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常温下向10mL0.1mol/L的HR溶液中逐渐滴入0.1mol/L的NH3·H...

常温下向10mL0.1mol/L的HR溶液中逐渐滴入0.1mol/L的NH3·H2O溶液, 所得溶液pH及导电性变化如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a~b点导电能力增强,说明HR为弱酸

B.b点溶液pH=7,说明NH4R没有水解

C.c点溶液存在c(NH4+)>c(R-)、c(OH-)>c(H+)

D.b~c任意点溶液均有c(H+)×c(OH-)=Kw=1.0×10-14

 

B 【解析】 试题分析:常温下,向10 mL o.1 mol/L的HR溶液中逐滴滴人0.l mol/L的NH3·H2O溶液,A项a~b点导电能力增强,发生反应为HR+NH3·H2O=NH4R+ H2O,溶液导电能力增强则说明溶液中电荷浓度增大,故原溶液中电荷浓度少,即单位体积内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少,则HR为弱电解质,故A项正确;B项b点导电能力最强,则b点位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溶液溶质为NH4R ,NH4+、R—对应的碱、酸均为弱电解质,故两者都会水解,pH =7则说明两者水解程度相同,故B项错误;C项c点溶液为NH4R、NH3·H2O1:1的混合液,且溶液pH>7,故存在c(OH-)>c(H+),则为NH3·H2O的电离程度大于NH4+的水解程度,故c( NH4+)>c( R-),C项正确;D项中整个体系中均为水溶液体系,故常温下,任意点均存在c(H+)×c(OH-)= Kw =l. 0×l0-14,故D项正确;本题选B。 考点:弱电解质电离、水解及图像问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已知:SO32-+I2+H2O→SO42-+2I-+2H+。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a+、NH4+、Fe2+、K+、I-、SO32- 、SO42-,且所有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向该无色溶液中滴加少量溴水,溶液仍呈无色。下列关于该溶液的判断正确的是

A.肯定不含I-       B.可能含有SO42-    C.肯定含有SO32-          D.肯定含有NH4+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C8H10含苯环的烃同分异构体共有3种

B.丙烯酸(CH2COOH)和山梨酸(CH3CH=CHCH=CHCOOH)是同系物

C.油脂在一定条件下水解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称为皂化反应

D.青蒿素是抗疟疾特效药,其结构如图所示有酯基、过氧键和醚键,不溶于水,易溶于氯仿、丙酮等,可以用乙醚从植物中提取,能够发生水解反应,具有强氧化性

 

查看答案

该同学用如下装置进行实验,分析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实验时,从断开K开始,每间隔1分钟,交替断开或闭合K,并连续计数每1分钟内从a管流出的水滴数,得到的水滴数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实验Ⅰ(断开K)1分钟水滴数

34

59

86

117

102

实验Ⅱ(闭合K))1分钟水滴数

58

81

112

139

78

A.实验Ⅰ中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热能

B.实验Ⅱ中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电能

C.反应前期水滴数58>34、81>59,主要原因是实验Ⅱ中形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

D.反应后期水滴数102>78,主要原因是实验Ⅰ溶液温度高于实验Ⅱ

 

查看答案

今有甲、乙、丙、丁、戊5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它们能按图方式进行转化:

其推断正确的是

选项

A

NH3

O2

NO

H2O

NO2

B

Mg

CO2

C

MgO

CO

C

C

H2O

CO

H2

C2H5OH

D

FeBr2

Cl2

FeCl2

Br2

FeCl3

 

 

查看答案

下列实验的反应原理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正确的是

A.室温下,测得氯化铵溶液pH<7,证明一水合氨的是弱碱:NH4++2H2O=NH3·H2O+H3O+

B.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镁粉中的杂质铝:2Al+2OH-+2H2O=2AlO2-+3H2

C.用碳酸氢钠溶液检验水杨酸中的羧基:

D.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草酸:2MnO4-+16H++5C2O42-=2Mn2++10CO2↑+8H2O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