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20℃时,饱和KCl溶液的密度为1.174g·cm-3,物质的量浓度为4.0mo...

20℃时,饱和KCl溶液的密度为1.174g·cm-3,物质的量浓度为4.0mol·L-1,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20℃时,饱和KCl溶液与等质量的水混合后物质的量浓度大于2.0mol·L-1

B.20℃时,将29.8gKCl溶于87.6g水中可得饱和溶液

C.20℃时,密度小于1.174g·cm-3的KCl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D.将此溶液蒸发部分水,再恢复到20℃时,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不变

 

A 【解析】 试题分析:A、饱和KCl溶液与等质量的水混合后,水的密度小于氯化钾溶液,所以体积大于氯化钾溶液,所以混合后物质的量浓度小于2.0mol•L-1,A错误;B、设饱和溶液的体积为1L,溶液的质量为1.174g/ml×1000ml=1174g,溶质的物质的量为1L×4.0mol/L=4mol,质量为4mol×74.5g/mol=298g,所以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0%=25.38%,将29.8gKCl溶于×100%=25.38%,两者相当,所以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B正确;C、KCl溶液的浓度越大密度越大,故20℃时,密度小于1.174g•cm-3的KCl溶液是不饱和溶,C正确;D、若将饱和溶液蒸发,则有KCl晶体析出.再恢复到20℃时,其溶解度不变,溶液仍为饱和溶液,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不变,D正确;答案选A。 考点:考查物质的量浓度、溶解度、溶液的性质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WXYZ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W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化合物XZ是重要的调味品,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电子层数,Z的电子层结构与氩相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元素W与氢形成原子比为1:1的化合物有多种

B. 元素X的单质能与水、无水乙醇反应

C. 离子Y3+Z的最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都不相同

D. 元素W与元素Z可形成含有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

 

查看答案

N2和H2在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微观历程及能量变化的示意图如,用分别表示N2、H2、NH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催化剂,合成氨反应放出的热量减少

B.过程中,N2、H2断键形成N原子和H原子

C.过程中,N原子和H原子形成了含有非极性键的NH3

D.合成氨反应,反应物断键吸收能量大于生成物形成新键释放的能量

 

查看答案

工业上用粗盐(含Ca2+Mg2+SO42-等杂质)为主要原料采用“侯氏制碱法”生产纯碱和化肥NH4Cl,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对粗盐溶液除杂可依次加入NaOH、Na2CO3、BaCl2,再加入盐酸调节溶液pH

B.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的气体为CO2

C.流程图中的系列操作中一定需要玻璃棒

D图所示装置可以比较Na2CO3和NaHCO3晶体热稳定性

 

查看答案

加热HCOONa固体,发生的反应有:

2HCOONaNa2C2O4+H2

2HCOONaNa2CO3+H2↑+CO↑

Na2C2O4Na2CO3+CO↑

HCOONa加热分解时固体失重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415℃时,只有反应①发生

B反应①、②不可能同时发生

C570℃<T<600℃时,残留固体的主要成分是Na2CO3

D.残留固体中m(Na2C2O4)=m(Na2CO3)时,反应的反应速率相等

 

查看答案

白磷有剧毒,白磷中毒可用硫酸铜溶液解毒,白磷与硫酸铜可以发生如下两个反应:

(1)2P+5CuSO4+8H2O5Cu+2H3PO4+5H2SO4

(2)11P+15CuSO4+24H2O5Cu3P+6H3PO4+15H2SO4

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上述两个反应中,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B.上述两个反应中,氧化产物都是H3PO4

C.反应(2)中,1molCuSO4可氧化1/5molP

D.上述两个反应中,氧化剂都只有硫酸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