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已知:①A—I均为芳香族化合物,A的分子式为C8H10O, E的分子式为C7H7...

已知:A—I均为芳香族化合物,A的分子式为C8H10O, E的分子式为C7H7Cl,I的分子式为C23H22O3

A的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B能发生银镜反应,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C大4,E的核磁共振氢谱有3组峰

芳香酯I的合成路线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的反应类型为                    ,E的名称为                   

(2)E→F与F→G的顺序不能颠倒,理由是                       

(3)B与银氨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I的结构简式为                              

(5)符合下列要求A的同分异构体还有           种(不包括A);

与Na反应并产生H2    芳香族化合物

(6)根据已有知识并结合相关信息,写出以CH3CH2OH为原料制备CH3CH2CH2CH2OH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

 

(1)氧化反应 对氯甲苯或4—氯甲苯 (2)如果颠倒则(酚)羟基会被KMnO4/H+氧化 (3) (4) (5)13 (6) 【解析】 试题分析:A-I均为芳香族化合物,根据A的分子式可知A的侧链为饱和结构,A能够催化氧化生成B,B能够发生银镜反应,其能够发生信息反应③,则B分子中含有苯环和侧链-CH2CHO结构,故B的结构简式为,A为;B通过信息反应生成C,则C为,D比C的相对分子质量大4,恰好为2分子氢气,则说明C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D,故D为;E的核磁共振氢谱有3组峰,E能够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则E分子中含有甲基,且氯原子位于甲基的对位,故E为;E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成F,则F为;F在浓NaOH溶液中加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酚羟基和羧酸钠,然后在酸性条件下转化成G,则G为;G和D发生酯化反应生成I,则I为; (1)A→B为催化氧化生成,该反应为氧化反应;E为,氯原子位于4号C,其名称为4-氯甲苯或对氯甲苯; (2)E到G的反应中需要分别引进酚羟基和羧基,由于酚羟基容易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所以E→F与F→G的顺序不能颠倒; (3)B分子中含有醛基,能够与与银氨溶液发生反应生成单质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G和D发生酯化反应生成I,I的结构简式为:; (5)A为,①与Na反应并产生H2,说明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羟基;②芳香族化合物,有机物分子中含有苯环,满足条件的有机物分子中可能含有的侧链为:①-CH(OH)CH3,②-OH、-CH2CH3,③1个-CH3,1个-CH2OH,④1个-OH、2个-CH3,其中①存在1种结构,②③都存在邻、间、对3种结构,④:当3个取代基都在间位时存在1种结构,当3个取代基相邻时存在2种结构,当有2个取代基相邻时有3种结构,所以④总共有6种结构,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满足条件的有机物总共有:1+3+3+6=13种; (6)CH3CH2OH为原料制备CH3CH2CH2CH2OH,先将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然后让乙醛发生信息反应③生成CH3CH=CHCHO,与氢气加成生成CH3CH2CH2CH2OH,所以合成流程为:。 【考点定位】考查有机合成 【名师点晴】注意掌握常见有机物结构与性质,明确有机合成流程及信息反应原理为解答关键,可以由原料结合反应条件正向推导产物,也可以从产物结合条件逆向推导原料,也可以从中间产物出发向两侧推导,审题时要抓住基础知识,结合新信息进行分析、联想、对照、迁移应用、参照反应条件推出结论。(5)为易错点,需要明确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原则及题中限制条件,避免重复和遗漏现象。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硫酸亚锡(SnSO4)是一种重要的硫酸盐,主要用于电镀工业的镀锡、铝合金表面的氧化着色、印染工业的媒染剂、双氧水去除剂等。已知:酸性条件下,锡在水溶液中有Sn2+、Sn4+两种主要存在形式,Sn2+易水解,易被氧化。某研究小组设计SnSO4制备路线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SnCl2粉末需加浓盐酸进行溶解,这样操作的原因是                      

(2)反应I得到的沉淀是SnO,得到该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                     

(3)在反应I得到沉淀SnO后,要进行“过滤”、“漂洗”,检验SnO是否洗涤干净的操作是                   

(4)反应II之后的“操作”依次为                                、过滤、洗涤、低温干燥;

