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Ⅰ. 实验室用 50 mL 0.50 mol·L-1 盐酸、50 mL 0.55...

Ⅰ. 实验室用 50 mL 0.50 mol·L-1 盐酸、50 mL 0.55 mol·L-1 NaOH 溶液和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测定中和热的实验,得到表中的数据:

试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时用环形玻璃棒搅拌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不能用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棒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数据处理,t2—t1=3.4 ℃。则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 ΔH=___________[盐酸和NaOH溶液的密度按1g·cm-3 计算,反应后混合溶液的比热容(c)按4.18 J·(g· ℃)-1 计算]。

(3)若将 NaOH 溶液改为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氨水,测得中和热为ΔH1,则 ΔH1 与ΔH的关系为:ΔH1________ΔH( ”)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某学生用 0.1 mol·L-1 KOH 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其操作分解为如下几步:

A.移取20 mL 待测盐酸注入洁净的锥形瓶,并加入 2~3 滴酚酞

B.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 2~3

C.把盛有标准溶液的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滴定管尖嘴使之充满溶液

D.取标准 KOH 溶液注入碱式滴定管至“0”刻度以上 1~2 cm

E.调节液面至“0”或“0”以下某一刻度,记下读数

F.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的下面,用标准 KOH 溶液滴定至终点并记下滴定管液面的刻度就此实验完成填空:

(1)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序号字母填写)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A步骤操作之前,先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则对滴定结果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称取一定量的 KOH 固体(含少量 NaOH)配制标准溶液并用来滴定上述盐酸,则对滴定结果产生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Ⅰ(1)上下搅动(或轻轻搅动)(1分)Cu传热快,防止热量损失(1分) (2)-56.8 kJ·mol-1(2分) (3)>(1分) NH3·H2O 属于弱电解质,电离吸热(1分) Ⅱ.(1)B、D、C、E、A、F (2)使测得的未知溶液浓度偏大 (3)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在半分钟内不褪色 (4)使测得的未知溶液浓度偏小,原因是同质量的NaOH中和的盐酸比KOH中和的盐酸多(每空2分) 【解析】 试题分析:Ⅰ.(1)实验时用环形玻璃棒搅拌溶液的方法是上下搅动(或轻轻搅动);由于Cu传热快,所以防止热量损失不能用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棒。 (2)反应中生成水的物质的量是0.05L×0.5mol/L=0.025mol,放出的热量Q=100g×4.18 J·(g· ℃)-1×3.4 ℃=1421.2J,则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 ΔH=-(1.4212kJ÷0.025mol)=-56.8 kJ·mol-1。 (3)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电离吸热,所以若将 NaOH 溶液改为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氨水,导致放出的热量减少,则 ΔH1 >ΔH; Ⅱ.(1)操作的步骤是选择滴定管,然后洗涤、装液、使尖嘴充满溶液、固定在滴定台上,然后调节液面记下读数.再取待测液于锥形瓶,然后加入指示剂进行滴定,所以顺序为:B、D、C、E、A、F; (2)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如果再用待测液润洗,会使锥形瓶内溶质的物质的量增大,会造成V(碱)偏大,根据c(酸)=c(碱)×V(碱)/V(酸),会造成结果偏高; (3)本实验是用NaOH滴定盐酸溶液,用酚酞作指示剂,所以终点时,现象是当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在半分钟内不褪色; (4)如所用KOH含有少量NaOH,则会使结果偏小,因为同质量的NaOH比KOH中和能力强,所需溶液的体积少,所以偏小。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中和热测定、酸碱中和滴定的操作步骤和误差的分析 【名师点晴】掌握实验原理是解答的关键,注意中和热测定的注意事项,难点是中和滴定误差分析,注意掌握误差分析的依据,即由c测=c标V标/V测 由于c标、V待均为定值,所以c测的大小取决于V标的大小,即V标:偏大或偏小,则c测偏大或偏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Ⅰ.向甲乙两个容积均为1 L 的恒容容器中,分别充入2 mol A、2 mol B 和1 molA、1 mol B。相同条件下(温度T ℃), 发生下列反应:A(g)+B(g) xC(g) ΔH<0。测得两容器中 c(A)随时间t 的变化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乙容器中,平衡后物质 B 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

(2)x=___________。

(3)T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

A.向平衡后的乙容器中充入氦气可使 c(A)增大

B.将乙容器单独升温可使乙容器内各物质的体积分数与甲容器内相同

C.若向甲容器中再充入 2 mol A、 2 mol B,则平衡时甲容器中 0.78 mol·L-1<c(A)<1.56mol·L-1

Ⅱ.科学家还利用氢气在一定条件下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乙醇燃料,其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CO2(g)+6H2(g)CH3CH2OH(g)+3H2O(g) ΔH=a kJ·mol-1,在一定压强下,测得该反应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请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的a___________0(填“大于”或“小于”)。

(2)恒温下,向反应体系中加入固体催化剂,则反应产生的热量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增大的值,则生成乙醇的物质的量___________(填“增大”、 “减小”、 “不变”或“不能确定”)。

 

查看答案

XYZR四种短周期元素,YZR同周期。相关信息如下:

元素
 

相关信息
 

X
 

单质为双原子分子。若低温蒸发液态空气,因其沸点较低可先获得 X 的单质
 

Y
 

Y 元素的物质焰色反应为黄色
 

Z
 

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
 

R
 

R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K 层电子数的 3
 

 

1Z 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是__________YZR简单离子的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2)由XZ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甲,常温下为易挥发的淡黄色液体,甲分子构型为三角锥形,且分子里XZ两种原子最外层均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甲遇水蒸气可形成一种常见的漂白性物质。则甲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

3)化合物乙(Y2R)溶液在空气中长期放置,与氧气反应会生成与过氧化钠的结构和化学性质相似的物质Y2R2,其溶液显黄色。则Y2R2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写出乙溶液在空气中变质过程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4)元素X与氢可形成分子式为X2H4的燃料,X2H4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_

已知:X2(g)2O2(g)=2XO2(g) △H=+68kJ·mol1

X2H4(g)O2(g)=X2(g)2H2O(g) △H=-534kJ·mol1

写出气态 X2H4XO2反应生成 X2和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已知化学反应 A2(g)+B2(g)=2AB(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每生成2分子AB 吸收 b kJ 热量

B.该反应热 ΔH=+(a-b)kJ·mol-1

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断裂 1 mol A—A 和1 mol B—B 键,放出 a kJ 能量

 

查看答案

一定温度下,向0.1 mol·L-1 CH3COOH 溶液中加少量水,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都减小       B. CH3COOH 的电离程度变大

C.水的电离程度变大                 D.溶液的pH 增大

 

查看答案

具有一个羟基的化合物A 10 g,与乙酸反应生成乙酸某酯11.85 g,并回收了未反应的A1.3 g,则A 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

A.98      B.116      C.158      D.278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