断样品中有Fe2O3和MgO

D.从现象4和6可推断样品中有炭粉,无CuO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