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解析】试题分析:A.用弹簧夹夹住右边导管,上下移动,若装置不漏气,两边液面应形成一定的高度差,而图示两端液面相平,说明装置漏气,符合题意,故A正确;B.用弹簧夹夹住右边导管,向长颈漏斗中倒水,液面高度不变,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不漏气,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C.用弹簧夹夹住右边导管,双手捂住烧瓶,烧瓶内气体受热膨胀,使集气瓶中气体压强增大,在玻璃管中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不漏气,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D.用手握住试管,试管内气体受热膨胀,在烧杯内有气泡产生,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不漏气,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故选A。 【考点定位】考查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检查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装置气密性的检查,装置气密性检验原理都是依据密闭装置中气体存在压强差,形成水柱或气泡的现象进行判断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常见方法有:①利用压强差形成水柱;②利用气体的热胀冷缩形成压强差,形成气泡。该题易错点是D选项的判别。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Cu2+、SO42-、Na+、C1-       BCa2+、Na+、NO3-、CO32-

CMnO4-、Fe2+、Na+、SO42-      DBa2+、NO3-、K+、OH-

 

查看答案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L 1 mol L—1硫酸溶液中所含的氧原子数为4NA

B.标准状况下,11.2 L CC14中所含的原子数为2.5NA

C.2.7 g A1与足量氧气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D.常温常压下,14 g由N2与CO组成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的原子数为2NA

 

查看答案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是从安全因素考虑的是

A. 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玻璃棒缓慢注入盛水的烧杯中

B. 未使用完的白磷要收集起来,并重新放入水中

C. 滴加液体时,滴管应垂悬在容器上方,不能触及容器内壁

D. 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要先通一段时间氢气,再加热氧化铜

 

查看答案

下列逻辑关系图中正确的是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实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电子的转移                   B.有氧元素参加

C.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D.有氧化剂和还原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