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氨气是工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物质,研究制取氨气的机理意义非凡。 (1)在常温、常...

氨气是工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物质,研究制取氨气的机理意义非凡。

(1)在常温、常压、光照条件下,N2在掺有少量Fe2O3的TiO2催化剂表面与水发生下列反应:

N2(g)+3H2O(l)2NH3(g)+O2(g)  △H=a kJ mol-1

为进一步研究生成NH3的物质的量与温度的关系,常压下达到平衡时测得部分实验数据如下:

T/K

303

313

323

n(NH3)/(l0-2 mol)

4.8

5.9

6.0

此反应的a_________0,△S________0。(填“>”“<”或“ = ”)

(2)—定温度和压强下,在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合成氨气:N2(g)+3H2(g)2NH3(g)  △H=-92.4 kJ mol-1。在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0~10 min内,以NH3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

在10~20 min内,NH3浓度变化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A.加入催化剂      B.缩小容器体积       C.降低温度        D.增加NH3的物质的量

在反应进行至25 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达到第二次平衡时,新平衡的平衡常数K2______K1(填“>”“<”或“ = ”)

 

(1)> ;> (2)①0.005 mol • L-1 • min-1 ②BC ③移走 0.1 molNH3 ; = 【解析】 试题分析:(1)升高温度NH3的物质的量最多,所以N2(g)+3H2O(l) 2NH3(g)+O2反应吸热,a>0;反应后气体物质的量增多,△S>0;(2)① 0~10 min内,以NH3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05 mol • L-1 • min-1;② 在10~20 min内,NH3浓度逐渐增大,变化的原因可能是A.加入催化剂,平衡不移动,NH3物质的量不变,A错误; B.缩小容器体积,平衡正向移动,氨气的物质的量增大,B正确 ; C.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NH3物质的量增大,C正确; D.增加NH3的物质的量,平衡逆向移动,氮气、氢气增多,D错误;③ 在反应进行至25 min时,氨气的物质的量突然由0.3mol变为0.2mol,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移走 0.1 molNH3,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达到第二次平衡时,新平衡的平衡常数K2=K1。 考点: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限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时必须严格控制其用量。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罝制备NaNO2并对其性质作如下探究(A中加热装罝已略去)。

已知:

2NO+Na2O2=2NaNO2

NO能被酸性KMnO4氧化成NO3-,MnO4-被还原为Mn2+

在酸性条件下,NaNO2能将I-氧化为I2;S2O32-能将I2还原为I-

在此条件下,Na2O2完全反应,无剩余。

【制备NaNO2

(1) 装置A的三颈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2) 装置B中水和铜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为了保证制得亚硝酸钠的纯度,装置C中盛放的试剂可能是_________(填字母)。

AP2O5      B.碱石灰      C.无水CaCl2     DNaCl

(4) 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测定NaNO2纯度】

(5) 可供选择的试剂有:

A.稀硫酸  b.c1mol/LKI溶液   C.淀粉溶液      D.c2mol/LNa2S2O3溶液 e.c3 mol/L酸性KMnO4溶液

利用NaNO2的还原性来测定其纯度,可选择的试剂是________(填字母)。

利用NaNO2的氧化性来测定其纯度的步骤如下:

准确称取质量为m g的NaNO2样品,放入锥形瓶中,加入适量水溶解,_________(请补充完整实验步骤)。

 

查看答案

三氧化二锰(Mn2O3)在现代工业上位用广泛,在锂离子电池的制备中有重要的作用。 用软锰矿 (主要成分为MnO2)和硫锰矿(主要成分为MnS)制备高纯度Mn2O3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 反应①中会生成一种非金属单质,则该非金属单质是___________,该反应的还原剂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2) 操作X为蒸发浓缩、_____________、过滤、洗涤烘干。在洗涤操作中,常用酒精洗涤MnSO4 •H2O晶体,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

(3) Mn2O3与MnO2类似,加热时也能与浓盐酸反应放出Cl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新型高效的甲烷燃料电池采用铂作电极材料,两电极上分别通入CH4和O2,电解质为KOH溶液。某研究小组将甲烷燃料电池作为电源进行饱和氣化钠溶液的电解实验,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 a电极为____________(填“阳极”或“阴极”),b电极附近溶液的pH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 甲烷燃料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

(3) 电解时b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若反应生成0.2 mol Cl2,则消耗CH4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铝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1) 铝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__________周期__________族。硼、镓与铝位于同一主族,现有下列三种物质:①Na[Al(OH)4]、②Na[B(OH)4]、③Na[Ga(OH)4],浓度相同的这三种物质的溶液p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用序号表示)。{Na[Al(OH)4]也可表示偏铝酸钠,硼、镓类似}

(2)将20.0 mL 0.1 mol/L Ba(OH)2溶液和20.0 mL 0.1 mol/LNH4A1(SO4)2溶液混合,所得溶液中Al3+、NH4+、SO42-、OH-、H+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_____________。

(3)氮化铝(A1N)是一种新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可用作热交换器材料。某A1N样品中仅含有A12O3杂质,为测定A1N的含量,甲组同学设计了如下流程:

已知:AlN+NaOH+H2O=NaAlO2+NH3↑。

过滤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______________。

实验过程中,称得样品的质量为4.2 g,最后得到的固体为5.1 g,则样品中A1N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不考虑整个过程中的损耗)

 

查看答案

SF6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气体,分子结构中只存在S-F键。已知:断裂1 mol F—F键、S-F键需吸收的能量分别为160 kJ、330 kJ。在反应:S(s)+3F2(g)=SF6(g)中,若生成1 mol SF6(g)时, 放出1220 kJ的能量,则1 mol S(s)转化为S(g)时吸收的能量为

A180 kJ        B220 kJ         C240 kJ           D280 kJ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