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碳 氮 Y X 硫 Z 回答下列问题: (1)X元素...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Y
 


 

X
 


 


 

Z
 

 

回答下列问题:

1X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表中元素原子半径最小的是_________(填元素名称)

2)下列事实能说明Y元素的非金属性比S元素的非金属性强的是__________

a. Y单质与H2S溶液反应,溶液变浑浊

b.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1molY单质比1molS得电子多

c. YS两元素的简单氢化物受热分解,前者的分解温度高

3)表中某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与该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以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向盛有少量氢硫酸溶液的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硫气体,在实验结束后发现试管内壁上沾有黄色粉末,则清洗该试管的方法是                    

5)已知元素Na与元素Y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的二元离子化合物,写出该化合物的电子式              ,该化合物中的化学键类型有             

6XZ两元素的单质反应生成1molX的最高价化合物,恢复至室温,放热687kJ,已知该化合物的熔、沸点分别为-69℃58℃,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第三周期ⅣA族;氧元素 (2)a、c (3)NH3+HNO3=NH4NO3 (4)向试管中加入少量CS2并充分振荡;或向试管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并加热 (5);离子键、(非极性)共价键 (6)C(s)+2Cl2(g)=CCl4(l) △H=-687kJ/mol 【解析】试题分析: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X为Si,Y为O,Z为Cl, (1)周期表中X元素为碳元素,核电荷数为6,两个电子层,最外层4个电子,位于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ⅣA族;表中元素为第二周期和三周期中的元素,依据同周期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同主族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分析可知,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小的是氧元素。故答案为:第三周期,第ⅣA族;氧元素; (2)a.Y单质与H2S溶液反应,溶液变浑浊,说明氧气的氧化性比硫强,则说明Y元素的 非金属性比S元素的非金属性强,故a正确;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1molY单质比1molS得电子多,氧化性强弱与得失电子数没有必然关系,故b错误;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Y和S两元素的简单氢化物受热分解,前者的分解温度高,说明Y的非金属性较强,故c正确。 (3)表中N元素的气态氢化物NH3与该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HNO3可以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HNO3=NH4NO3。 (4)向盛有少量氢硫酸溶液的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硫气体,在实验结束后试管内壁上沾有黄色粉末为单质硫,单质硫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且能够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盐。则清洗该试管的方法是向试管中加入少量CS2并充分振荡;或向试管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并加热。 (5)元素Na与元素O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的二元离子化合物为过氧化钠,其电子式为;过氧化钠中的化学键类型有:离子键、(非极性)共价键。故答案为:;离子键、(非极性)共价键; (6)由题意可知1molC与Cl2反应生成1molCCl4,恢复至室温,放热687kJ,且CCl4熔、沸点分别为-69℃和58℃,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s)+2Cl2(g)=CCl4(l) △H=-687kJ/mol。 考点:考查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CuCl广泛应用于化工和印染等行业。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热分解CuCl2·2H2O制备CuCl,并进行相关探究。

【资料查阅

【实验探究】该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X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是①                                ⑤。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加入药品

②熄灭酒精灯,冷却

③在“气体入口”处通干燥HCl

④点燃酒精灯,加热

⑤停止通入HCl,然后通入N2

(3)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B中物质由白色变为蓝色,C中试纸的颜色变化是               

(4)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5)反应结束后,取出CuCl产品进行实验,发现其中含有少量的CuCl2或CuO杂质,根据资料信息分析:

①若杂质是CuCl2,则产生的原因是                   

②若杂质是CuO,则产生的原因是                   

(6)若已证实杂质为CuO,请写出由Cu2(OH)2Cl 2生成CuO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

把一块镁铝合金投入到1mol/L 盐酸里,待合金完全溶解后,往溶液里加入1mol/L 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加入NaOH溶液体积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生成Al(OH)3沉淀的最大质量为0.78g

B.加入70ml NaOH 时溶液呈碱性

C.的最大值为1.5

D.的取值范围为0≤ a<45mL

 

查看答案

通过以下反应均可获取H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太阳光催化分解水制氢:2H2O(l)=2H2(g)+O2(g)  ΔH1=+571.6kJ·mol–1

焦炭与水反应制氢:C(s)+H2O(g)=CO(g)+H2(g)  ΔH2=+131.3kJ·mol–1

甲烷与水反应制氢:CH4(g)+H2O(g)=CO(g)+3H2(g)  ΔH3=+206.1kJ·mol–1

A.反应中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B.反应为放热反应

C.反应使用催化剂,ΔH3减小

D.反应CH4(g)=C(s)+2H2(g)ΔH3= -74.8 kJ·mol–1

 

查看答案

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m、p、r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n是元素Z的单质。通常为黄绿色气体,q的水溶液具有漂白性。0.01mol/L r溶液的为2,p是甲烷。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的大小W<X<Y

B.元素的非金属性Z>X>Y

C.的氢化物常温常压下为气态

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弱酸

 

查看答案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碳酸钠与次氯酸反应:CO32-+2HClO=2ClO-+H2O+CO2

B.二氧化硫通入次氯酸钠溶液中:SO2+ClO-+2OH-=SO42-+Cl-+H2O

C.明矾溶液中加氢氧化钡溶液至硫酸根恰好沉淀完全:

Al3++2SO42-+2Ba2++4OH-=AlO2-+2BaSO4↓+2H2O

D.碘化亚铁溶液与少量氯气反应:2I-+Cl2=I2+2Cl-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