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1)氯化铁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其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 。现向氯化铁溶液中...

1)氯化铁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其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                。现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碳酸钙粉末,发现碳酸钙逐渐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同时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其原因是                   

2)水玻璃在工业上可作粘合剂,它与NH4Cl溶液接触时,会很快凝结,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为                     

(3)下列各物质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均0.1mol/L:①HCl  ②NaOH ③Na2CO3  ④CH3COONa  ⑤NH4Cl  ⑥H2SO4  ⑦KCl ⑧CH3COOH 它们 pH 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为                 

(4)常温下,pH=5的盐酸和pH=9的氢氧化钠溶液以体积比11∶9混合,则混合液的pH=        

 

(1)Fe3+ + 3H2OFe(OH)3 + 3H+ ;c(Cl﹣)>c(Fe3+)>c(H+)>c(OH﹣); CaCO3 + 2H+ = Ca2+ + H2O +CO2 ↑; 碳酸钙消耗H+,促进氯化铁的水解,使水解产物 Fe(OH)3大量生成,形成红褐色沉淀。 (2)SiO32-+2NH4+ =2NH3 +H2SiO3 ↓ (3)⑥①⑧⑤⑦④③② (4)6 【解析】 试题分析:(1)氯化铁溶液中Fe3+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H2O3H++Fe(OH)3;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碳酸钙粉末,发现碳酸钙逐渐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是由于Fe3+水解造成的酸性与碳酸钙反应的结果,即2H++CaCO3=Ca2++CO2↑+H2O;碳酸钙消耗了H+,使Fe3+水解平衡向右不断移动,造成Fe(OH)3不断增加,至出现红褐色沉淀。 (2)氯化铵溶液中铵根离子水解显酸性,水玻璃与其溶液中氢离子结合生成硅酸胶体而凝结,水玻璃与NH4Cl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硅酸、氨气,离子反应为SiO32—+ 2NH4+ = 2NH3+ H2SiO3 ↓; (3)酸性溶液:①HCl为一元强酸;⑤NH4Cl溶液中,铵根离子水解,溶液显示酸性;⑥H2SO4为二元强酸;⑧CH3COOH为一元弱酸;溶液的pH:⑥<①<⑧<⑤。碱性溶液:②NaOH为一元强碱;③Na2CO3为强碱弱酸盐,溶液显示碱性;④CH3COONa为强碱弱酸盐,溶液显示碱性,由于酸性醋酸大于碳酸,则醋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小于碳酸根离子,则醋酸钠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小于碳酸钠,溶液的pH:④<③<②。⑦KCl是强酸强碱盐,其溶液呈中性;通过以上分析知,这几种溶液的pH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⑥①⑧⑤⑦④③②。 (4)pH=5的盐酸中c(H+)=10-5mol/L,pH=9的氢氧化钠中c(OH-)=mol/L=10-5mol/L,二者以体积比11:9混合,则盐酸过量,溶液呈酸性,混合溶液中c(H+)=mol/L=10-6mol/L,则溶液的pH=6。 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计算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控制适合的条件将反应2Fe3++2I-2Fe2++I2设计成如图所示的原电池。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反应开始时,乙中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反应开始时,甲中石墨电极上Fe3+被还原

C.电流计读数为零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电流计读数为零后,在甲中溶入FeCl2固体,乙中石墨电极为负极

 

查看答案

一定条件下,容积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2 mol N2、3 mol H2进行反应N2(g)+3H2(g) 2NH3(g),20 min后,N2的物质的量为1.9 mol,1 h后测得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且为反应开始时压强的0.8倍,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当容器内压强不改变时,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B.增加H2浓度或降低温度,平衡将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且反应速率均加快

C.前20 min用NH3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1 mol·L-1·min-1

D.1 h后反应进行完全,容器中的N2浓度为0.55 mol·L-1

 

查看答案

在某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g) + B(g)xC(g)符合图中(Ⅰ)所示关系:(C)表示C气体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由此判断,对图像 (Ⅱ) 说法不正确的是:

A.p3>p4,Y轴表示A的转化率

B.p3>p4,Y轴表示B的质量分数

C.p3>p4,Y轴表示B的转化率

D.p3>p4,Y轴表示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查看答案

25 ℃时,用浓度为0.1000 mol·L-1的NaOH溶液滴定25.00 mL浓度均为0.1000 mol·L-1的三种酸HX、HY、HZ,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相同温度下,同浓度的三种酸溶液的导电能力顺序:HZ<HY<HX

B.根据滴定曲线,可得Ka(HY)=1×10-5

C.将上述HX、HY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用NaOH溶液滴定至HX恰好完全反应时:

c(X)>c(Y)>c(OH)>c(H)

D.HY与HZ混合,达到平衡时c(H)=+c(Z)+c(OH)

 

查看答案

碱性电池具有容量大、放电电流大的特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锌—锰碱性电池以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液,电流总反应式为:Zns + 2MnO2s + H2Ol = ZnOH2s + Mn2O3s,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池工作时,锌失去电子

B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MnO2s+H2Ol+2e=Mn2O3s+2OHaq

C电池工作时,电子由正极通过外电路流向负极

D外电路中每通过02 mol电子,锌的质量理论上减小65 g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