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实验室常利用甲醛法测定(NH4)2SO4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其反应原理为:4NH...

实验室常利用甲醛法测定(NH4)2SO4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其反应原理为:4NH4 6HCHO = 3H 6H2O (CH2)6N4H [滴定时,1 mol(CH2)6N4H与1 mol H相当],然后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反应生成的酸。某兴趣小组用甲醛法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Ⅰ  称取样品1.500 g。

步骤  将样品溶解后,完全转移到250 mL容量瓶中,定容,充分摇匀。

步骤Ⅲ  移取25.00 mL样品溶液于250 mL锥形瓶中,加入10 mL 20%的中性甲醛溶液,摇匀、静置5 min后,加入1~2滴酚酞试液,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按上述操作方法再重复2次。

(1)根据步骤Ⅲ填空:

①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直接加入Na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则测得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②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水未倒尽,则滴定时用去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③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应观察           

A.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       B.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④滴定达到终点时,酚酞指示剂由          色变成        色。

(2)滴定结果如下表所示:

若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为0.1010 mol/L,则该样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结果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1)①偏高。②无影响。③B。④无;粉红(或浅红)。(2)18.75%。 【解析】 试题分析:(1)①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没有用NaOH标准溶液润洗就直接加入NaOH标准溶液,使滴定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偏小,则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体积判断,得测得样品中(CH2)6N4H+偏多,因此结果氮的质量分数偏高; ②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水未倒尽,由于溶液中含有的被程度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则滴定时用去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也不变,因此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③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应观察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故选项B正确; ④由于指示剂酚酞在酸溶液中,用已知浓度的碱滴定未知浓度的酸,因此开始溶液是无色,当滴定达到终点时,酚酞指示剂由无色变成浅红色; (2)根据实验可知第一次实验反应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21.03mL-1.02mL=20.01mL;第二次实验反应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21.99mL-2.00mL=19.99ml;第三次实验反应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20.20mL-0.20mL=20.00ml;因此反应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是V=(20.01mL+19.99ml+20.00ml)÷3=20.00mL,根据酸、碱发生中和反应时的物质的量关系是1:1可知:c×25.00mL=0.1010 mol·L-1×20.00mL,解得c=0.0808mol/L,则250mL溶液中含有(CH2)6N4H+及H+的物质的量是0.0808mol/L×0.25L=0.0202mol,则在1.500 g样品中含NH4+的物质的量是0.0202mol,其中含有N的质量是m(N)=0.0202mol×14g/mol=0.2828g,所以N元素的质量分数是(0.2828g÷1.500 g)×100%=18.85%。 【考点定位】考查混合物中元素含量的测定、酸碱中和滴定的知识。 【名师点睛】酸碱中和滴定是中学化学的一个重要的定性实验,一般是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滴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方法。要注意指示剂的选择,为了减小视觉误差,应该选择指示剂在滴定达到终点时溶液的颜色变化由浅到深。对该实验来说是用碱滴定酸,用酚酞作试剂,开始溶液无色,当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半分钟内不变色。同时要会对具体实验操作可能引起的误差进行分析。常见的有仪器的润洗问题、读数、气泡,要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得到正确的判断和计算。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5℃时,用蒸馏水稀释0.10 mol/L 的醋酸,若用KW表示水的离子积常数,则下列各式表示的数值随水量的增加而增大的是:

A.c(CH3COOH)/c(H)     B.c(CH3COO)/c(CH3COOH)

C.c(H)/Kw    D.c(H)/c(OH)

 

查看答案

如图表示溶液中c(H)和c(OH)的关系,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两条曲线间任意点均有c(H)×c(OH)=KW

B.M区域内任意点均有c(H)<c(OH)

C.图中T1<T2

D.XZ线上任意点均有pH=7

 

查看答案

根据右表提供的数据,判断在等浓度的NaClO、NaHCO3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关系正确的是:

A.c(HCO3)>c(ClO-)>c(OH)

B.c(ClO-)>c(HCO3-)>c(H)

C.c(ClO-)+c(HClO)=c(HCO3-)+c(H2CO3)

D.c(Na+)+c(H+)=c(HCO3-)+c(ClO-)+c(OH-)

 

查看答案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0.1mol·L-1Na2CO3溶液中:c(OH)=c(HCO3)+c(H)+c(H2CO3)

B.0.1mol·L-1CH3COONa溶液中:c(Na)=c(CH3COO)+c(OH)

C.CH3COONa、NaOH和Na2CO3三种溶液的pH相同,则浓度大小顺序:

c(NaOH)<c(Na2CO3)<c(CH3COONa)

D.向0.1mol·L-1CH3COOH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中性,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

c(CH3COO)>c(Na)>c(OH)=c(H)

 

查看答案

已知温度T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KW.该温度下,将浓度为a mol/L的一元酸HA与b mol/L的一元碱BOH等体积混合,可判定该溶液呈中性的依据是:

A.a = b

B.混合溶液的pH = 7

C.混合溶液中,c(H) =mol/L

D.混合溶液中,c(H) + c(B) = c(OH) + c(A)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