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下列行为中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 进入煤矿井时,用火把照明 B. 节日期间,在开...

下列行为中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 进入煤矿井时,用火把照明

B. 节日期间,在开阔的广场燃放烟花爆竹

C. 用点燃的火柴在液化气钢瓶口检验是否漏气

D. 实验时,将水倒入浓硫酸配制稀硫酸

 

B 【解析】试题分析:A.煤矿井下经常有可燃性气体,用火把照明可能使气体产生爆炸,A项错误;B.节日期间,在开阔的广场燃放烟花爆竹,可减少事故的发生,B项正确;C.若有漏气,用点燃的火柴在液化气钢瓶口检验是否漏气会引起爆炸,C项错误;D.配制稀硫酸时,先在烧杯内倒入蒸馏水,再沿烧杯内壁缓慢注入浓硫酸,并不断搅拌,防止液体飞溅,D项错误;答案选B。 考点:考查实验安全与事故处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组混合物中,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的是

A.酒精和水   B.碘和四氯化碳   C.水和四氯化碳   D.汽油和植物油

 

查看答案

在汽车加油站见到的油罐车上,所贴的危险化学品标志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I.工业上利用H2和CO2合成二甲醚的反应如下:6H2(g)+2CO2(g)CH3OCH3(g)+3H2O(g)  ΔH <0   温度升高,该化学平衡移动后到达新的平衡,CH3OCH3的产率将_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将____________;

Ⅱ.某科研小组欲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起始氧气的物质的量对合成新型硝化剂反应 4NO2(g)+O2(g) 2N2O5(g)  ΔH <0的影响。

(1)图像中T1和T2的关系是T1________T2(填“>”、“<”或“=”);

(2)比较a、b、c三点所处的平衡状态中,反应物NO2的转化率最大的是________(填字母);

(3)若起始时NO2是4mol,容器体积为1 L,n=1 mol,NO2的转化率为50%,则此条件下(T2),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为探究用CO2来生产燃料甲醇的反应原理,现进行如下实验:在体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2和3 mol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 CH3OH(g)+H2O(g)   ΔH=-49.0 kJ·mol-1T温度下,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达平衡时,氢气的平衡浓度为C(H2)=          

(2) 能够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的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

A.恒温、恒容时,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

B.恒温、恒容时,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C.一定条件下,CO、H2和CH3OH的浓度保持不变

D.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消耗3 mol H2的同时生成1 mol CH3OH

(3)下列措施中能使平衡混合物中增大的是______________。

A.加入催化剂                B.充入He(g),使体系压强增大

C.将H2O(g)从体系中分离      D.降低温度

(4) 求此温度(T)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若开始时向该1 L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2,2molH2,1.5mol CH3OH和1 mol H2O(g),则反应向         (填“正”或“逆”)反应方向进行。

 

查看答案

某一元弱酸(用HA表示)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HAH++A-,回答下列问题:

(1)向溶液中加入适量NaA固体,以上平衡将向___________(填“正”、“逆”)反应方向移动。

(2)若向溶液中加入适量NaCl溶液,以上平衡将向___________(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移动,溶液pH将___________中(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溶液中比值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在25℃下,将a mol•L-1的氨水与0.01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平衡时溶液中c(NH4+)=c(Cl-),则溶液呈中性,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NH3•H2O的电离常数Kb=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