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有一瓶澄清的溶液,其中可能含有NH、K+、Ba2+、Al3+、Fe3+、I-、N...

有一瓶澄清的溶液,其中可能含有NH、K、Ba2+、Al3+、Fe3+、I、NO、CO、SO、AlO。取该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①用pH试纸检验,溶液呈强酸性。

②取溶液适量,加入少量CCl4和数滴新制氯水,振荡,CCl4层呈紫红色。

③另取溶液适量,逐滴加入NaOH溶液:A溶液从酸性变为碱性;B溶液逐渐产生沉淀;C沉淀完全溶解;D最后加热溶液,有气体放出,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④取适量③得到的碱性溶液,加入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由①可以排除________________的存在。

(2)由②可以证明________的存在;同时排除__________的存在;理由是_________   ______。

(3)由③可以证明________的存在;写出c、d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c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

(4)由④可以证明____________的存在,同时排除____________的存在。

 

(1)CO、AlO(2)I-Fe3+、NO CCl4层呈紫红色,则原溶液中存在I-;Fe3+、NO在该环境中与I-不能共存 (3)Al3+、NH;Al(OH)3+OH-===AlO+2H2O;NH+OH-NH3↑+H2O (4)Ba2+;SO 【解析】 试题分析:(1)①溶液呈强酸性肯定含有氢离子,所以一定不含有CO、AlO; (2)②加入少量CCl4及数滴新制的氯水,经振荡CCl4层呈紫红色,一定含有碘离子,一定不含有NO3-、Fe3+;理由是CCl4层呈紫红色,则原溶液中存在I-;Fe3+、NO在该环境中与I-不能共存 (3)③逐滴加入NaOH溶液,A.溶液从酸性变为碱性;B.溶液逐渐产生沉淀;C.沉淀完全溶解;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Al3+,D.最后加热溶液,有气体放出,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为氨气,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4+ ;c、d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2H2O 、NH+OH-NH3↑+H2O。 (4)④另取③的部分碱性溶液,向其中加入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肯定含有Ba2+,一定不含有SO42-。 【考点定位】考查离子检验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要求熟练掌握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能够根据反应现象推断存在的离子。①溶液呈强酸性肯定含有氢离子,与氢离子反应的离子不能共存;②入少量CCl4及数滴新制的氯水,经振荡CCl4层呈紫红色,一定含有碘离子,与碘离子反应的离子不能共存;③加入NaOH溶液,A.溶液从酸性变为碱性性;B.溶液逐渐产生沉淀;C.沉淀完全溶解;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Al3+,D.最后加热溶液,有气体放出,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为氨气,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4+ ;④取取③的部分碱性溶液,向其中加入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肯定含有Ba2+,能够与钡离子反应的离子不能存在,根据以上分析完成各题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探究SO2与FeCl3溶液的反应,所用装置如下图所示(夹持仪器已略去)。

A                  B

(1)实验前,应先检查装置的                ;实验中产生的尾气应通入              溶液。

(2)实验过程中需要配制100mL1mol/L FeCl3溶液(未用浓盐酸酸化),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                  

(3)该小组同学预测SO2与FeCl3溶液反应的现象为溶液由棕黄色变成浅绿色,然后开始实验。

步骤①

配制1 mol·L-1 FeCl3溶液(未用盐酸酸化),测其pH约为1,取少量装入试管B中,加热A。

写出装置A中产生SO2的化学方程式:                   

(4)当SO2入到FeCl3溶液至饱和时,同学们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由棕黄色变成红棕色,没有观察到丁达尔现象。将混合液放置12小时,溶液才变成浅绿色。

【查阅资料】 Fe(HSO3)2+离子为红棕色,它可以将Fe3+还原为Fe2+。生成Fe(HSO3)2+离子的反应为可逆反应。

解释SO2与FeCl3溶液反应生成红棕色Fe(HSO3)2+离子的原因(用化学用语解释):           

写出溶液中Fe(HSO3)2+离子与Fe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为了探究如何缩短红棕色变为浅绿色的时间,该小组同学进行了步骤③的实验。

步骤

往5mL1mol·L-1 FeCl3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溶液立即变为红棕色。微热3 min,溶液颜色变为浅绿色。

步骤③

往5mL重新配制的1mol·L-1 FeCl3溶液(用浓盐酸酸化)中通入SO2气体,溶液立即变为红棕色。几分钟后,发现溶液颜色变成浅绿色。

⑹综合上述实验探究过程,可以获得的实验结论:

I.SO2与FeCl3溶液反应生成红棕色中间产物Fe(HSO3)2+离子;

II.红棕色中间产物转变成浅绿色溶液是一个较慢的过程;

III.                               

 

查看答案

ABCDE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A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B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C单质的晶体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D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内层电子数之比为3:5

1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D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2A单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化合物甲,甲中所含化学键为           A单质在E单质中燃烧生成化合物乙,乙的电子式为              

3F是中学化学常见元素,它的一种氧化物为红棕色粉末,B单质与其在高温条件下反应是冶炼F单质的方法之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含B元素的化合物常用作净水剂,用文字和化学用语解释净水原因:             

5E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D元素,用原子结构解释原因:同周期元素随着原子序数递增,            ,非金属性增强。

6)工业上将干燥的E单质通人D熔融的单质中可制得化合物D2E2,该物质可与水反应生成一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0.2mol该物质参加反应时转移0.3mol电子,其中只有一种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

目前处理酸性Cr2O72-废水多采用铁氧磁体法,该法是向废水中加入FeSO4 ·7H2O将Cr2O72-还原成Cr3+,调节pH,Fe、Cr转化成相当于:(铁氧磁体,罗马数字表示元素价态)的沉淀。处理1mol Cr2O72-,需加入a mol FeSO4 7H2O,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x =0.5,a =8               B.x =0.5 ,a = 10

C.x = 1.5,a =8              D.x = 1.5 ,a = 10

 

查看答案

已知溶液中:氧化性IO3>I2>SO32-。向含3 mol NaHSO3的溶液中逐滴加入KIO3溶液,加入的KIO3和析出的I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反应的还原剂是NaHSO3,被氧化的元素是碘元素

B.b点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3HSO3-+IO3-+3OH-=3SO42-+I-+3H2O

C.c点到d点的反应中共转移0.6mol电子

D.往200mL 1 mol/L的KIO3溶液中滴加NaHSO3溶液,反应开始时的离子方程式是:5HSO3-+2IO3- =I2+5SO42-+3H++H2O

 

查看答案

将由NaOH、BaCl2、Al2(SO4)3三种固体组成的混合物溶于足量的水中,充分溶解,向混合溶液中滴加1mol·L﹣1的稀硫酸,加入稀硫酸的体积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A.AB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SO42—═BaSO4

B.E点对应横坐标稀硫酸的体积为70 mL

C.D点表示的沉淀的化学式为Al(OH)3、BaSO4

D.E点沉淀比A点沉淀质量大2.33g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