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温度下,下列叙述是可逆反应A(g)+2B(g)2C(g)在定容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的标志的是:
①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
②单位时间内消耗amol A,同时生成2amolC;
③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④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
⑤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变化;
⑥用A、B、C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为1:3:2;
⑦A、B、C的分子数目比为1:3:2;
⑧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A.②⑤ B.①③④⑤ C.②⑥⑦⑧ D.⑤⑥⑧
反应3Fe(s)+4H2O(g)Fe3O4(s)+4H2(g)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①增加铁的量
②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③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 使体系压强增大
④保持体积不变,充入水蒸汽使体系压强增大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将6molA气体和3mol B气体在2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 B(g)2C(g)。若经2 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L,现有下列几种说法: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 mol·L-1·s-1 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
.3 mol·L-1·s-1③2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 mol/L④2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⑤2s时物质A的物质的量分数为57.1%,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④ B.①⑤ C.②③ D.③④
10mL浓度为0.5mol·L-1的盐酸跟过量的镁片反应,为加快反应速率,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A.再加入10mL浓度为0.5mol·L-1的盐酸 B.加入几滴CuSO4溶液
C.加入少量NaNO3溶液 D.加入少量CH3COONa溶液
电解CO(NH2)2(尿素)的碱性溶液制氢气的装置如图所示(电解池中隔膜仅阻止气体通过,a、b极均为惰性电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解时,a极发生氧化反应
B.溶液中OH-逐渐向a极移动
C.电解时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O(NH2)2+8OH--6e-═CO32-+N2↑+6H2O
D.若在a极产生标况下224mL N2,则消耗尿素2g
利用右图装置,完成很多电化学实验。下列有关此装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若X为锌棒,Y为NaCl溶液,开关K置于M处,可减缓铁的腐蚀,这种方法称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B.若X为碳棒,Y为NaCl溶液,开关K置于N处,可减缓铁的腐蚀,溶液中的阳离子向铁电极移动
C.若X为铜棒,Y为硫酸铜溶液,开关K置于M处,铜棒质量将增加,此时外电路中的电子向铜电极移动
D.若X为铜棒,Y为硫酸铜溶液,开关K置于N处,铁棒质量将增加,溶液中铜离子浓度将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