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煤炭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SO2,严重破坏生态环境。采用一定的脱硫技术可以把硫...

煤炭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SO2,严重破坏生态环境。采用一定的脱硫技术可以把硫元素以CaSO4的形式固定,从而降低SO2的排放。但是煤炭燃烧过程中产生 的CO又会与CaSO4发生化学反应,降低脱硫效率。相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CaSO4(s)+CO(g)CaO(s)+SO2(g)+CO2(g)    △H1=+218.4kJ/mol(反应I)

CaSO4(s)+4CO(g)CaS(s)+4CO2(g)    △H2=-175.6kJ•mol-l(反应II)

请冋答下列问题:

(1)反应I能够自发进行的条件是____________。

(2)对于气体参与的反应,表示平衡常数Kp时用气体组分(B)的平衡压强p(B)代替该气体物质的量浓度c(B),则反应II的Kp=___________ (用表达式表示)。

(3)假设某温度下,反应I的速率(v1)大于反应II的速率(v2),则下列反应过程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

(4)通过监测反应体系中气体浓度的变化判断反应I和II是否同时发生,理由是___________。

(5)图I为实验测得不同温度下反应体系中CO初始体积百分数与平衡时固体产物中CaS质量百分数的关系曲线。则降低该反应体系中SO2生成量的措施有__________。

A.向该反应体系中投入石灰石        B.在合适的温度区间内控制较低的反应温度

C.提高CO的初始体积百分数        D.提高反应体系的温度

(6)恒温恒容条件下,假设反应I和II同时发生,且v1>v2,请在图2中画出反应体系中c(SO2)

随时间t变化的总趋势图。

 

 

(1)较高温度下 (2)P4(CO2)/P4(CO)(3)C (4)有无二氧化硫可知反应I是否发生,如c(CO2)=c(SO2),则反应II未发生,如c(CO2)>c(SO2),则反应同时发生 (5)ABC (6)   【解析】 试题分析:(1)反应Ⅰ吸热,则△H>0,由方程式可知△S>0,反应能自发进行,应满足△G=△H-T•△S<0,因此应在较高温度下进行,即选择高温。 (2)对于气体参与的反应,表示平衡常数Kp时用气体组分(B)的平衡压强p(B)代替该气体物质的量浓度c(B),则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Ⅱ的Kp=P4(CO2)/P4(CO)。 (3)反应Ⅰ为吸热反应,产物的能量高于反应物,反应Ⅱ为放热反应,产物的能量低于反应物,则A、D错误;由方程式可知反应Ⅱ气体较多,则活化能较大,反应Ⅰ的速率(v1)大于反应Ⅱ的速率(v2),则B错误、C正确,答案选C。 (4)反应Ⅰ生成SO2,反应Ⅱ只生成CO2,如同时发生,则两种气体的浓度比变化,据此可以确定是否发生两个反应。即如c(CO2)=c(SO2),则反应II未发生,如c(CO2)>c(SO2),则反应同时发生。 (5)A、向该反应体系中投入石灰石,产生CO2,使反应I逆向进行,可使更多的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钙,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A正确;B、由反应Ⅰ可知生成二氧化硫的反应为吸热反应,则低温下不利于生成二氧化硫,图中可以看出温度最低时的CaS的含量最高,则应在合适的温度区间内控制较低的反应温度,B正确;C、由图像可知,提高CO的初始体积百分数,可以增大CaS的质量分数,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C正确;D、提高反应体系的温度,不利于二氧化硫的减少,D错误,答案选ABC。 (6)反应Ⅰ和Ⅱ同时发生,且反应Ⅰ的速率(v1)大于反应Ⅱ的速率(v2),故SO2增加的快,反应达到平衡的快;随着反应II的进行,CO2的浓度不断增大,使反应I平衡逆向移动,SO2浓度又逐渐降低。则图像应为。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反应自发性、平衡常数、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和平衡状态的影响以及图像分析、反应热与焓变等。 【名师点晴】本题属于化学反应原理的应用方面的考查,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查,该类试题考查的较为综合,涉及面广,知识点的多,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以及灵活应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题的难点是用压强表示平衡常数及图像识别与作图,注意解题方法、规律的总结和积累。注意化学平衡图像题的解题技巧:(1)紧扣特征,弄清可逆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体积增大、减小还是不变,有无固体、纯液体物质参与反应等。(2)先拐先平,在含量(转化率)—时间曲线中,先出现拐点的则先达到平衡,说明该曲线反应速率快,表示温度较高、有催化剂、压强较大等。(3)定一议二,当图像中有三个量时,先确定一个量不变,再讨论另外两个量的关系,有时还需要作辅助线。(4)三步分析法,一看反应速率是增大还是减小;二看v正、v逆的相对大小;三看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工业上利用CO和水蒸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制取氢气:

CO(g)+H2O(g)CO2(g)+H2(g) △H=-41kJ /mol

某小组研究在相同温度下该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他们分別在体积均为V L的两个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反应物,使其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相关数据如下:

容器

编号

起始时各物质物质的M/mol

达到平衡的时间/min

达平衡时体系能量

的变化/kJ

CO

H2O

CO2

H2

1

4

0

0

t1

放出热量: 32.8 kJ

2

8

0

0

t2

放出热量:Q

(1)该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分子化学键断裂时所吸收的总能量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成物分子化学键形成时所释放的总能量。

(2)容器①中反应达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

(3)计算容器②中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平衡时,两容器中H2的体积分数相等

B.容器②中反应达平衡状态时Q>65.6kJ

C.反应开始时,两容器中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相等

D.平衡时两容器中正反应速率相等

(5)容器①中反应进行到tmin时,测得混合气体中CO2的物质的量为0.6 mol。若用200 mL 5 mol/L的NaOH溶液将其完全吸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用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为有效控制雾霾,各地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大气质量,研究并有效控制空气中的氮氧化物、碳氧化物和硫氧化物含量显得尤为重要。

I.汽车内燃机工作时会引起N2和O2的反应:N2+O22NO,是导致汽车尾气中含有NO的原因之一。

(1)在T1、T2温度下,一定量的NO发生分解反应时N2 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如右图所示,根据图像判断反应N2(g)+O2(g)2NO(g)的△H__________0(填“>"或“ <”)。

(2)在T3温度下,向2L密闭容器中充入10molN2与5molO2,50秒后达到平衡,测得NO的物质的量为2mol,则该反应的速率v(N2)_________。该温度下,若增大压强此反应的平衡常数将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或“无法确记”);若开始时向上述容器中充入N2与O2均为1 mol,则达到平衡后O2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

II.甲烷和甲醇可以做燃料电池,具有广阔的开发和应用前景,回答下列问题

(3)甲醇燃料电池(简称DMFC )由于结构简单、能量转化率高、对环境无污染,可作为常规能源的替代品而越来越受到关注。DMFC工作原理如右图所示:

通入a气体的电极是原电池的____________极(填“正”或“负”),其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

(4)某研究小组将两个甲烷燃料电池串联后作为电源,进行饱和氯化钠溶液电解实验,如图所示U形管中氯化钠溶液的体积为800ml。闭合K后,若每个电池甲烷用量为0.224L (标况),且反应完全,则理论上通过电解池的电量为 __________(法拉第常数F=9.65×104C/mol),若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电解后溶液混合均匀,电解后U形管中溶液的pH为_________。

 

查看答案

在1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X(g)和Y(g),发生反应X(g)+Y(g)M(g)+N(g),所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

编号

温度/

起始时物质的量/mol

平衡时物质的量/mol

n(X)

n(Y)

n(M)

700

0.40

0.10

0.090

800

0.10

0.40

0.080

800

0.20

0.30

a

900

0.10

0.15

b

(1) 实验①中,若5min时测得n(M)=0.050mol,则0至5min时间内,用N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等于____________。

(2) 实验②中,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

(3) 实验③中,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

(4) 实验④中,达到平衡时,b____________0.060 (填大于、小于、等于)

(5) 实验③中,达到平衡时,a等于 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相同温度下,浓度相等的盐酸与醋酸溶液

(1)溶液中c(H+)盐酸__________醋酸(填大于、小于、等于、无法判断,下同)。

(2)加入大小、形状、质最相同的锌粒,反应速率盐酸_________醋酸。

(3)与足量的锌产生气体的体积(同压),盐酸____________醋酸。

(4)分別加入少量该酸钠盐固体后,溶液pH的变化,盐酸___________醋酸。

(5)升高相同的温度后,溶液的导电能力,盐酸____________醋酸。

 

查看答案

在一定温度下,向2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A,发生A(g) B(g) + C(g)反应。反应过程中c(C)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在 0 ~50 s 的平均速率v(C)=1.6×10-3mo1/(L s)

B.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值为0.025

C.反应平衡后,再向容器中充入A、B、C各1mol,此时v(正)<v(逆)

D.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B)=0.11mol/L,则该反应的△H<0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