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Ⅰ.肉桂酸甲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质谱分析其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2,核...

Ⅰ.肉桂酸甲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质谱分析其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2,核磁共振氢谱谱图显示有6个峰,其面积之比为1:2:2:1:1:3,利用红外光谱仪检测其中的某些基团,测得红外光谱如下图:

则肉桂酸甲酯的结构简式是           (不考虑立体异构)

Ⅱ.现有2.8g有机物A,完全燃烧生成0.15molCO21.8gH2OA的质谱图如下图所示:已知:X为卤原子,M为烃基或含酯基的取代基等),由有机物A合成G(香豆素)的步骤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分子式为            

2)写出C中含氧官能团名称:            F→G 的反应类型是            

3)写出A和银氨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F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两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分子中除苯环外,无其它环状结构;

Ⅱ.苯环上有两个处于对位的取代基;

.能发生水解反应,不能与Na反应;

Ⅳ.能与新制Cu(OH)2按物质的量比1:2发生氧化反应

5)又知:(RR′为烃基),试写出以苯和丙烯(CH—CH3)为原料,合成的路线流程图:                          

合成路线的书写格式如下:

 

Ⅰ. Ⅱ.(1)C3H4O(2)酯基;取代反应/酯化反应 (3)CH2=CHCHO+2Ag(NH3)2OHCH2=CHCOONH4+2Ag↓+3NH3+H2O (4) (5) 【解析】试题分析:Ⅰ.由其相对分子质量可确定其分子式为C10H10O2,可判定该分子中含苯环结构,分子中有6种氢原子,个数比是1:2:2:1:1:3,所以该物质只能有一个取代基,利用有机物的不饱和度计算方法,该分子中还存在碳碳双键,所以肉桂酸甲酯的结构简式是; Ⅱ.2.8g有机物A,完全燃烧生成0.15molCO2和1.8gH2O,水的物质的量是0.1mol,则有机物氧元素的质量是2.8g-0.15mol×12g/mol-0.2mol×1g/mol=0.8g,则氧原子的物质的量是0.8g÷16g/mol=0.05mol,则有机物分子中C、H、O三种原子的个数之比是0.15:0.2:0.05=3:4:1。根据A的质谱图可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不超过60,所以分子式应该是C3H4O。A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含有醛基,则A的结构简式为CH2=CHCHO,B的结构简式为CH2=CHCOOH。B与甲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C,则C的结构简式为CH2=CHCOOCH3。根据已知信息并依据E的结构简式可知,D的结构简式为。E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水解,酯基断键生成F。F中含有羟基与羧基,发生分子内的酯化反应形成环酯G。 (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的分子式为C3H4O。 (2)C中含氧官能团名称为酯基;F→G 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 (3)A和银氨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CHCHO +2Ag(NH3)2OHCH2=CHCOONH4+2Ag↓+ 3NH3 +H2O。 (4)Ⅰ.分子中除苯环外,无其它环状结构;Ⅱ.苯环上有两个处于对位的取代基;Ⅲ.能发生水解反应,不能与Na反应,说明含有酯基,不存在羟基;Ⅳ.能与新制Cu(OH)2按物质的量比1:2发生氧化反应,说明还含有1个醛基,则符合条件的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为。 (5)以苯和丙烯(=CH—CH3)为原料,合成的路线流程图 考点:本题考查有机合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A、B、C、D、E是中学化学常见单质, X、Y、Z、M、N、W、H、K是常见化合物,X是B和C的化合产物,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反应物和产物中的H2O已略去):

(1)Y的电子式为              ,构成E单质的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______________。

(2)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                  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为                

(3)某工厂用C制漂白粉。

①写出制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                         

②为测定该工厂制得的漂白粉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某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称取漂白粉2.0g,研磨后溶解,配制成250mL溶液,取出25.00mL加入到锥形瓶中,再加入过量的KI溶液和过量的硫酸,此时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                        ,静置。待完全反应后,用0.1mol·L-1的Na2S2O3溶液做标准溶液滴定反应生成的碘,已知反应式为:2Na2S2O3+I2=Na2S4O6+2NaI,共用去Na2S2O3溶液20.00mL。则该漂白粉中有效成分的质量分数为                 (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查看答案

为了在实验室利用工业原料制备少量氨气,有人设计了如下装置(图中夹持装置均已略去)。

[实验操作]

检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后,关闭弹簧夹a、b、c、d、e。在A中加入锌粒,向长颈漏斗注入一定量稀硫酸。打开弹簧夹c、d、e,则A中有氢气发生。在F出口处收集氢气并检验其纯度。

关闭弹簧夹c,取下截去底部的细口瓶C,打开弹簧夹a,将氢气经导管B验纯后点燃,然后立即罩上无底细口瓶C,塞紧瓶塞,如图所示。氢气继续在瓶内燃烧,几分钟后火焰熄灭。

用酒精灯加热反应管E,继续通氢气,待无底细口瓶C内水位下降到液面保持不变时,打开弹簧夹b,无底细口瓶C内气体经D进入反应管E,片刻后F中的溶液变红。

回答下列问题:

(1)检验氢气纯度的目的是              

(2)C瓶内水位下降到液面保持不变时,A装置内发生的现象是              ,防止了实验装置中压强过大。此时再打开弹簧夹b的原因是                 ,C瓶内气体的成份是                

(3)在步骤③中,先加热铁触媒的原因是                    。反应管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查看答案

向100mL0.1mol·L-1硫酸亚铁铵[(NH4)2Fe(SO4)2]溶液中逐滴滴入0.1mol·L-1Ba(OH)2溶液。随着Ba(OH)2溶液体积V的变化,沉淀总物质的量n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点时溶液中所含主要溶质为(NH4)2SO4

B.a→b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SO+Ba2+===BaSO4

C.b点为最大沉淀量,对应的纵坐标值为0.02

D.c点加入Ba(OH)2溶液的体积为200 mL

 

查看答案

甲、乙、丙、丁、是由H+、Na+、Al3+、Ba2+、OH、Cl、HCO3离子中的两种组成,可以发生如图转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丁中滴加甲开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CO3+ Ba2++OH= BaCO3↓+ H2O。

B.溶液丙中还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有:Fe2+、NO3、SO42—

C.白色沉淀A可能溶解在溶液D中

D.甲为NaHCO3,乙为AlCl3

 

查看答案

把500mLNH4HCO3和Na2CO3的混合溶液分成五等份,取一份加入含amol氢氧化钠的溶液加热,恰好使NH完全转化为NH3逸出,另取一份加入含bmolHCl的盐酸恰好反应完全,则该混合溶液中c(Na)为

A(2b-a) mol/L                       B.(10b-5a) mol/L

C. mol/L                      D. mol/L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