(5)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用于微电子器件生产的锡粉进行了纯度测定:取1.19 g试样溶于稀硫酸中(杂质不参与反应),使Sn完全转化为Sn2+加入过量的Fe2(SO4)3溶液;用0.2000 mol/L 酸性K2Cr2O7溶液滴定(产物中Cr呈+3价)至终点,消耗K2Cr2O7溶液15.00 mL。写出酸性K2Cr2O7溶液滴定的离子方程式                   ,则此锡粉样品中锡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亚硝酸钠是重要食品添加剂。某化学兴趣小组以碳和浓硝酸为起始原料,设计如下装置利用一氧化氮与过氧化钠反应制备亚硝酸钠。(夹持装置和A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查阅资料:①HNO2为弱酸,室温下存在反应:3HNO2HNO32NO↑H2O

②NO不与碱反应,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为硝酸。

实验操作:

关闭弹簧夹,打开A中分液漏斗活塞,滴加一定量浓硝酸,加热;

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

C中取少量固体,检验是否是亚硝酸钠。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为           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D装置的作用是                           

(3)C中反应生成NaNO2的化学方程式是                      

(4)检验C中产物有亚硝酸钠的正确操作是          (填序号)

a.取少量生成物溶于稀硫酸,若产生无色气体并在液体上方变为红棕色,则含有NaNO2

b.取少量生成物溶于水充分振荡,滴加酚酞试液,若溶液变红,则含有NaNO2

(5)经检验C的产物中亚硝酸钠含量较少。

甲同学认为C中产物不仅有亚硝酸钠,还可能有其它固体物质。为排除干扰,甲在BC装置间增加装置EE中盛放的试剂应是                 (写名称)

乙同学认为除上述干扰因素外,还会有空气参与反应导致产品不纯,所以在实验操作前应增加一步操作,该操作是                         

 

查看答案

研究大气中含硫化合物和含碳化合物的转化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1)SO2的大量排放会引起严重的环境问题是             ,潮湿条件下,写出大气中SO2转化为HSO3-的方程式                  

(2)土壤中的微生物可将大气中H2S经两步反应氧化成SO42-,两步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

1mol H2S(g)全部氧化成SO42-(aq)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3)SO2是工业制硫酸的原料之一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SO2O2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

时间/min

n(SO2)/mol

n(O2)/mol

0

0.10

0.05

4

0.04

0.02

6

0.02

 

8

 

0.01

反应在0-4min内的平均速率为v(SO2)=                 

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                 

8min维持温度不变向反应容器中再通入0.02mol SO2(g)和0.01mol O2(g),重新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中SO2的百分含量将            (减小增大不变”)

(4)科学家用氮化镓材料与铜组装如下图的人工光合系统,利用该装置成功地实现了以CO2和H2O合成CH4的反应。

写出铜电极表面的电极反应式                   ,为提高该人工光合系统的工作效率,可向装置中加入少量          (填“盐酸”或“硫酸”)

 

查看答案

关于下列各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表示H2与O2发生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则H2的燃烧热为483.6kJ•mol-1

B.乙表示恒温恒容条件下发生的可逆反应2NO2(g)N2O4(g)中,各物质的浓度与其消耗速率之间的关系,其中交点A对应的状态为化学平衡状态

C.丙表示A、B两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将A、B饱和溶液分别由t1升温至t2时,溶质的质量分数A=B

D.丁表示常温下,稀释HA、HB两种酸的稀溶液时,溶液pH随加水量的变化,则同浓度的NaA溶液的pH大于NaB溶液

 

查看答案

常温下,有下列四种溶液:0.1 mol/L NaOH溶液  pH = 11 NaOH溶液  0.1 mol/L CH3COOH溶液  pH = 3 CH3COOH溶液  pH = 3 HCl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水电离出H+的浓度c(H+):

B.将等体积的分别加蒸馏水稀释至pH = 6,加入水的体积:

C.混合,若溶液pH=7,则体积:V(NaOH)>V(CH3COOH)

D.将等体积混合,得到的溶液pH7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