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几种有机物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信息1:烯烃的复分解反应机理可视为双键断裂,换位...

几种有机物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信息1:烯烃的复分解反应机理可视为双键断裂,换位连接,如:

CH2    CHR1+CH2    CHR2CH2    CH2+R1CH    CHR2

信息2:A分子的所有碳原子一定共面且有顺反异构体,B没有同分异构体。

信息3:三元醇F的分子式为C3H8O3,在核磁共振氢谱图中峰值比为4:2:1: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F的结构简式为                  ,J的名称是                

(2)反应②和⑤的反应类型是            ,反应⑧的条件是                 

(3)A的所有烯烃同分异构体(不包括A),通过烯烃复分解反应后,最多可形成           种烯烃(不包括A及其同分异构体)。

(4)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为                        

(5)有机物W的分子式比I分子多2个“CH2”,能发生水解反应、银镜反应,W的结构简式可能是:                

 

(1)或HOCH2CH(OH)CH2OH;三乙酸甘油酯 (2)取代反应;NaOH水溶液,加热(3)4 (4)CH3CH2OHCH2=CH2↑+H2O CH2=CH-CH2Cl+Br2­BrCH2CHBr-CH2Cl (5)HCOO—CH2—CH2—CH3和HCOO—CH(CH3)-CH3   【解析】 试题分析:三元醇F的分子式为C3H8O3,在核磁共振氢谱图中峰值比为4:2:1:1,则F为HOCH2CH(OH)CH2OH,由G→H→I连续发生氧化反应,可知G为醇、H为醛、I为羧酸,I与F反应生成J,应是发生酯化反应,结合J的分子式可知其不饱和度为3,应含有3个酯基,则I为CH3COOH,则G为CH3CH2OH、H为CH3CHO,J为,A、B发生信息烯烃的复分解反应得到C,则B为CH3CH=CH2,C、D、E、F中含有碳原子数目相等,A分子的所有碳原子一定共面且有顺反异构体,则A为CH3CH=CHCH3,C为CH2=CHCH3,D为CH2=CHCH2Cl,E为BrCH2CHBrCH2Cl,C→K发生加聚反应生成K为聚丙烯,(1)由上述分析可知,F的结构简式为:HOCH2CH(OH)CH2OH,J为,名称是三乙酸甘油酯,故答案为:HOCH2CH(OH)CH2OH;三乙酸甘油酯;(2)根据烯烃的复分解原理可知,反应② 属于取代反应,反应⑤ 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反应⑧ 的条件是: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3)A为CH3CH=CHCH3,同分异构体为CH2=CHCH2CH3、CH2=C(CH3)2,A的同分异构体通过烯烃复分解反应后形成的新烯烃有:CH2=CH2、CH3CH2CH=CHCH2CH3、CH3CH2CH=C(CH3)2 、(CH3)2C=C(CH3)2,共有4种; (4)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CH2═CH2↑+H2O; 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为:CH2=CH-CH2Cl+Br2→CH2BrCHBr-CH2Cl; (5)有机物W的分子式比I(CH3COOH)分子多2个“CH2”,能发生水解反应、银镜反应,为甲酸形成的酯,W的结构简式可能是:HCOO-CH2-CH2-CH3和HCOO-CH(CH3)-CH3; 考点:有机物的综合推断。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化合物AX3和单质X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化合物AX5。回答下列问题:

(1) 已知AX3的熔点和沸点分别为-93.6 ℃和76 ℃,AX5的熔点为167 ℃。室温时AX3与气体X2反应生成1 mol AX5,放出热量123.8 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2) 反应AX3(g)+X2(g) ===AX5(g)在容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起始时AX3和X2均为0.2 mol。反应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反应体系总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列式计算实验a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的反应速率v(AX5)=__________。

图中3组实验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的反应速率v(AX5)由大到小的次序为              (填实验序号)与实验a相比,实验b改变的实验条件及判断依据是                 

用p0表示开始时总压强,p表示平衡时总压强,α表示AX3的平衡转化率,则α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实验a和c的平衡转化率:αa为________,αc为________。

 

查看答案

(1)一定条件下,向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H3OH(g)和3 mol H2O(g),CH3OH(g) + H2O(g)CO2(g) + 3H2(g)   H(298K)=+ 49.4 kJ/mol实验测得:达到平衡状态时,吸收热量19.76 kJ。则

①达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压强是反应前的           倍。

该条件下反应达平衡状态的依据是(填序号)             

A.v(CH3OH)=v(CO2)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C.c(CH3OH)=c(H2O)     D.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

(2)在25 ℃、101 kPa下,1 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Q kJ。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于H2O2分解反应,Cu2+也有一定的催化作用。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①定性分析:如图甲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定性比较得出结论。有同学提出将FeCl3改为Fe2(SO4)3更为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

②定量分析:用图乙所示装置做对照实验,实验时均以生成40 mL气体为准,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将等物质的量的A、B混合于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 B(g) xC(g) 2D(g),经5 min后,测得D的浓度为0.5 mol/L,c(A)∶c(B)=3∶5,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 mol/(L·min)求:

(1)此时A的浓度c(A)=________mol/L,反应开始前容器中的A、B的物质的量:n(A)=n(B)=________mol

(2)B的平均反应速率v(B)=________mol/(L·min)

(3)x的值为________。

 

查看答案

20℃时,将10mL 0.1mol/L Na2S2O3溶液和10mL 0.1mol/L的H2SO4溶液混合,2min后溶液中明显出现浑浊。已知温度每升高10℃,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到原来的2倍,那么50℃时,同样的反应要明显地出现浑浊,所需的时间是(   

A.40s          B.15s          C.20s         D.48s

 

查看答案

恒温恒容,可逆反应:2NO22NO+O2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的同时生成2nmol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的同时生成2nmolNO

③用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⑤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