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四种短周期元素W、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请结合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W...

四种短周期元素W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请结合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W
 

X
 

Y
 

Z
 

结构

性质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其气态氢化物反应得到离子化合物
 

焰色反应呈黄色
 

在同周期主族元
素形成的简单离
子中,离子半径
最小
 

最高正价与最
低负价之和为

 

 

1Z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           族。

2)上述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四种水化物中,有一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与其它三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该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

3下列可作为比较XY金属性强弱的依据是           (填序号)。

A.自然界中的含量                     B.相应氯化物水溶液的pH

C.单质与水反应的难易程度             D.单质与酸反应时失去的电子数

②WXY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填对应的离子符号)

4W的一种氢化物HW3可用于有机合成,其酸性与醋酸相似。体积和浓度均相等的HW3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混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混合后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5Y单质和Mg组成的混合物是一种焰火原料,某兴趣小组设计如下所示的实验方案,测定混合物中Y的质量分数。

能确定混合物中Y的质量分数的数据有           (填序号)。

Amn                    Bmy                   Cny

 

(1)ⅣA(2)Na(3)①BC②N3->Na+>Al3+ (4)HN3+NaOH=NaN3+H2;c(Na+)>c(N3-)>c(OH)>c(H+)(5)ABC 【解析】试题分析:四种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其气态氢化物反应得到离子化合物则W为氮元素X焰色反应呈黄色则X为Na元素Y原子序数大于Na元素处于第三周期在同周期主族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中离子半径最小故Y为Al元素Z的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之和为零处于ⅣA族原子序数大于Al元素则Z为Si元素;(1)Z为Si元素处于周期表中第三周期ⅣA族故答案为:第三周期ⅣA族;(2)氢氧化钠与硝酸、硅酸、氢氧化铝都能发生反应,该元素是:Na;(3)①A.自然界中的含量多少与非金属性无关故,A错误;B.氯化物水溶液的酸性越强则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弱金属性越弱故B正确; C.金属与酸或水反应越容易金属性越强,C正确;D金属性强弱与失去电子数多少无关与难易程度有关如Al失去3个电子Na失去1个电子但金属性Na>Al,故D错误;②N3-、Na+、Al3+电子层数相同,质子数越大半径越小,半径N3->Na+>Al3+;(4)HN3的酸性与醋酸的相当则HN3为弱酸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方程式为:HN3+NaOH=NaN3+H2O等体积等浓度二者恰好反应为NaN3溶液NaN3溶液中N3-水解溶液呈碱性故溶液中离子浓度c(Na+)>c(N3-)>c(OH-)>c(H+);(5)镁、铝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硫酸铝和氢气,硫酸镁、硫酸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氢氧化铝,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灼烧氢氧化镁固体,氢氧化镁分解生成氧化镁和水,所以最后所得固体是氧化镁, A.根据n的量计算镁的质量,根据m、n计算铝质量,从而计算铝的质量分数,故A正确; B.根据镁、铝的质量及镁铝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量计算铝和镁质量,从而计算铝的质量分数,故B正确; C.根据n的质量计算镁的质量,根据镁的量计算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量,从而得出铝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量,故而得出铝的质量分数,故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能源短缺是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广泛的开发和应用前景。因此甲醇被称为21世纪的新型燃料。

(1)已知在常温常压下:

①2CH3OH(l)3O2(g)   2CO2(g)+4H2O(g) △H=1275.6 kJ·mol—1

②H2O(l)   H2O(g)   △H=+44.0 kJ.mol-1

写出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2)某种甲醇—空气燃料电池是采用铂作为电极,稀硫酸作电解质溶液。其工作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可表示为                    

甲烷也是一种清洁燃料,但不完全燃烧时热效率降低并会产生有毒气体造成污染。

已知CH4(g)+2O2(g)=CO2(g)+2H2O(l)    ΔH1890.3kJ/mol

2CO(g)+O2(g)=2CO2(g)    ΔH2566.0kJ/mol

(3)则甲烷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时的热效率只是完全燃烧时的________倍(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4)甲烷燃料电池可以提升能量利用。下图是利用甲烷燃料电池电解50 mL 2 mol/L的氯化铜溶液的装置示意图:

请回答:当线路中有0.1 mol电子通过时,________(填“a”或“b”)极增重________g。

 

查看答案

已知A、B、C、D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A为Fe,D为氢气,则B一定为酸

B.若A、D为化合物,B为水,则C一定是气体单质

C.若A、B、C、D均为化合物,该反应一定属于复分解反应

D.若A、B、C、D均为10电子微粒,且C是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D常温下一定呈液态

 

查看答案

第三周期元素R,它的最外层达到饱和时所需电子数小于次外层和最内层电子数之差,并且等于最内层电子数的正整数倍,则关于R的正确说法

常温下能稳定存在的R的氧化物都是酸酐;

② R的气态氢化物都能受热分解;

③ R元素都能以游离态存在于自然界中;

④ 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都是强酸;

⑤ R的氢化物在空气中都能燃烧生成+4R的氧化物;

⑥ R的单质固态时属于同一类型的晶体。

A. ①③⑥    B. ①②④    C. ①②⑤    D. ③⑤⑥

 

查看答案

镁及其化合物一般无毒(或低毒)、无污染,且镁原电池放电时电压高而平稳,使镁原电池越来越成为人们研制绿色原电池的关注焦点。其中一种镁原电池的反应为:xMg+Mo3S4MgxMo3S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负极反应为Mg-2e=Mg2+

B.放电时,Mo3S4发生氧化反应

C.放电过程中Mg2+向正极迁移

D.充电时,阳极反应为MgxMo3S4-2xe=Mo3S4+xMg2+

 

查看答案

某溶液中可能存在Br、CO32-、SO32-、Al3+、I、Mg2+、Na+种离子中的几种。现取该溶液进行实验,得到如下实验现象:①向溶液中滴加足量氯水后,溶液变橙黄色,且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②向所得橙黄色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无沉淀生成;③向所得溶液中继续滴加淀粉溶液,溶液不变蓝色。据此可以推断,该溶液中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A.Al3+、Mg2+、SO32-、I               B.Mg2+、Na+、CO32-、I

C.Al3+、Na+、SO32-、I                               D.Al3+、CO32-、Br、SO32-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