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汽油挥发 B.燃放烟花 C.活性炭吸附冰箱内异味 ...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汽油挥发   B.燃放烟花   C.活性炭吸附冰箱内异味   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B 【解析】 试题分析:A.汽油挥发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A项不选;B.燃放烟花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项选;C.活性炭吸附冰箱内异味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项不选;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项不选;答案选B。 【考点定位】考查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断。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一种以黄铜矿和硫磺为原料制取铜和其他产物的新工艺,原料的综合利用率较高,其主要流程如下:

注:反应II的离子方程式为Cu2+ +CuS+4Cl- ═2[CuCl2]-+S↓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I的产物为                    (填化学式)。

(2)反应Ⅲ的离子方程式为                     

(3)一定温度下,在反应Ⅲ所得的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可以析出硫酸铜晶体,其可能的原因是            

(4)工业上可以用NaOH溶液或氨水吸收过量的SO2,分别生成NaHSO3、NH4HSO3,其水溶液均成酸性,相同条件下,同浓度的两种水溶液c(SO32-)较小的是                       

(5)某硫酸厂为测定反应Ⅳ所得气体中SO2的体积分数,取280m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气体样品与足量Fe2(SO4)3 溶液完全反应后,用浓度为0.02000mol·L-1的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K2Cr2O7溶液25.00Ml。 已知:Cr2O72- +Fe2+ +H+→Cr3+ +Fe3+ +H2O(未配平)反应IV所得气体中SO2的体积分数为                   

 

查看答案

有机物G是合成某种耐热聚合物的单体,其合成方法如下:

已知:R1COOR2+R3OHRCOOR3+R2OH

(1)根据系统命名法,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

(2)上述流程中的取代反应除②、③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3)化合物E的核磁共振氢谱图中共有多个吸收峰,各峰的锋面积比为________。

(4)按下图合成路线可得到F的同分异构体H,则可鉴别H和F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

(5)C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6)J与C互为同分异构体,其具有如下性质。符合要求的有机物有__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能与NaOH溶液反应,且1mol J完全反应消耗4molNaOH;

能发生银镜反应,且1mol J与足量的银氨溶液反应生成4molAg;

分子中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

 

查看答案

过硫酸钾()具有强氧化性(常被还原为硫酸钾),80℃以上易发生分解。实验室模拟工业合成过硫酸钾的流程如下:

(1)硫酸铵和硫酸配制成电解液,以铂作电极进行电解,生成过硫酸铵溶液。写出电解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相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在实验室中提纯过硫酸钾粗产品的实验具体操作依次为:将过硫酸钾粗产品溶于适量水中,___________,干燥。

(3)样品中过硫酸钾的含量可用碘量法进行测定。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称取过硫酸钾样品0.3000g于碘量瓶中,加入30 mL水溶解。

步骤2:向溶液中加入4.000g KI固体(略过量),摇匀,在暗处放置30 min。

步骤3:在碘量瓶中加入适量醋酸溶液酸化,以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用0.1000mol·L-1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共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21.00mL。

(已知反应:I2+2S2O32-=2I+S4O62-)

①若步骤2中未将碘量瓶“在暗处放置30 min”,立即进行步骤3,则测定的结果可能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无影响”);上述步骤3中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

②根据上述步骤可计算出该样品中过硫酸钾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③为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你认为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0.40mol过硫酸钾与0.20mol硫酸配制成1 L溶液,在80℃条件下加热并在t时刻向溶液中滴加入少量FeCl3溶液,测定溶液中各成分的浓度如图所示(H+浓度未画出)。图中物质X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低碳循环”引起各国的高度重视,而如何降低大气中CO2的含量及有效地开发利用CO2,引起了全世界的普遍重视,所以“低碳经济”正成为科学家研究的主要课题

(1)用电弧法合成的储氢纳米碳管常伴有大量的碳纳米颗粒(杂质),这种颗粒可用如下氧化法提纯,请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C+______ KMnO4+______H2SO4→______CO2↑+______MnSO4+______K2SO4+______H2O

(2)将不同量的CO(g)和H2O(g)分别通入到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CO(g)+H2O(g)CO2(g)+H2(g),得到如下三组数据:

实验组

温度℃

起始量/mol

平衡量/mol

达到平衡所需时间/min

CO

H2O

H2

CO

1

650

4

2

1.6

2.4

6

2

900

2

1

0.4

1.6

3

3

900

a

b

c

d

t

①实验1条件下平衡常数K=_________(取小数二位,下同)。

②实验3中,若平衡时,CO的转化率大于水蒸气,则 的值_________(填具体值或取值范围)。

③实验4,若900℃时,在此容器中加入10molCO,5molH2O,2molCO2,5molH2,则此时V________V (填“<”,“>”,“=”)

(3)已知在常温常压下:

①2CH3OH(l)+3O2(g)=2CO2(g)+4H2O(g)  △H=-1275.6kJ/mol

②2CO(g)+O2(g)=2CO2(g)  △H=-566.0kJ/mol

③H2O(g)=H2O(l) △H=-44.0kJ/mol

写出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4)CO2在自然界循环时可与CaCO3反应,CaCO3是一种难溶物质,其Ksp=2.8×10-9。CaCl2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可形成CaCO3沉淀,现将等体积的CaCl2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若Na2CO3溶液的浓度为2×10-4mol/L,则生成沉淀所需CaCl2溶液的最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短周期元素WXYZM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W的一种核素的中子数为0X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2倍,ZM同主族,Z2-电子层结构与氖相同。

(1)M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___周期_________族。

(2)化合物pWXYM四种元素组成,已知向p溶液中加入FeCl3溶液,溶液变血红色;向p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可放出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p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3)XYZ三种元素可组成可组成摩尔质量为84g·mol-1q,且q分子中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之比为1:1:1。已知q分子中个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且分子中不含双键,但含极性键和非极性键,q分子的结构式为_________

(4)(XY)2的性质与Cl2相似,(XY)2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5)常温下,1molZ3能与Y的最简单氢化物反应,生成一种常见的盐和1molZ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