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mL浓度为0.5mol·L-1的盐酸跟过量的镁片反应,为加快反应速率,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A.再加入10mL浓度为0.5mol·L-1的盐酸 B.加入几滴CuSO4溶液
C.加入少量NaNO3溶液 D.加入少量CH3COONa溶液
电解CO(NH2)2(尿素)的碱性溶液制氢气的装置如图所示(电解池中隔膜仅阻止气体通过,a、b极均为惰性电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解时,a极发生氧化反应
B.溶液中OH-逐渐向a极移动
C.电解时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O(NH2)2+8OH--6e-═CO32-+N2↑+6H2O
D.若在a极产生标况下224mL N2,则消耗尿素2g
利用右图装置,完成很多电化学实验。下列有关此装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若X为锌棒,Y为NaCl溶液,开关K置于M处,可减缓铁的腐蚀,这种方法称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B.若X为碳棒,Y为NaCl溶液,开关K置于N处,可减缓铁的腐蚀,溶液中的阳离子向铁电极移动
C.若X为铜棒,Y为硫酸铜溶液,开关K置于M处,铜棒质量将增加,此时外电路中的电子向铜电极移动
D.若X为铜棒,Y为硫酸铜溶液,开关K置于N处,铁棒质量将增加,溶液中铜离子浓度将减小
下列描述中,不符合生产实际的是
A.利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可以将水下的钢闸门与电源正极相连
B.电解法精炼粗铜,用纯铜作阴极
C.为保护地下管道中的金属铁,可将其接在外接电源的负极上
D.在镀件上电镀锌,用锌作阳极
500 mL K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c(NO3-)=3mol/L,用石墨作电极电解此溶液,当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11.2 L气体(标准状况),假定电解后溶液体积仍为500 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电解过程中共转移1 mol电子 B.原混合溶液中c (K+)为1mol/L
C.电解得到的Cu的物质的量为0.25mol D.电解后溶液中c(H+)为1mol/L
2004年美国圣路易斯大学研制了一种新型的乙醇电池,它用磺酸类质子溶剂,在200℃左右时供电,乙醇电池比甲醇电池效率高出32倍且更安全。电池总反应为:C2H5OH +3O2=2CO2 +3H2O,电池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极为电池的负极
B.电池工作时电子在内电路中由a极经溶液到b极
C.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为:C2H5OH+3H2O-12e-=2CO2+12H+
D.电池工作时,1mol乙醇被氧化时有6mol电子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