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硫酸钙可用于生产硫酸、漂白粉等一系列物质(见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2...

硫酸钙可用于生产硫酸、漂白粉等一系列物质(见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2制取干冰的过程吸收热量,属于物理变化

B.硫酸钙与焦炭反应时生成的n(CO2):n(SO2)=1:2

C.由SO2制取H2SO4的过程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D.石灰乳与Cl2反应制取漂白粉时,Cl2仅作还原剂

 

B 【解析】 试题分析:气体变为固体放热,CO2制取干冰的过程放热,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根据电子守恒,硫酸钙与焦炭反应时生成的n(CO2):n(SO2)=1:2,故B正确;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石灰乳与Cl2反应制取漂白粉时生成次氯酸钙和氯化钙,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图1表示某放热反应分别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B.图2表示A、B两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将t1℃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2℃时,溶质的质量分数B>A

C.图3表示镁条放入盐酸中生成氢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起初反应速率加快的原因可能是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D.图4表示在含等物质的量NaOH、Na2CO3的混合溶液中滴加0.1 mol·L1盐酸至过量时,产生气体的体积与消耗盐酸的关系

 

查看答案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A.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足量CO2,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碳酸的酸性强于氢氧化铝

B.用铂丝蘸取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说明溶液中不含有K

C.在KI淀粉溶液中滴入氯水变蓝,再通入SO2,蓝色褪去,说明SO2具有漂白性

D.向某FeCl2溶液中,加入Na2O2粉末出现红褐色沉淀,说明原FeCl2已氧化变质

 

查看答案

2016年8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中国的首个“氢经济示范城市”在江苏如皋落户。用吸附了H2的碳纳米管等材料制作的二次电池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甲电极为正极,OH移向乙电极

B.放电时,乙电极反应为:

NiO(OH)+H2O+eNi(OH)2+OH

C.充电时,电池的碳电极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

D.电池总反应为H2+2NiOOH2Ni(OH)2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硫酸铜可使锌与稀硫酸的反应速率加快,说明Cu2+具有催化作用

B.向某溶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含有SO2-4

C.在电解精炼铜过程中,阳极质量的减少多于阴极质量的增加

D.298 K时,2H2S(g)+SO2(g)3S(s)+2H2O(l)能自发进行,则其ΔH<0

 

查看答案

通过乙醇制取氢气通常有如下两条途径:

a.CH3CH2OH(g)+H2O(g)4H2(g)+2CO(g)  ΔH1=+256.6 kJ·mol-1

b.2CH3CH2OH(g)+O2(g)6H2(g)+4CO(g)  ΔH2=+27.6 kJ·mol-1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a的反应温度,乙醇的转化率增大

B.由b可知:乙醇的燃烧热为13.8 kJ·mol-1

C.2H2(g)+O2(g)2H2O(g)  ΔH=+485.6 kJ·mol-1

D.制取等量的氢气,途径b消耗的能量更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