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X、Y、Z、W、R属于短周期主族元素。X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Y元...

XYZWR属于短周期主族元素。X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Y元素的单质常通过分离液态空气得到,Z元素的单质是常见的半导体材料,WZ同族,RY同族,其单质有杀菌作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XY形成的两种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均为1∶2,且均能与水反应。

B. 根据非金属性强弱,不可能由Z的最高价氧化物制出W的最高价氧化物。

C. Y的简单氢化物的沸点和热稳定性均大于R的简单氢化物。

D. 向两份BaCl2溶液中分别通入RY2WY2,均无白色沉淀生成,但一段时间后,通入RY2的一份中可能产生沉淀。

 

B 【解析】试题分析:X、Y、Z、W、R属于短周期主族元素.X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则X为Na;Y元素的单质常通过分离液态空气得到,Y单质为氮气或氧气,而R与Y同族,其单质有杀菌作用,则Y为O元素、R为S元素;Z元素的单质是常见的半导体材料,则Z为Si,W与Z同族,则W为C元素;A.X与Y形成的两种化合物为Na2O、Na2O2,晶体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均为1:2,前者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后者与水反应是生成氢氧化钠与氧气,故A正确;B.高温下碳能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Si与二氧化碳,故B错误;C.Y、R的简单氢化物分别为H2O、H2S,H2O分子之间存在氢键,沸点高于H2S,由于非金属性O>S,故稳定性:H2O>H2S,故C正确;D.向两份BaCl2溶液中分别通入SO2、CO2,均无白色沉淀生成,由于溶液中亚硫酸被氧气氧化为硫酸,一段时间后,通入SO2的一份中可能产生硫酸钡沉淀,故D正确;故选B。 【考点定位】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应用 【名师点晴】推断元素是解题关键,注意对元素化合物性质的掌握,X、Y、Z、W、R属于短周期主族元素.X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则X为Na;Y元素的单质常通过分离液态空气得到,Y单质为氮气或氧气,而R与Y同族,其单质有杀菌作用,则Y为O元素、R为S元素;Z元素的单质是常见的半导体材料,则Z为Si,W与Z同族,则W为C元素,据此解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两种不溶物的Ksp相差越大,不溶物就越容易转化为更难溶的不溶物

B.常温下,浓度均为0.1mol/L醋酸、盐酸、醋酸钠溶液,水电离程度的顺序为

C.常温下,将相同体积的pH=3硫酸和pH=11一元碱BOH溶液混合,所得溶液可能为中性也可能为酸性

D.物质的浓度相同的氯化铵溶液、硫酸铵溶液、碳酸氢铵溶液,pH的顺序为: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池通入O2的电极反应为O2 + 4e-+ 4H+=2H2O

B.乙池 Ag电极增重6.4g,溶液中将转移0.2mol电子

C.反应一段时间后,向乙池中加入一定量Cu(OH)2固体,能使CuSO4溶液恢复到原浓度

D.甲池中消耗280 mL(标准状况下)O2,此时丙池中理论上最多产生1.45g固体

 

查看答案

下列实验操作和数据记录都正确的是(    )

A. 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将NaOH固体放在右盘内的纸上,称得质量为10.2 g

B. 25 mL碱式滴定管量取高锰酸钾溶液,体积为16.60 mL

C. 用干燥的广泛pH试纸测稀盐酸的pH3.2

D. 10 mL量筒量取NaCl溶液,体积为9.2 mL

 

查看答案

对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解释或结论

A

SO2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SO2表现漂白性

B

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变黄

浓硝酸不稳定,生成有色物质且能溶于浓硝酸

C

向饱和Na2CO3中通入足量CO2,溶液变浑浊

析出了NaHCO3

D

室温下,向FeCl3溶液中滴加少量KI溶液,再滴加几滴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色。

Fe3+的氧化性比I2的强

 

 

查看答案

若以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 mol Na 跟足量H2O反应得到电子的数目为NA

B.常温常压下,16 g甲烷(CH4)所含电子数为NA

C.标准状况下,22.4 L 酒精所含的分子数目为NA

D.常温常压下,6 g O2和26 g O3混合气体中的原子总数为2NA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