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电子计算器中所用纽扣式电池为银锌电池,其电极分别为Ag2O和Zn,电解质溶液为 ...

电子计算器中所用纽扣式电池为银锌电池其电极分别为Ag2OZn电解质溶液为 KOH溶液电极反应为 Zn+2OH-2e-=Zn(OH)2 Ag2O+H2O+2e-=2Ag+2OH-总反应式为 Ag2O+H2O +Zn = Zn(OH)2+2Ag。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电子由锌经外电路流向氧化银

B.该电池可实现化学能和电能的相互转化

C.锌是负极,氧化银是正极

D.工作时,负极区溶液 pH 减小,正极区 pH 增大

 

B 【解析】 试题分析:A、根据化合价变化可知Zn被氧化,应为原电池的负极,则正极为Ag2O,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电子由锌经外电路流向氧化银,故A正确;B、该干电池只能实现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故B错误;C、根据化合价变化可知Zn被氧化,应为原电池的负极,则正极为Ag2O,故C正确;D、原电池工作时,负极发生反应Zn+2OH--2e-=ZnO+H2O,溶液pH值减小,正极上发生反应:Ag2O+H2O+2e-═2Ag+2OH-,溶液pH值增大,故D正确;故选B。 【考点定位】考查原电池工作原理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化学电源的工作原理。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1、根据电极材料的活泼性判断:负极:活泼性相对强的一极;正极:活泼性相对弱的一极。2、根据电子流向或电流的流向判断:负极:电子流出或电流流入的一极;正极:电子流入或电流流出的一极。3、根据溶液中离子移动的方向判断:负极:阴离子移向的一极;正极:阳离子移向的一极。4、根据两极的反应类型判断: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的一极。5、根据电极反应的现象判断:负极:溶解或减轻的一极;正极:增重或放出气泡的一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Cl2通入水中Cl2+H2O=2H++Cl+ClO

B铜丝插入稀硝酸3Cu+8H++2NO3=3Cu2++2NO↑+4H2O

CNaClO溶液中通入过量SO2ClO+SO2+H2O=HClO+HSO3

D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2AlO2+CO2+3H2O=2Al(OH)3↓+CO32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氨或铵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

B.用盐酸滴定氨水,当溶液呈中性时,c(NH4+) = c(Cl)

CNH3属于弱电解质

D.常温时,0.1mol·L1NH4Cl溶液加水稀释,的值不变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的硫原子:S

B. Al3+的结构示意图:

C. CaO2的电子式:

D. 2-溴丙烷的结构简式:C3H7Br

 

查看答案

、氮肥的使用在提高粮食产量的同时,也导致了土壤、水体污染等环境问题。

(1)长期过量使用铵态化肥NH4Cl,易导致土壤酸化,请用化学用语解释原因                

(2)工业上处理氨氮废水的方法是采用电解法将NO3转化为N2,如图所示

B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去60L废水中的62 mg NO3后, 废水的pH=       

、如下图所示C、D、E、F、X、Y都是惰性电极。将电源接通后,向(乙)中滴入酚酞溶液,在 F极附近显红色。

(1)若用甲醇、空气燃料电池作电源,电解质为KOH溶液,则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欲用(丙)装置给铜镀银,银应该是          电极(填G或H)

(3)(丁)装置中Y极附近红褐色变           (填深或浅)

(4)通电一段时间后,C、D、E、F电极均有单质生成,其物质的量之比为              

 

查看答案

、某实验小组同学对电化学原理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动。

(1)如图1为某实验小组设计的原电池装置,反应前,电极质量相等,一段时间后,两电极质量相差12 g,导线中通过________mol电子。

(2)如图,其他条件不变,若将乙烧杯中的CuCl2溶液换为NH4Cl溶液,则石墨电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其他条件不变,若将盐桥换成弯铜导线与石墨相连成n型,如下图所示乙装置中与铜丝相连的石墨电极上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氢能是发展中的新能源,它的利用包括氢的制备、储存和应用三个环节。回答下列问题:

(1)与汽油等燃料相比,氢气作为燃料的两个明显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写两点)

(2)化工生产的副产品也是氢气的来源。电解法制取有广泛用途的Na2FeO4,同时获得氢气。总反应方程式为:Fe+2H2O+2OHFeO42+3H2↑,工作原理如下图1所示。装置通电后,铁电极附近生成紫红色的FeO42,镍电极有气泡产生。若氢氧化钠溶液浓度过高,铁电极区会产生红褐色物质。已知:Na2FeO4只在强碱性条件下稳定,易被H2还原。

①电解一段时间后,c(OH)降低的区域在________________(填“阴极室”或“阳极室”)

②电解过程中,须将阴极产生的气体及时排出,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c( Na2FeO4)随初始c(NaOH)的变化如图2,任选M、N两点中的一点,分析c(Na2FeO4)低于最高值的原因: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