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下列对实验过程的评价正确的是 A.某固体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证明该固体一...

下列对实验过程的评价正确的是

A某固体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证明该体一定是碳酸盐

B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SO42-

C某无色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显红色,该溶液一定显碱性

D验证烧碱溶液中是否含有Cl-,先加稀盐酸除去OH-,再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证明含Cl-

 

C 【解析】 试题分析:A.能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无色气体的固体有碳酸盐、碳酸氢盐、亚硫酸盐、亚硫酸氢盐等,所以该固体不一定是碳酸盐,故A错误;B.如果溶液中含有Ag+,那么将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氯化银沉淀,不能证明一定有SO42-,故B错误;C.酚酞遇到碱性溶液会显红色,故C正确;D.验证烧碱溶液中是否含有Cl-,如果先加稀盐酸,溶液中就引入了Cl-,无法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含有Cl-,故D错误;故选C。 考点:考查离子的检验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记录下列数据或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用100mL量筒量取8.6mL浓硫酸              B用托盘天平称量8.75g食盐

C用500mL的容量瓶来配制需要的450mL溶液    D用胶头滴管取5mL的某溶液

 

查看答案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设计和操作中必须十分重视安全问题和环境保护问题。下列操作不是围绕上述问题的是

A. 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时用排水法收集后,应从水中撤出导管后再停止加热

B. 在氢气还原氧化铜停止加热后,还要继续通一会儿氢气

C. 实验室制备CO气体必须在通风橱中进行

D. 蒸馏操作时应在混合液中加入沸石

 

查看答案

ABC三种可溶性正盐,阴、阳离子各不相同,其阴离子的摩尔质量依次增大(ABC的顺序),将等物质的量的ABC溶于水,所得溶液中只含有Fe3+K+SO42-NO3-Cl-五种离子。同时生成一种白色沉淀。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经检验,三种正盐中还含有下列离子中的一种,该离子是(填字母)_____________

ANa+         BMg2+        CCu2+           DAg+

2三种正盐的化学式分别是:A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

3)不需要加入任何试剂就能将上述三种正盐溶液区分开来,鉴别出来的先后顺序为 (填字母)_______

 

查看答案

为了将混有K2SO4MgSO4KNO3固体提纯,并制得纯净的KNO3溶液E,某学生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1)操作主要是将固体溶解,则所用的主要玻璃仪器是_____      ______       ___

2操作~加入的试剂依次可以为(写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何判断SO42-已除尽?_________ ____             ___

4写出加入适量盐酸调P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5)该同学的实验设计方案是否严密?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以海带为原料制取了少量碘水.现用四氯化碳从碘水中萃取碘并用分液漏斗分离两种溶液.其实验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A.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

B.把50mL碘水和15mL四氯化碳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

C.检查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的玻璃塞是否漏液;

D.倒转分液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分液漏斗放正;

E.旋开活塞,用烧杯承接溶液;

F.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水溶液;

G.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

H.静置、分层;

就此实验,完成下列填空:

1)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上述各操作的编号字母填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E步骤的操作中应注意                  ;上述G步骤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

3能选用四氯化碳从碘水中萃取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碘在酒精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得多,能不能用酒精来萃取碘水中的碘(不能)_____________,其理由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