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三室式电渗析法处理含Na2SO4废水的原理如图所示,采用惰性电极,ab、cd膜,...

三室式电渗析法处理含Na2SO4废水的原理如图所示,采用惰性电极,ab、cd膜,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两膜中间的Na+和SO42-可通过离子交换膜,而两瑞隔室中离子被阻挡不能进入中间隔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通电后中间隔室的SO42离子向正极迁移,正极区溶液pH增大

B.该法在处理含Na2SO4废水时可以得到NaOHH2SO4产品

C.负极反应为2 H2O–4e=O2+4H+,负极区溶液pH降低

D.当电路中通过1mol电子的电量时,会有0.5molO2生成

 

B 【解析】 试题分析:A.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的原则,在电解池中阴离子会向正电荷较多的阳极区定向移动,因此通电后中间隔室的SO42-离子向正极迁移;在正极区带负电荷的OH-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而放电,由于破坏了附近的水的电离平衡,使溶液中c(H+)>c(OH-),所以正极区溶液酸性增强,溶液的pH减小,A错误;B.阳极区氢氧根放电,溶液中产生硫酸,阴极区氢离子获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而放电,破坏了附近的水的电离平衡,使溶液中c(OH-)>c(H+),所以产生氢氧化钠,因此该法在处理含Na2SO4废水时可以得到NaOH和H2SO4产品,B正确;C.负极区氢离子得到电子,使溶液中c(H+)增大,所以负极区溶液pH升高,C错误;D.当电路中通过1mol电子的电量时,根据整个闭合回路中电子转移数目相等可知反应产生氧气的物质的量是n(O2)=1mol÷4=0.25mol,D错误。答案选B。 【考点定位】考查电解原理的应用的知识。 【名师点睛】化学反应主要是物质变化,同时也伴随着能量变化。电化学是化学能与电能转化关系的化学。电解池是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它可以使不能自发进行的化学借助于电流而发生。与外接电源正极连接的电极为阳极,与外接电源的负极连接的电极为阴极。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若阳极是活性电极(除Au、Pt、C之外的电极),则电极本身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若是惰性电极(Au、Pt、C等电极),则是溶液中的阴离子放电,放电的先后顺序是S2->I->Br->Cl->OH->含氧酸根离子,阴极则是溶液中的阳离子放电,放电顺序是Ag+>Hg2+>Fe3+>Cu2+>H+,与金属活动性顺序刚好相反。溶液中的离子移方向符合: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的原则,即阳离子向阴极区移动,阴离子向阳极区移动。掌握电解池反应原理是本题解答的关键。本题难度适中。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电动汽车配载一种可充放电的锂离子电池。放电时电池的总反应为:Li1-xCoO2+ LixC6LiCoO2+C6(x<1)。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Li+在电解质中由负极向正极迁移

B.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xC6-xe-=xLi++C6

C.充电时,若转移lmole-,石墨C6电极将增重7xg

D.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CoO2-xe-= Li1-xCoO2+Li+

 

查看答案

Mg-AgCl电池是一种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的水激活电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电池放电时正极上有气泡产生   B.电池放电时Cl-由负极向正极迁移

C.正极反应式为Ag++e-=Ag       D.负极副反应为Mg+H2O=Mg(OH)2+H2

 

查看答案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使用催化剂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反应热(△H)

B.金属发生吸氧腐蚀时,被腐蚀的速率和氧气浓度无关

C.原电池中发生的反应达到平衡时,该电池仍有电流产生

D.在同浓度的盐酸中,ZnS可溶CuS不溶,说明CuS的溶解度比ZnS小

 

查看答案

锂被誉为“金属味精”,以LiCoO2正极材料离子电池已被广泛用作便携式电源。工常以β-­锂辉矿(主要成分为LiAlSi2O6,还含有FeO、MgO、CaO等杂质)为原料来制取金属锂。其中一种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①部分金属氢氧化物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时的pH如下表:

氢氧化物

Fe(OH)3

Al(OH)3

Mg(OH)2

开始沉淀pH

2.7

3.7

9.6

完全沉淀pH

3.7

4.7

11

②Li2C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0

10

20

50

75

100

Li2CO3的溶解度/g

1.539

1.406

1.329

1.181

0.866

0.728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氧化物形式表示LiAlSi2O6的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Ⅱ加入碳酸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流程中两次使用碳酸钠溶液,请说明前后两次使用中浓度不同的原因:______________。

(4)洗涤所得Li2CO3沉淀要使用________(填“热水”或“冷水”),你选择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5)将盐酸与Li2CO3完全反应后的溶液,加热蒸干得到固体,再将其熔融电解生产锂。电解时产生的氯气中会混有少量氧气,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关于金属锂及碱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锂是碱金属,其熔点高于钠              B.根据对角线原则,氢氧化锂是强碱

C金属锂的氧化物形式十分复杂            D.碱金属中密度最小的是锂,其次是钠

 

查看答案

氮是地球上含量丰富的一种元素。氮及其化合物在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

(1)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N2(g)+3H2(g) 2NH3(g),△H<0,其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T/K

298

398

498

平衡常数K

41 x 106

K1

K2

如果合成氨反应的方程式写为N2(g)+H2(g)NH3(g),其平衡常数为K,则K与K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根据已知条件可判定K1____________K2(填“>”“<”或“=”)

(2)下列能说明合成氨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反应是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的)

A.容器内温度保持不变

B.v(N2)=3v(H2)

C.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E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3)合成氨工业中,按照勒夏特列原理,工业生产中应采用的条件为高压、低温,但事实上反应中并未采用较低的温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硝酸工业在国民经济、国防工业和航天事业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化学纤维、近代有机合成、火箭、导弹等工业迅速发展,需要使用大量的硝酸。

①工业生产中用铂系金属作为催化剂,用氨氧化法制取硝酸。第一步反应为氨在催化剂作用下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NO,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铜既能与稀硝酸反应,也能与浓硝酸反应,当铜与一定浓度硝酸反应时,可将方程式表示为:Cu+HNO3 Cu(NO3)2+NO↑+NO2↑+H2O (方程式未配平)。反应中的还原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 0.8mol Cu被硝酸完全溶解后,如果得到NO和NO2物质的量相同,那么标准状况下的气体体积为_________________L。(标况下NO和NO2视为气体)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