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草酸晶体的组成可用H2C2O4·xH2O表示,为了测定x值,进行如下实验:称取W...

草酸晶体的组成可用H2C2O4·xH2O表示,为了测定x值,进行如下实验:称取Wg草酸晶体,配成100mL水溶液。量取25.00mL所配制的草酸溶液置于锥形瓶内,加入适量稀H2SO4后,用浓度为amol·L-1的KMnO4溶液滴定,所发生的反应为:KMnO4+H2C2O4+H2SO4 -K2SO4+CO2↑+MnSO4+H2O(未配平)

试回答:

(1)实验中,KMnO4溶液应装在___________式滴定管中。

(2)滴定过程中需要加入的指示剂为___________(填指示剂的名称或“不需要”),确定反应达到滴定终点时的现象是                         

(3)图I表示100mL量筒中液面的位置,A与B,B与C,刻度间均相差10mL,如果刻度A为30,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是________mL。图II表示25mL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D与E刻度间也相差10mL,如果D处的读数是5,则滴定管中液体的读数是________mL。

(4)以下操作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原因可能是            。(用符号填写)

A.滴定前滴定管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B.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的刻度,其它操作均正确

C.盛装未知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未用待测液润洗

D.滴定到终点读数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处悬挂一滴溶液

E.未用标准液润洗碱式滴定管

(5)在滴定过程中若用a mol·L-1的KMnO4溶液V mL,则所配制的草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mol·L-1,由此可计算x的值是           

 

(1)酸 ; (2)不需要;溶液由无色变红色(紫红色),且半分钟不褪色。 (3)22.0 , 5.60 (4)ADE (5)av/10 ; (50w/9av)-5 【解析】 试题分析: (1)高锰酸钾溶液有强氧化性,应盛装在酸式滴定管中;(2)KMnO4溶液呈紫色,草酸反应完毕,滴入最后一滴KMnO4溶液,紫色不褪去,说明滴定到终点,不需要外加指示剂;由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显紫红色,所以终点时的现象是溶液由无色变为紫红色,且半分钟不褪色。 (3)由于量筒自上而下刻度是逐渐减小的,且量筒的精确度为0.1mL,所以根据液面的位置可知,此时的读数是22.0mL;滴定管的刻度自上而下是逐渐增大的,且滴定管的精确度为0.01mL,所以根据液面的位置可知,此时的读数是5.60mL; (4)A.滴定前滴定管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导致标准液体积偏大,则造成测定结果偏高;B.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的刻度,其它操作均正确,导致标准液体积偏小,则造成测定结果偏低;C.盛装未知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未用待测液润洗,对实验不影响;D.滴定到终点读数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处悬挂一滴溶液,导致标准液体积偏大,则造成测定结果偏高;E.未用标准液润洗碱式滴定管,相当于稀释标准液,所以消耗标准液的体积增加,测定结果偏高。故选ADE。 (5)根据反应的方程式可知,2KMnO4~5H2C2O4,则有草酸的浓度=(aV×10-3××)÷0.1=0.1aV mol/L。 Wg草酸的物质的量=aV×10-3××=0.01aVmol,则H2C2O4·xH2O的摩尔质量为Wg÷0.01aVmol= g/mol。则有90+18x=。可计算x的值是-5。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滴定与误差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氯化铁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其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                。现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碳酸钙粉末,发现碳酸钙逐渐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同时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其原因是                   

2)水玻璃在工业上可作粘合剂,它与NH4Cl溶液接触时,会很快凝结,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为                     

(3)下列各物质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均0.1mol/L:①HCl  ②NaOH ③Na2CO3  ④CH3COONa  ⑤NH4Cl  ⑥H2SO4  ⑦KCl ⑧CH3COOH 它们 pH 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为                 

(4)常温下,pH=5的盐酸和pH=9的氢氧化钠溶液以体积比11∶9混合,则混合液的pH=        

 

查看答案

控制适合的条件将反应2Fe3++2I-2Fe2++I2设计成如图所示的原电池。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反应开始时,乙中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反应开始时,甲中石墨电极上Fe3+被还原

C.电流计读数为零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电流计读数为零后,在甲中溶入FeCl2固体,乙中石墨电极为负极

 

查看答案

一定条件下,容积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2 mol N2、3 mol H2进行反应N2(g)+3H2(g) 2NH3(g),20 min后,N2的物质的量为1.9 mol,1 h后测得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且为反应开始时压强的0.8倍,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当容器内压强不改变时,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B.增加H2浓度或降低温度,平衡将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且反应速率均加快

C.前20 min用NH3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1 mol·L-1·min-1

D.1 h后反应进行完全,容器中的N2浓度为0.55 mol·L-1

 

查看答案

在某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g) + B(g)xC(g)符合图中(Ⅰ)所示关系:(C)表示C气体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由此判断,对图像 (Ⅱ) 说法不正确的是:

A.p3>p4,Y轴表示A的转化率

B.p3>p4,Y轴表示B的质量分数

C.p3>p4,Y轴表示B的转化率

D.p3>p4,Y轴表示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查看答案

25 ℃时,用浓度为0.1000 mol·L-1的NaOH溶液滴定25.00 mL浓度均为0.1000 mol·L-1的三种酸HX、HY、HZ,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相同温度下,同浓度的三种酸溶液的导电能力顺序:HZ<HY<HX

B.根据滴定曲线,可得Ka(HY)=1×10-5

C.将上述HX、HY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用NaOH溶液滴定至HX恰好完全反应时:

c(X)>c(Y)>c(OH)>c(H)

D.HY与HZ混合,达到平衡时c(H)=+c(Z)+c(OH)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