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1)可逆反应2Cl2(g)+2H2O(g 4HCl(g)+O2(g) (△H>...

(1)可逆反应2Cl2(g)+2H2O(g 4HCl(g)+O2(g) (△H>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后,分别采取下列措施(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降低温度,Cl2的转化率___     _______υ(逆)______________;

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加入He,则HCl的物质的量__________

保持容器压强不变,加入He,则O2的物质的量__________

若温度和体积不变,反应从Cl2H2O开始至平衡,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容器内气体的密度         ____,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_。

(2)氮化硅(Si3N4)是一种新型陶瓷材料,它可由石英与焦炭在高温的氮气流中,通过以下反应制得:3SiO2(s)+ 6C(s) + 2N2(g)Si3N4(s)+ 6CO(g)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K=       

若知上述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其平衡常数值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若已知CO生成速率为υ(CO)=18mol·L-1·min-1,则N2消耗速率为υ(N2)=              

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外界条件(不改变N2、CO的量),反应速率υ与时间t的关系如下图。图中t4时引起平衡移动的条件可能是               ;图中表示平衡混合物中CO的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                

 

 

(1)减小;减小;(2)不变 (3)增大;(4)不变;减小 (2)①K=[c(CO)]6/[c(N2)]2;增大;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t3~t4 【解析】 试题分析:(1)①该反应的正方向为吸热反应,所以降低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l2的转化率减小;υ(逆)减小;②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加入He,容器体积不变,各物质的浓度不变,所以对反应无影响,所以HCl的物质的量不变;③保持容器压强不变,加入He,体积变大,反应物所占分压减小,平衡正移,则O2的体积分数增大;④若温度和体积不变,反应从Cl2和H2O开始至平衡,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容器的体积不变,气体的总质量也不变,,所以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变,但是气体总物质的量增大,所以相对分子质量减小。 (2)①平衡常数等于气体生成物的浓度幂之积除以气体反应物的浓度幂之积,则K=[c(CO)]6/[c(N2)]2。②反应吸热,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③t4时正逆反应速率都较原平衡时的速率大,可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在t4时反应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t3~t4时平衡混合物中CO的含量最高。 【考点定位】考查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平衡状态的影响以及平衡状态有关计算、图像分析等 【名师点晴】该题的难点是稀有气体对反应速率和平衡状态的影响,即①恒温、恒容条件:原平衡体系体系总压强增大→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②恒温、恒压条件:原平衡体系容器容积增大,各反应气体的分压减小→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同倍数减小(等效于减压),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过氧化氢对环境友好,性质多样,有很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1)实验室利用反应2H2O22H2O+O2↑可制备氧气。

取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H2O2溶液分别进行下列实验,研究外界条件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报告如下表所示。

序号

条件

现象

结论

温度/℃

催化剂

1

40

FeCl3溶液

 

 

2

20

FeCl3溶液

 

 

3

20

MnO2

 

 

4

20

 

 

实验1、2研究的是         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实验2、3的目的是                 

实验中可以表明该反应速率差异的现象是              

实验室用MnO2做该反应的催化剂,使用如右图所示装置的A部分制备O2,避免反应过于剧烈的操作是                        

2)利用图21(a)和21(b)中的信息,按图21(c)装置(连能的A、B瓶中已充有NO2气体)进行实验。可观察到B瓶中气体颜色比A瓶中的___(填“深”或“浅”),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某实验小组用0.50 mol/L NaOH溶液和0.50 mol/L硫酸溶液进行中和热的测定。

Ⅰ.配制0.50 mol/L NaOH溶液

(1)若实验中大约要使用245 mL NaOH溶液,至少需要称量NaOH固体             g。

(2)从图6中选择称量NaOH固体所需要的仪器是(填字母):                   

Ⅱ.测定中和热的实验装置如图7所示。

(1)写出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中和热数值为57.3 kJ/mol):

(2)取50 mL NaOH溶液和30 mL硫酸溶液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①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实验次数

起始温度t1/℃

终止温度

t2/℃[

温度差平均值

(t2-t1)/℃

H2SO4

NaOH

平均值

1

26.2

26.0

26.1

30.1

 

2

27.0

27.4

27.2

33.3

3

25.9

25.9

25.9

29.8

4

26.4

26.2

26.3

30.4

②近似认为0.50 mol/L NaOH溶液和0.50 mol/L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 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 J/(g·℃)。则中和热△H=             (取小数点后一位)。

③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 kJ/mol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

(3)在化学反应中,只有极少数能量比平均能量高得多的反应物分子发生碰撞时才可能发生化学反应,这些分子称为活化分子,使普通分子变成活化分子所需提供的最低限度的能量叫活化能,其单位通常用kJ/mol表示。请认真观察右图,然后回答问题。

图中所示反应是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该反应的△H=____________(用含E1、E2的代数式表示)。

对于同一反应,图中虚线(Ⅱ)与实线(Ⅰ)相比,活化能大大降低,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多,反应速率加快,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一)以下反应:①木炭与水制备水煤气 ②氯酸钾分解 ③炸药爆炸 ④酸与碱的中和反应 ⑤生石灰与水作用制熟石灰 ⑥ Ba(OH)2·8H2O与NH4Cl,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填序号),写出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__                

二)为了合理利用化学能,确保安全生产,化工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化学反应的焓变,并采取相应措施.化学反应的焓变通常用实验进行测定,也可进行理论推算。

(1)丙烯是石化工业的主要原料之一,由于市场对丙烯的需求量激增,丙烷脱氢制丙烯的技术日益受到重视。某研究机构需得到C3H8(g)===3C(石墨,s)+4H2(g)的ΔH,但直接测定实验难进行,可通过下图中各组物质能量总和及相互间转化中的能量变化计算得到:

判断:ΔH________0(选填“>”、“<”或“=”)。

ΔH=___________(用含ΔH1、ΔH2、ΔH3的代数式表示)。

(2)实验测得,5g甲醇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时释放出113.5kJ的热量,试写出甲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3)由气态基态原子形成1mol化学键释放的最低能量叫键能.从化学键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反应物的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物的化学键的形成过程.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拆开化学键需要消耗能量,形成化学键又会释放能量.已知反应N2(g)+3H2(g)2NH3(g)  △H=a kJ·mol-1试根据表中所列键能数据计算a的数值:               (写出 + 或-)。[

化学键

HH

NH

NN

键能/kJ·mol1

436

391

945

(4)依据盖斯定律可以对某些难以通过实验直接测定的化学反应的反应热进行推算。

已知:C(石墨,s)+O2(g)=CO2(g)   △H1=-393.5kJ·mol-1

2H2(g)+O2(g)=2H2O(l)   △H2=-571.6kJ·mol-1

2C2H2(g)+5O2(g)=4CO2(g)+2H2O(l)   △H3=-2599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计算298K时由C(石墨,s)H2(g)生成C2H2(g)反应的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_         _ _。

 

查看答案

对于可逆反应:2A(g)+B(g)2C(g);△H<0,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查看答案

一定条件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铁粉并充入一定量的CO2气体,发生反应:Fe(s) + CO2(g) FeO(s) + CO(g) ΔH>0。反应过程中CO2气体和CO气体的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B.升高温度后达新平衡时,增大

C.3分钟时,CO和CO2的浓度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8分钟内CO的平均反应速率v(CO)= 0.0625 mol·L-1·min-1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