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下列烷烃中,既能由烯烃加氢得到也能由炔烃加氢得到的是( ) A.2—甲基丙烷 B...

下列烷烃中,既能由烯烃加氢得到也能由炔烃加氢得到的是(    )

A2—甲基丙烷    B23—二甲基丁烷    C22—二甲基丙烷    D.正丁烷

 

D 【解析】 试题分析:A、2-甲基丙烷,2号碳上只含有1个H原子,只能由烯烃加成得到,故A错误;B、2,3-甲基丁烷,在3和4号碳上均含有2个和3个H原子,可以由烯烃和炔烃加成得到,故B错误;C、2,2-二甲基丙烷,2号碳上无H原则,既不能由烯烃加成也不能由炔烃加成,故C错误;D、正丁烷可以由烯烃和炔烃加成,故D正确;故选D。 【考点定位】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侧重于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常见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的考查。能由烯烃加氢得到也能由炔烃加氢得到的,相邻的2个碳上至少应含有2个H。注意掌握同分异构体的概念及书写方法,试题培养了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盆烯是近年合成的一种有机物,它的分子结构可简化表示为(其中CH原子已略去),下列关于盆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盆烯是苯的一种同分异构体

B.盆烯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C.盆烯是乙烯的一种同系物

D.盆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加成反应

 

查看答案

综合利用CO2、CO对构建低碳社会有重要意义。

Li2O、Na2O、MgO均能吸收CO2。如果寻找吸收CO2的其他物质,下列建议合理的是_______。

a.可在碱性氧化物中寻找

b.可在A、A族元素形成的氧化物中寻找

c.可在具有强氧化性的物质中寻找

Li4SiO4可用于吸收、释放CO2,原理是:在500,CO2与Li4SiO4接触后生成Li2CO3;平衡后加热至700,反应逆向进行,放出CO2,Li4SiO4再生。写出CO2与Li4Si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为_______(填“吸”或者“放”)热反应,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CO与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如下反应:CO(g)+2H2(g)CH3OH(g)。对此反应进行如下研究:某温度下在某2 L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1.2 mol CO和  1 mol H2,达到平衡测得有0.4 mol CH3OH(g),则该反应平衡常数值为_____________。

在200并用钴做催化剂的条件下,CO与H2可合成C5H12(汽油的一种成分),可减少碳排放。反应中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甲乙两同学分别对含+4价硫元素的物质性质进行了探究。

(1)甲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气密性已检验,加热和夹持装置已略去)。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C、D中都出现明显的白色沉淀,经检验均为BaSO4

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为探究SO2在D中所发生的反应,甲进一步实验发现,出现白色沉淀的过程中,D溶液中NO3-浓度几乎不变。      甲据此得出结论:D中出现白色沉淀的主要原因是       

(2)乙用如下实验对含+4价硫元素的物质性质继续进行探究。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1

取0.3 g 纯净Na2SO3固体,向其中加入10 mL 2 mol·L-1 盐酸,再滴入4滴BaCl2溶液

产生无色气泡;滴入BaCl2溶液后,开始无现象,4 min后,溶液变浑浊

2

取0.3 g 纯净Na2SO3固体,向其中加入10 mL 2 mol·L-1 HNO3,再滴入4滴BaCl2溶液

产生无色气泡;滴入BaCl2溶液后,开始无现象,2 h后,溶液变浑浊

3

取0.3 g 纯净Na2SO3固体,向其中加入10 mL 浓HNO3,再滴入4滴BaCl2溶液

产生红棕色气体;滴入BaCl2溶液后,溶液立即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结合化学用语解释实验1中产生现象的原因:                              

由实验1、2、3对比,可以得到推论:                

乙通过查阅资料发现,Na+对实验1和2中出现浑浊的时间无影响,于是进一步探究Cl-和NO3-对其的影响: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4

            固体混合物,向其中加入10 mL 2 mol·L-1 HNO3,再滴入4滴BaCl2溶液

产生无色气泡;滴入BaCl2溶液后,开始无现象,20 min后,溶液变浑浊

i实验2和4对比,乙获得推论:Cl-的存在可以加快溶液中+4价硫元素的氧化;

ii实验1和4对比,乙获得推论:               

通过以上实验,乙同学认为,确定某溶液中含有SO42-的实验方案:取待测液,向其中先滴加        (填字母序号)。

a2 mol·L-1盐酸,再滴加BaCl2溶液,一段时间后出现白色沉淀

b2 mol·L-1盐酸,再滴加BaCl2溶液,立即出现白色沉淀

c2 mol·L-1硝酸,再滴加BaCl2溶液,一段时间后出现白色沉淀

d2 mol·L-1硝酸,再滴加BaCl2溶液,立即出现白色沉淀

 

查看答案

氮氧化物(NOx)种类很多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是NONO2研究它们的综合利用有重要意义。

(1)NO可通过氧化-还原法转化为N2转化关系如下: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反应的还原剂是_______。

(2)NO还可与C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得到无污染的气。NO与C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3)NO也直接用活性铁粉转化为N2

已知:N2(g)+O2(g)=2NO(g)   H1

4Fe(s)+3O2(g)=2Fe2O3(s)   H2

则6NO(g)+4Fe(s)=2Fe2O3(s)+3N2(g)   H =___________(用“H1”、“H2”表示)

(4)NO2可电解制备绿色硝化试剂N2O5。下图是其原理示意图。

阳极电解液中的N2O4由NO2降温转化得到,降温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阳极区生成N2O5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

阴极区得到一种可循环利用的物质,其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氰化钠(NaCN)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常用于化学合成、冶金工业等。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标志中,应贴在装有氰化钠容器上的是            

(2)写出NaCN的电子式                

(3)可用纯碱、焦炭、氨气反应制取NaCN,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4)现代采金技术先以NaCN溶液在自然环境中浸取粉碎的含金(Au)矿石,得到Na[Au(CN)2](二氰合金酸钠)溶液,再用锌还原Na[ Au(CN)2]生成金。“浸取”反应的氧化剂是           ,消耗的锌与生成的金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5)工业利用NaCN制备蓝色染料的流程如下:

通入Cl2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_,该蓝色染料的化学式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