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已知A、B、C、I)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主族元素。A:在常温下呈气态...

已知ABCI)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主族元素。A:在常温下呈气态,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C在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元素D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C的氧化物均含离子键

B. c离子的半径小于D离子的半径

C. AB可形成多种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DD元素的盐溶液只能显碱性

 

C 【解析】试题分析:已知A、B、C、I)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主族元素。A:在常温下呈气态,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则B是C或S;C在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因此C是Na,所以B是C,则A是H。元素D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因此D是Al。A.水分子中含有共价键,A错误;B.钠离子的半径大于铝离子的半径,B错误;C.A、B可形成多种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例如乙炔和苯等,C正确;D、氯化铝溶液显酸性,D错误,答案选C。 考点:考查位置、结构和性质关系应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分子式为C4H10O的有机物含有-CH2OH基团的同分异构体有

A2种    B 3种    C.4种    D.5种

 

查看答案

物质应用与其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硅胶可防止食物受潮是由于其具有吸水性

B.葡萄糖用于医疗输液是因为它属于强电解质

C.Na2CO3可用作食用碱,因为Na2CO3的水溶液显碱性

D.酸性重铬酸钾用于检查酒驾是利用其强氧化性

 

查看答案

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已知F是一种药物中间体,常用作香料配制,其合成路线如下(其中A、B、C的分子式已给出)

回答下列问题:

(1)A是一种能与溴水反应使其褪色的芳香烃,其结构简式为               

(2)在上述合成路线发生的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填反应编号)。

(3)反应①发生时若不加入H2O2,会生成较多的一种副产物。写出这种副产物的结构简式          

(4)写出由CD E→F转化的化学反应                     

(5)化合物E多种同分异构体只含有一种含氧官能团,且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的同分异构体有            (不考虑羟基碳碳双键直接连在一起的同分异构体),任写一种满足上述条件且核磁共振氢谱中有5个峰信号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6)按上述合成路线的表达形式,写出由制备的合成路线。

 

查看答案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向硫酸铜水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先形成蓝色沉淀,继续滴加氨水,沉淀溶解,得到深蓝色的透明溶液,再向溶液中加入乙醇有深蓝色晶体(化学式为[Cu(NH3)4]SO4·H2O析出。

(1)写出上述实验前两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铜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铜单质晶体中的原子堆积模型属于           堆积(填堆积模型名称)。

(3)在上述深蓝色晶体所含的非金属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           (填元素符号),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            (填元素符号)。该晶体中的阴离子的立体构型是            ,阴离子的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4)氨的沸点         (填“高于”或“低于”)膦(PH3),原因是               

(5)Cu的一种氯化物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该氯化物的化学式是         。若该晶体的密度为ρg·cm-3,以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该晶胞的边长为a=           nm。

 

查看答案

某探究性实验小组的同学将打磨过的镁条投入到滴有酚酞的饱和NaHCO3溶液中,发现反应迅速,产生大量气泡和白色不溶物,溶液的浅红色加深。该小组同学对白色不溶物的成分进行了探究和确定。

Ⅰ、提出假设:

(1)甲同学:可能是MgCO3

乙同学:可能       

丙同学:可能是xMgCO3·yMg(OH)2

(2)在探究沉淀成分前,须将沉淀从溶液中过滤、洗涤、低温干燥,洗涤沉淀操作方法是           

Ⅱ、定性实验探究:

(3)取沉淀物少许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固体溶解,产生大量气泡,则             同学假设错误(选填“甲”、“丙”)。

Ⅲ、定量实验探究:取一定量已干燥过的沉淀样品,利用下列装置测定其组成(部分固定夹持类装置未画出),经实验前后对比各装置的质量变化来分析沉淀的组成,得出丙同学的假设是正确的回答下列问题:

(4)实验合理的连接顺序:e→                                   g→h(各装置只使用一次)

(5)实验一段时间后,当B装置中               填实验现象,停止加热,说明固体已分解完全;打开f处的活塞,缓缓通入空气数分钟的目的是                   ,装置C中碱石灰的作用是             

6)指导老师认为上述实验装置末端还需再连接一个D装置,若无此装置,会使测出的x :y的值       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7)若改进实验后,最终装置B质量增加m克,装置D质量增加了n克,则x :y=            。(用含m、n的代数式表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